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如何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的古代文化和中华民族能够延续至今,继续对世界文化的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探索这一事实的气候原因无疑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众所周知,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等古文明都位于有水源的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埃及依靠尼罗河在尼罗河流域创造了古老而繁荣的文化,巴比伦依靠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印度文化发生在印度河下游的干旱地区。干热气候有利于生产和冬季的发展,同时病虫害较少,身体感觉舒适。但是,干热的气候会变成没有水的沙漠,人类无法生存。因此,从多雨地区流出的河流成为生命之源和繁荣之基,是上述三大文明古国古文化发展的重要气候背景。
中国文化发生在另一种气候背景下。当时的黄河流域比现在更热更潮湿,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资源非常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因为这里气候灾害频繁,在利用气候资源的同时,一定要防灾。在气候灾害中,既有雨水过多的洪水,也有雨水不足的干旱。这里气候的复杂与上面提到的有水源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单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不应该简单地认为是一个气候问题。但这种气候上的差异不会没有影响,在人类早期,对自然的依恋程度远高于现在。也许从这里开始会给人一些启发。
更重要的是,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农业首先发展在湿润地区的山区或河谷地带,特别是季风区。因为,在生产季节,平原被河流淹没,无法居住和耕种。但是平原土地非常肥沃。只有农业发展到平原,才能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出现古老的文化。中国黄河流域也是如此,这一点已被大量考古资料所证实。
所以中国古代面临的问题和其他文明古国面临的问题有很大不同。其他古文明基本局限在狭窄的平原和沿河三角洲。大部分的邻居都是贫瘠的地方,很难利用。远征军即使征讨异邦,也很难形成强大的实体。单调的气候保证了他们稳步创造灿烂的文化,但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体现在他们古老的文化中缺乏改造自然的想象力和实践。
中国文化产生的条件完全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最早建立在黄河中游的山区和河谷台地,靠近富饶的河谷和辽阔的黄淮海平原。所以中国在古代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治水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只有水退了,农业才能获得良田。于霞的防洪是中国古代农业在平原上取得的最早的伟大胜利。然而,于霞的防洪并没有结束,而只是开发平原地区的过程。因为当时生产力还很低,治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实际上,中国古代治水用了2000年左右才完成了黄淮海平原全部开发利用的任务。
据古地理学家谭启祥考证,黄淮海平原以北的河北省中原地区直到战国时期都没有村镇遗存,说明此地至今无人居住。谭启祥说,只有“黄河两岸筑堤”后,人们才能迁入,才有村落遗迹。这一事实说明,于霞开创的治水过程就是农业向平原转移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古代开发黄淮海平原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战国时期才完成。因此,中国古代治水的过程与黄淮海平原的开发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不谋而合。战国时期的防洪结束后,中国古代文化开始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漫长的治水过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这是其他古代文明所没有的。其他文明古国虽然也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远没有像中国这样改变地球的面貌,为民族的形成创造了基础,为民族的发展争取了广阔的土地。
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必然与这些条件有关。
中医诞生于中国气候。
人是自然之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类生命活动的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即“人与天地相关,与日月相应”,“人与天地之气相生,四时之成法”。而气象条件是自然界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内经》中说“命在地下,命在天上”。南京中医学院年过八旬的甘教授甚至坦言:“要想知道灵枢和(内经只有灵枢和两部分——作者注)的精髓,在气象学上占了一半。”
中医诞生于中国气候。
由于中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冷夏冬季炎热,冬季干燥,夏季多雨,是世界上温带和四季最具特色的国家。正是这种变化快、幅度大的特殊天气气候,催生了相应的特殊医学——中医(包括中医养生理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中国这种特殊的气候,就没有中医。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致病因素(外因)和人体抵抗力(内因)的消长决定的。中医将疾病的外因归为“风、寒、湿、热、燥、火”。大部分与气象因素有关。比如降水、湿度、气压(高气压主导晴天干燥,低气压主导阴雨潮湿)与中医的燥湿有联系;温度与中医的寒、热、火有关;风向和风速与中医的风有关;阳光也和中医的燥、火、湿有关(比如阳光少容易湿)。所以在中国,春季有风病,夏季有热病,夏季(盛夏)有湿病,秋季有燥病,冬季有寒病。所以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着眼于生物致病源,治疗头痛、脚痛,而是着眼于六气(即六淫)偏邪引起的病理变化的调整和症状的消除,这才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六淫可致病,在历史上久旱、久涝、大热、极寒的岁月里,六淫达到了极致。这就是大灾之后必然有大疫的主要原因。
人体作为自然界的开放系统,会受到自然界复杂的时空致病因素的影响。所以,因时、因地、因人治病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中医也教人捂春冻秋。因为在冬天,人的肌肉处于一种收敛的状态来抵御寒冷。春天皮肤毛孔转为排汗散热。这个时候如果突然减衣,感冒了特别容易生病。原来这是因为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方向相反(春暖秋凉)。由于我国冬冷夏热,春秋两季气温升降剧烈,由于房屋的热惯性,室内温度变化远远落后于室外,所以室内外温差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这样,如果你在春天中期外出回来,从室外(特别是在温暖的阳光下)进入室内,如果你在春天不穿上衣服,久而久之,特别是老弱病残就会着凉生病。秋天则相反,室内温暖,即“冰冻”,宜少穿衣服。举个极端的例子,冬天有室内供暖,室内供暖和室外制冷的温差更大。北方人有进屋前脱掉外套的习惯,以免出汗伤到太阳。道理是一样的。
事实上,由于我国春季气温上升较快,古代深宅的室内外温差不仅在春季可以相当大,在夏季也是如此。即使是没有生病的人,夏天在这个非常凉爽的房间里也会经常生病。古代称之为“阴暑”。从“头痛、恶寒、形急、肢痛、烦”的症状来看,还是很难受的。这种病在世界其他地方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室外比较热,室内外温差大,在中国比较常见。由此可见,中国的中医(包括养生)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医学文化宝库,中国特殊的气候导致的中医和养生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节气文化与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原始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及时安排农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它反映着季节的变化,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2000多年来,中国主要的政治活动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一地区气候和物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二十四节气只是很多地区的参考。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天气特征和主要农事活动是:
(1)立春、长夏、立秋、立冬:“立”意为开始,分别表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①阳历立春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就要开始了。②长夏的公历一般是每年的5月5日左右。此时,作物和杂草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生长旺盛,大量昆虫孵化、羽化,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日益繁忙。③立秋阳历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左右,立秋后白天依然烈日炎炎,但早晚天气较凉。我国南方各种作物开始成熟,晚稻进入插秧旺季。北方地区水稻开始灌浆,棉区棉花进入开花裂铃阶段。今后,立秋将主要加强各种作物的田间管理,以确保丰收。④冬阳历的开始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前后,北方冷空气频繁入侵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入冬后,它主要在冬季翻耕休耕的土地,修剪果树,并在冬季施肥。
(2)夏天的至日和冬天的至日:“至日”的意思是夏天和冬天分别到来了。①夏季至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炎热的夏季来临。②冬季至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越是在北方越明显,北极中午就看不到太阳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最冷时期,劳动人民根据自己长期的生活积累,编了《九九歌》来形容天气寒冷的程度。
(3)春分和秋分:“分”是等分的意思,表示昼夜长短相等。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昼夜时间相等。①春分公历一般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春分平分昼夜,平分春天。②公历的秋分一般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秋分不分昼夜和秋季。秋分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三秋秋收、秋耕、秋种的繁忙季节。
(4)雨惊:①一般在雨阳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寒风开始减弱,土壤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开始降水,雨量逐渐增多。(2)公历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左右。春雷骤震,惊醒了土里冬眠的动物。春回大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全国各地进入春播季节。
(5)清明与谷雨:①清明公历一般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意味着天气晴朗,空气清新,逐渐变暖,植被茂盛。清明时节,春暖花开,大自然生机勃勃。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季种植瓜类、豆类等经济作物的好季节。(2)谷雨公历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左右。谷雨周围的雨水对于农业生产,尤其是谷物的生长非常重要。雨水孕育了上百个山谷,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此时干旱是华北、西北地区春季常见的自然灾害,晚霜是中原地区的农业灾害,要加强抗旱防霜。
(6)小满和芒草:①小满公历,每年5月21左右,夏作物种子开始充分灌浆,尚未成熟。②一般有芒的作物,如小麦,在公历每年6月5日前后成熟,成熟的冬小麦由南向北收割,全国进入夏收、夏播、下关的繁忙季节。
(7)暑,暑,暑:暑的意思是热,暑不是最热的,暑是最热的季节,暑是夏天的日子快要结束的日子。①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一般在夏历阳历7月7日前后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充沛的降雨,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越来越频繁。随着我国进入主汛期,主要加强防洪、防涝、防汛和抗台风。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加强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②夏季公历一般在每年的7月23日左右,是喜热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应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③一般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池塘养鱼进入繁忙阶段。
做好初霜节气期间的防冻害工作(8)白露、寒露、初霜:①一般在每年的9月7日前后,白露公历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冷,早晨作物等植被上有露水,少雨干旱时有利于作物生长。白露过后,秋季作物将陆续成熟,中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三秋秋收、秋耕、秋种的繁忙季节。②寒露公历一般在每年的6月8日左右,10。气温进一步降低,空气带着露水,出现了霜冻,渐渐有了寒意。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正处于收获季节。③初霜公历一般在每年6月23日左右,10,此时天气渐冷,开始出现霜冻,晚秋作物和越冬作物要做好冻害防护。
(9)小雪和大雪:开始下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①小雪公历一般在165438+10月22日前后,我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开始下雪;②多雪的公历一般在每年65438+2月7日左右,冬雪给田野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毯子,既保存了农田的水分,又冻结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为明年的春耕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小寒和严寒:天气转凉,小寒不是最冷,严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①小寒公历每年一般在1.5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冷期。②大寒公历一般在每年65438+10月20日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极其寒冷。大寒过后,随着太阳辐射越来越大,地面温度逐渐升高,天气逐渐转暖,新一年的春天即将到来。
公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落在周六或21日,下半年落在8月或23日,相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排名大致时间见下表)。人们只要知道自己处于什么节气,就可以了解这个时期的天气特点,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有所帮助。
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