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何才能有效避暑?

10医生建议的避暑方法:

1,少吃多餐:一餐吃的东西越多,身体为了消化这些食物产生的代谢热量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产生的代谢热量更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虽然在大热天吃这些东西是不可想象的,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改善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淋浴:最好用略低于体温的温水淋浴或沐浴,尤其是睡前;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喝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会造成体内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激活身体能量,提高体内温度;

6、冰袋的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降低皮肤温度的好工具,里面预装的液体有降温作用;

7、选择好的枕头: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枕套会积热;

8.白天小睡: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做梦”的反应之一是降低体温;

9、喝菊花茶:菊花茶可以降温醒神;

10、冷水到手腕:每隔几个小时用自来水冲洗手腕5秒钟,因为手腕是动脉流动的地方,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最好的调味品:醋。暑热多汗,多吃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促进食欲。同时吃醋有助于缓解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蔬菜。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吃苦味蔬菜大有好处。苦瓜、苦菜、生菜、芹菜都是夏季佳品。

最好的汤:番茄汤。夏天多喝番茄汤,既能获取营养,又能补水,一举两得。

最佳肉类: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体夏季急需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能防病治病。

最佳饮品:热茶。夏天,饮料是必不可少的。首选的饮料既不是各种冷饮,也不是啤酒、咖啡,而是非常普通的热茶,既能解渴,又能缓解疲劳。

此外,医生还推荐了一个最好的保健措施:定时起床,夏天日照长,早起晚黑。所以人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也要相应调整,晚睡早起比较好。

防暑书之一:喝什么?

夏天人特别渴,需要随时喝水。怎么喝水才算科学?

(1)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口渴时,说明人体内的水分失去了平衡,细胞开始脱水。这个时候,喝水已经来不及了;

2口渴时切忌过量饮水,这样喝水会使肠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想极度口渴就不要喝太多”,这是防止口渴选择喝水的科学方法;

3饭前、饭中不宜喝水,因为饭前、饭中喝水会稀释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对身体不利;

早上起床前喝点水,可以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防暑第二本:吃什么?

人在盛夏的饮食非常重要,因为人在炎热的环境下工作,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泌尿系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会导致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会因出汗而流失。夏天,人的食欲不振也会限制营养的吸收。

专家建议:

注意补充一些营养。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类比较好。

维生素补充剂: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瓜、桃、李等。,特别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和蛋类中含量丰富。

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可以吃含钾量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鸡蛋等。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西瓜、苦瓜、桃子、乌梅、草莓、番茄、黄瓜、绿豆等。

另外,夏天喝粥也大有好处。红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作用,肾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多吃;蚕豆粥对慢性水肿、肾炎有好处;荷叶粥能消暑,清胃润肠,止渴解毒;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有好处。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用于肺阴不足的老年人。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有降血压的作用;黑木耳粥能生津润肺,滋阴养肺,可治疗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可以治疗脾虚引起的水肿。

防暑第三本:防两害贪。

一个防暑邪:“暑”是夏天的主气,由火热转化而来,只发生在夏天。此时,暑热之邪可消散阳气和津液,导致多汗,津液减少,口干唇燥,小便黄而心烦,等等。此时需要及时治疗,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预防措施——保护心灵,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事可做,使精神不空虚;第二,你要有良好的精神修养,可以避免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自然精神饱满。这是夏季精神休养的基本规律。

二、一定要防湿:“湿”也是长夏的主气,尤其是南方,天气炎热多雨。由于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损伤脾胃的功能,导致夏季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入皮肤的骨骼和肌肉,所以夏天经常会出现皮肤病变和关节炎。三伏天,由于高温、低压、高湿的作用,人体出汗后汗液不易排出和蒸发,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患肠胃炎和痢疾。长夏湿邪最容易侵犯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预防措施——中医认为,长夏时节的饮食原则应该是清淡、少油腻,以温性食物为主。在中国南方,许多人有吃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的好处。温性食物的吃法很简单,就是喝粥。保健专家认为,早、晚餐喝粥不仅能解渴、消暑,还能滋补身体。

第三,一定要谨防“贪凉”:防暑、防潮是每个人在夏天都要做的事情,夏季纳凉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得舒适生活的途径之一。但如果太贪凉,就容易感冒,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胃疾病。严重的话会患上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老人和小孩的症状更明显。

预防措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最好不要超过5℃。室内温度不低于25℃。空调房不宜长时间封闭,要经常通风。睡着后,最好关掉空调。在室内感觉冷的时候,一定要站起来活动活动四肢和身体,加快血液循环。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疼痛患者,不宜长时间待在冷空气中。

防暑第四册:调节情绪是夏季健身的关键

炎热的夏天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有情绪上的苦恼。据专家介绍,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夏季情感障碍”这种心理疾病的困扰,16%的正常人会因为高温而发脾气。

专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密切相关,特别是当气温超过35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精神科医生的研究还发现,当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游荡、无法入睡的情况明显增多,情绪变化、坐立不安、大喊咒骂、摔东西、自虐(包括自杀)的几率比平时高得多。当环境温度在30度以下,日照时间在12小时以下时,情感障碍的发病率会明显降低。

据测算,大约16%的正常人在夏季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也有专家解释说,这种夏季情绪障碍的发生,除了气温的变化外,还与出汗量、睡眠时间、饮食不足有关。由于此时人容易出汗,再加上睡眠和食欲不佳,体内电解质代谢受阻,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引起情绪和行为异常。因此,在酷暑难耐的夏之时,专家提醒人们调整情绪,这是做好夏季健康的重要一环。

防暑第五册:并不是天气越热越容易中暑。

通常为了保持人体恒温,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余热必须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排出体外,使体温与外界温度达到平衡。如果温度升高,传导和辐射散热会减少,汗液蒸发散热会逐渐增加。温度在35-39℃时,人体三分之二的余热会被汗液蒸发掉。如果环境中相对湿度高,汗液很难排出体外,人的体温调节系统无法完成调节功能。这个时候人就会中暑。

中暑的发生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力、营养状况、水盐供应等有关。诱发因素复杂,但主要因素是温度。

根据气象特征,中暑现场的小气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表现为温度高、辐射热强、湿度低。环境温度一般可比室外高5 ~ 15℃,相对湿度常低于40%;另一种是高温高湿的湿热环境,但辐射热不强。因为当温度在35℃~ 39℃之间时,人体的余热有2/3是通过出汗排出体外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就不容易蒸发。

据实验研究,导致中暑的气象条件是:相对湿度85%,温度30 ~ 365438±0℃;相对湿度50%,温度38℃;相对湿度30%,温度40℃。

(附:如何制作一些防暑物品及其效果:

赤小豆汤:赤小豆、白菊花、金银花、山楂片可以加水做成夏季食品,既能在人体内散热,又能补充水分。

绿豆汤:取绿豆200克,加水300毫升,熬汤取液饮用(酌情加白糖),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绿豆酸梅茶:绿豆100克,酸梅汤30克,水煎,加适量糖,待凉后后人饮用。具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暑热、烦躁、燥热等症。

苦瓜茶:将新鲜苦瓜切开去瓤,与茶叶混合,挂于通风处,阴干。洗净外面,切碎,与茶叶拌匀。每天取10克放在保温瓶里,开水冲泡,代茶饮。能明目、解毒、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