足太阳简介
2英文参考足太阳的百脉经或百经[中国针灸大辞典]
《中国针灸词典》
3.足下孙概述:1。足太阳膀胱经的缩写;2.穴位别名。[1]
4足太阳膀胱经的简称足太阳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简称[1]。
足太阳膀胱经或膀胱经是十二经脉之一。与足少阴肾经表里。五行属于水。这条经络从内眼角开始,从额头到头顶穿过督脉。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朵上角;其俗人躯干,自头至脑内,归于颈背天柱,分别下行。一个分支沿肩胛骨内侧,夹在脊柱两侧和腰部之间,进入脊柱附近的肌肉,与肾相连,属于膀胱;它是腰部的一个分支,从腰部继续向下,经过臀横纹中点的支撑,至腘窝中央;它是背部的另一个分支,从肩胛骨内侧下行,经足少阳胆经在髋关节的圆跳,沿大腿后侧下行,在腘窝的卫中穴与前支经络汇合,继续下行,下穿腓肠肌,自外侧踝后昆仑而来,到达足小趾外侧端的尹稚,与足少阴肾经相交[2]。
足太阳膀胱经[2]
5穴位别名足太阳足太阳是穴位的别名,即昆仑[1]。《艾灸图·片段》:“足太阳在踝外之宛宛。”
昆仑穴位汉语拼音昆仑罗马拼音昆仑美语翻译名称昆仑山
国家
一代
编号:中国BL60日本60法律
莫兰特的V60野夫的V60,德国的B60,英国的B60,美国的BI60昆仑是经络穴位名称(Kūnlún BL60)[3]。出了《黄帝内经·灵枢·本博》。昆仑下的别名[4]。属于足太阳膀胱经[3]。昆仑是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火[3][5]。昆仑是山的名字,外踝高度似山,背后有洞穴,故名昆仑[3]。昆仑穴主要用于头、腰、腿、膝、胫等疾病,如头晕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衄、牙痛腮肿、项背僵硬、腰酸背痛、腿大腿酸痛、腘绳肌抽筋、水肿、呼吸困难、腹胀、排便困难、疟疾、脚气、癫痫等。下肢瘫痪或瘫痪、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现代常用昆仑穴治疗神经性头痛、甲状腺肿、腰部软组织损伤、下肢瘫痪、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坐骨神经痛、头晕、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流鼻血、胎盘滞留、痔疮等。
5.1昆仑穴别名为上昆仑、内昆仑(太平盛辉方)、下昆仑(针灸自生经)、足孙(艾灸残迹)。
5.2《黄帝内经·本能》的来源:...行于昆仑,昆仑,外侧脚踝后面,跟骨上面,也就是经络。
5.3洞名解释昆仑为山名,外踝高度如山上升,洞在其后,故名昆仑[3]。
昆仑是中国最大的山脉。这一点在《经行注·难穴》中说:“是太阳运行的经穴,膀胱经是水房,高于井、星、俞等穴,昆仑是水的高原。”脚的外踝比其他踝高。以昆仑山为最高峰,以此来比喻这一点。而这个穴位也是用来治疗头部疾病的,也就是上病下摄的意思。养生专家称百会穴为昆仑,意为高大,故取名昆仑。[6]
5.4具体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火。
5.5英尺[7]
5.6昆仑穴的定位标准:昆仑穴在足外侧踝后方,当是外侧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5]。
昆仑穴位于踝部,在外侧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坐着或趴着服用[3]。
昆仑穴位于足、外侧踝尖与跟腱之间横线中点的凹陷处[4]。
[3]
昆仑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昆仑穴在足中的位置
昆仑穴在足中的位置
昆仑穴在足部(肌肉)的位置
昆仑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神经和血管)
5.7取昆仑穴的方法是坐在地上或俯卧位,取穴在跟腱与外侧踝之间的凹陷处。
昆仑穴位于踝部,在外侧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坐着或趴着服用[3]。
双脚落地或俯卧位,选外侧踝尖与跟腱间水平线中点处的点[8]。
5.8昆仑穴昆仑穴下解剖是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短肌。皮肤由腓肠神经分布。外踝后有隐静脉和动静脉。腓肠神经分布。此穴深层结构的血液营养来自腓动脉。动脉起于腘肌下2 ~ 3 cm的胫后动脉,下行至胫骨后肌与长屈肌之间的外踝,最后沿外侧皮肤走行。外踝上方4 ~ 6 cm发出一穿支,穿过小腿的肌肉和肌间膜至小腿前方,与胫前动脉的分支重合。这种吻合对小腿侧支循环的形成和血液供应具有实际意义。
5.8.1水平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跟腱前疏松结缔组织[3]。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腱和跟腱之间[9]。
5.8.2穴位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神经分支和隐静脉分支,有腓肠神经干和隐静脉干穿过;深层有外踝后动脉的分支(来自腓动脉)[9]。
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外踝后动静脉[4]。
5.9昆仑穴的功效与作用厥阴有安神清热、舒筋活络的功效。
昆仑穴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3]。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角、头、颈、背。根据“上病下病”的原则,昆仑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疾病[10]。
足太阳膀胱经经过腰部和下肢,止于足趾。根据“经络通,主治达”的原理,昆仑穴可以治疗经络疾病[10]。
昆仑穴是膀胱经的经穴,属于足太阳经,位于外踝之后,太溪穴是肾经的始穴,属于足少阴经,位于内踝之后。两穴阴阳相合,表里相通,相互配合治疗难产[10]。
昆仑穴五行属火,火应于心,膀胱经应于心,故心可藏神,故可治精神病[10]。
昆仑穴对应内踝后脚少阴肾经太溪,故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踝部疾病[10]。
昆仑穴有疏风活络的作用。位于上层,也是治疗头部疾病的总纲领。偷只百会叫昆仑,玉山之巅。这个点叫昆仑山,叫玉山脚下。更有此穴之气穿透山顶,顺势而下至昆仑山。故可治头痛、呼吸困难、胎衣不下。这个穴位的名字和它治疗的疾病会导致经络气的瀑布。[6]
5.10昆仑穴的适应症昆仑穴主要用于头、腰、腿、膝、胫等疾病,如头痛、头晕、目赤、肿痛、鼻塞鼻衄、牙痛、腮肿、项僵、腰痛、腿大腿痛、腿筋抽筋、足跟痛、水肿、呼吸困难、腹胀等。难产、足跟肿痛、踝关节外侧疼痛、癫痫、小儿癫痫、下肢瘫痪或麻痹、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昆仑穴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甲状腺肿、腰部软组织损伤、下肢瘫痪、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症、坐骨神经痛、眩晕、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流鼻血、胎盘滞留、痔疮等。
昆仑穴主要用于治疗头、腰、腿、膝、胫等疾病,如头痛、头晕、目赤肿痛、鼻塞鼻衄、牙痛、腮肿、落枕、腰痛、腿痛、腿筋抽筋、水肿、呼吸困难、腹胀、排便困难、疟疾、脚气、癫痫等。
昆仑穴主要用于头痛、落枕、头晕、鼻衄、疟疾、急性肩背痛、腰痛、足跟痛、小儿癫痫、难产等[9]。
昆仑穴主要用于头痛、头晕、鼻衄;颈部力量、腰痛、足跟肿痛、脚踝外侧疼痛;难产;癫痫[8]。
昆仑穴主要用于头痛、头晕、落枕、鼻衄、腰痛、足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胎衣不下、下肢瘫痪或麻痹;以及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4]。
现代常用昆仑穴治疗神经性头痛、甲状腺肿、坐骨神经痛、腰部软组织损伤、下肢瘫痪、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症[3]。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头晕;
2.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3.其他:甲状腺肿、脚气、流鼻血、胎盘滞留、痔疮。
5.11针法5.11.1针法可直刺0.5 ~ 0.8寸[8][9][3],或深透太溪[8],局部酸痛[8],可散至足趾。
直刺0.5 ~ 1英寸[4]。
注意:孕妇禁止扎针[3]。《针灸大成》说:“孕妇刺流产。”
1.直刺0.5 ~ 1英寸,局部酸胀,;
2.深透太溪穴,针感可散至足趾;
3.斜向上刺2 ~ 3寸,引起局部酸痛,针感波及足跟或足趾,以治甲状腺肿。
5.11.2艾灸可以艾灸[3][8][9]。
艾条灸3 ~ 5强;或艾条灸5 ~ 10分钟[4]。
艾条灸或温针灸5 ~ 7强,艾条灸10 ~ 20分钟。
5.12昆仑穴昆仑穴与风池穴、后溪穴配伍有清脑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头痛、癫痫。
昆仑与石丰、阳陵泉同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通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下肢瘫痪、关节痛。
昆仑配大椎、百会、后溪、风池穴治疗头痛[8]。
昆仑配参麦、徐秋、解膝、吊钟治疗踝关节外侧扭伤[8]。
昆仑配合顾、三阴交、、足三里治疗难产[8]。
5.13文献综述《针灸经典甲、乙》:痉、脊柱强、头晕、疼痛、脚结、臀裂是昆仑的主要症状。疟疾、多汗症、腰痛不要歪,眼睛要脱,脖子要拔。昆仑是大师。风大,汗多,腰腹痛,脚跟肿,牙痛,背重,食物臭,人臭,泄风是昆仑的主要病因。女字难,胞衣不出,昆仑为主。
同仁穴针灸图解:肩背紧张,咳喘满,阴肿疼痛,小儿癫痫痈。
针灸大获成功:中风抽搐筋,行走无力疼痛,妊娠刺伤流产。
5.14昆仑穴的研究进展5.14.1对消化功能的影响针刺昆仑穴可增强肠蠕动不畅、蠕动微弱的降结肠下部和直肠的蠕动,产生排便作用[8]。
5.14.2对血压的影响;针刺泻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8]。
组织学观察表明,昆仑穴的针状感受器主要为环状小体[6]。
5.14.3对痛阈的影响:10次激光照射昆仑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胀关节得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激光照射对皮温及基础痛阈无明显影响,但激光照射后尖叫阈明显提高,说明昆仑具有明显的即刻镇痛作用。[8]
5.14.4坐骨神经痛的治疗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97例,将10毫升6542注射液注入昆仑,进针深度0.5 ~ 0.8寸,隔日1次至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44例,占45.4%;显效32例,占33%;好转16例,占16.5%;无效5例,占5.65438±0%。总有效率为94.9%。[8]
5.14.5落枕的治疗落枕55例,针刺昆仑穴0.3 ~ 0.5寸,采用提插捻泻法,指导患者做颈部旋转活动,每日1次。结果:治愈50例,占90.9%;好转4例,占7.3%;无效1例,占1.8%。总有效率为98.2%。[8]
5.14.6足跟痛的治疗46例足跟痛采用昆仑透泰西治疗,针刺使针感传至足跟,同时采用中药外敷。结果:治愈18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10例。[8]
5.14.7腰骶小关节滑膜嵌顿的治疗采用昆仑埋针治疗腰骶小关节滑膜嵌顿27例。昆仑迅速进针并扭转10 ~ 20 min,然后用胶带固定,并让患者抱膝,医生轻轻拍腰。最后患者下床活动腰部,留针1 ~ 2小时。结果:1次治愈18例,占67%;两次治愈7例,占26%;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为93%。[8]
5.14.8眉骨疼痛的治疗16例眉骨疼痛的治疗,以昆仑病侧为主。如果当时不行,就改成昆仑健侧,用1寸毫针针刺,获得针刺感。病程较长者用平补泻法,病程较短者用泻法。结果:治愈15例,占98.4%;无效1例,占1.6%。[8]
5.14.9提高开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