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真的不能用于实战吗?

太极拳的战斗方式

太极传武术以太极阴阳学说(其本质是对立统一)为指导,取老子“有无互长”、“无为而无不为”之意,军事家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摒弃了“欺弱,缓让快”的传统战斗模式——单纯依靠速度和力量取胜,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引进失败,获得了机会,使用了力量。在冷兵器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在实战中创造了“以弱胜强,以柔胜强(引自《道德经》”)的先例。

拳击是战斗的艺术。但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太极拳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以偏概全的道路:强调松、柔、缓,戒紧、戒刚、戒快;注重舞蹈的效果,淡化功夫的内功练习;提倡强身健体,反对以武攻人...实践主体以中老年人和患病人群为主,广大青少年不屑一顾。一系列的错误导致大部分人认为太极拳是医疗运动,是健身运动,是表演艺术,不能用于实战。

冷兵器时代,太极拳圣手以其无与伦比的武功被誉为杨华夏,为太极拳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类历史已经进入科技文明时代。在新形势、新理念下,太极拳能否沿着正确的道路普及和发展,澄清“太极拳不会打”的认识,找出太极拳练习方法“不利于实战”的症结,探索一条可行的太极拳搏击之路,是当代太极拳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格斗技术是太极拳生存发展的条件。

拳击的本质是格斗技术。太极赋予了拳术一个名字,它必须在格斗技巧上精益求精。

1852年河南舞阳阎店发现王宗岳拳法理论,全文365字,以太极阴阳理论结合格斗技法讲解拳法理论,含义清晰,新颖,凝练,气势磅礴!

宗岳先生认为,靠力量和速度取胜的拳法,靠蛮力反击,在推牛和拉拽中“双是落后”,必然导致“欺软怕硬,慢慢让位给耳朵。”这种“强打弱,慢手出快手,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与学业能力无关也有前途”...

宗岳先生认为,“英雄无敌”的秘诀在于变幻莫测(阴阳),“忽明忽暗”,“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在于“一毛不能加,苍蝇不能落”的敏感感知。当务之急是放慢脚步,“随音乐舒展”。通过“走着贴着”顺势而为,很容易做到“我跟人家背”...

宗岳先生认为“四两千斤可以征服群众”,关键在于“从成熟中逐渐认识力量,从认识力量中认识神灵。”什么是知识?宗岳先生写道:“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合则体悟强弱。了解了实力之后,越练越精,慢慢就会得偿所愿。”

王宗岳的拳论一出,四拳就被命名为“太极”。正如俞志军先生所说,“太极拳是在王宗岳《论太极拳》(引自《中国传统武术史》第288页)的规定下展示的拳种。”65438年至050年期间,各派太极拳均与王宗岳联手,将其拳法理论命名为《论太极拳》或《太极拳经》,好评如潮。已出版的太极拳专著多以王原著为补充,列为太极拳经典之首。王宗岳由此奠定了他在太极拳史上的地位,被尊为太极拳的巨人和圣人,权威不容置疑。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实践。早期的太极拳在王宗岳《论太极拳》的指导下是什么样子的?

拳坛公认的早期(太极拳)练习者是陈长兴。陈长兴的拳法我们不了解,只知道他最喜欢的弟子是河北永年的杨鲁禅。“谁料豫北陈家技,却倚仗冀南杨传”,所以可以说,杨律禅是陈长兴的影子,杨律禅的拳法是陈长兴拳法的再现。杨鲁禅的太极拳技巧有据可查——

清代大学者、同治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曾亲眼目睹杨禄禅与人打架的本事。翁同龢曰:“杨进退迅速,虚实难测,猿身球手,犹园极浊。”翁同龢是清末书法家,他的书法对联送给杨鲁禅:“手握太极,撼天下,以绝技击群雄。”

据《永年》记载,杨鲁禅学成后回到李身边,每天都向同辈学武。他的拳技精湛,邻居们见他的拳柔而不猛,便在戏中称之为“绵拳”,善于粘人的密切接触者,也称之为“粘拳”...

杨鲁禅在北京教拳,很多不服的人来比武,都是败下阵来,所以被称为“无敌杨”。班里的儿子鲁禅,二十多岁就以武功闻名。又有“杨无敌”之称,在清气营任武学老师。汉武帝授予吴骑司令以赏兰陵的官职。

以上史料证明,早期(杨鲁禅时代)太极拳走位架柔婉约,施时进退迅速。重要的是紧贴人,善用园术制人,所以能“震天动地”“盖过群雄”,是很有特点和杀伤力的优秀搏击拳。试想:如果陈长兴、杨鲁禅时代的太极拳类似于今天公园里流行的老年人太极拳,恐怕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太极拳了...

王宗岳何时诞生,学术界争论不休。大多数人认为他来自清朝。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后期。虽然出现了火器,但战斗还是以冷兵器为主。陈长兴、杨鲁禅时代,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虽然西方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但腐朽的清朝依然对士人敞开大门,手持长矛和弓箭。这是王宗岳拳法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也是杨露禅和太极拳练习的历史背景。所以王宗岳用格斗技术阐述拳法理论是必然的。早期(陈长兴、杨鲁禅)太极拳以格斗技求生存求发展,也是时代的必然。

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从一开始就与格斗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格斗技和拙劣的格斗术,太极拳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也就没有太极拳的当年,更不用说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的今天...

有人以《太极拳谱》中的文字为理由强调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否定和淡化太极拳的攻防功能,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能写出《论太极传》的王宗岳,是一个高智商的知识分子。他知道,在重文轻武的封建社会,讲拳的同时注重养生健身,更能满足统治者延年益寿的希望,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争取适合太极拳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当然,这种说辞体现了在火器时代即将到来,拳击格斗在战场上的作用日益弱化的情况下,王宗岳非凡的智慧和远见。

2太极拳今天的症结是不利于打实战。

太极拳技击的训练方法叫推手。

推手又称打手、搓手、倚手等。,并不是太极拳的专利,拳种也有很多种。是练习与(招募)合法敌人近距离接触的手段。太极传推手与其他拳法推手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与人的手臂重叠,通过四肢的接触,运用“贴贴不破头”的手法,在相互克制中练习全身皮肤触觉和体内反射的灵敏,体会和品味古人所说的“阴阳生抗之理,刚柔相济之妙变”,从而获得一种叫做“悟劲”的功夫。

什么是「实力」和「见识」?我的书《力量——理解力量及其数学公式》发表在《武魂》杂志2006年第7期,就不赘述了。总之,知识是太极拳技击的必修课,是衡量太极拳技击的唯一标准。“劲”是(赵)法的技巧,来源于太极拳拳法的练习;“懂”是(招)术的运用这一认识,主要是从太极拳推手训练中得来的。所以知识本身就是功夫,知识越高,功夫越深,极限知识就是拳术理论中的“神”和“为所欲为”;所以《太极拳》把知识作为拳的关键...学太极拳的,不学推手的,等于不学。学了推手却不懂,用了也没用(引自许禹生《太极传图》。”

郝少儒先生曾说:“太极拳是最省力的打人艺术...太极拳艺术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以拳打人”。愚蠢地认为,省力和助人的前提是知识渊博。只有知识渊博,才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弃人而去”,才能做到“因敌变而显魔”“引败而出”,才能达到“无错”“循曲”“人刚软,我便随”等拳法理论要求。

笔者认为,太极拳在今天不利于实战的最大症结在于,格斗者和推手大多是对功夫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无法在实战中节省精力,帮助他人格斗。而是不由自主的从自然习惯出发,以推牛拉的方式互相对抗,最后以实力取胜。这种打着太极拳旗号的蛮力,技术性更强,偏离了太极拳的基本原理。这根本不是太极拳,是更不用说太极拳的武功。

格斗,顾名思义,就是展示四肢的各种技能和技巧,保护自己,攻击对手。它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太极拳在格斗技术上的推手训练,总是循规蹈矩,在双臂机械地形成“太极图”后进行,美其名曰文明礼貌,实则平淡停滞;这叫以静制动,后来者先到,其实是守株待兔,等着挨打——这种训练模式是快、准、快的战士无法坚持的。不会入门,就不能博学。太极拳利弊皆失。真的是一种无为而取死的方式。所以开门人接手训练不足,穿插走位无法与敌接触(贴),是太极拳不利于实战的另一大症结。

有人认为他的拳快如闪电,讲究“不打不打,只打一拳”,所以柔中带刚的太极传是接触不到的。不要!傻傻的以为不管什么拳法,要想打人,都要有接触点!他可以打击你,接触你,你自然接触他,应该粘着他。“急则应急,缓则应缓”,拳击理论里说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你不能上手,坚持不下来,只能怪太极传接手了粘功夫,不在家练。

“不打,就打”要看对方的功夫。双方技能悬殊,可以“不招不打”,赢(招)结束战斗;说对立双方在技巧上不相上下或者几乎一样,“不打,就打”都是扯淡。

有人说太极拳练到内功的深度,“盖吞”,也有“不招不打,只看一眼”的说法,但作者却不这么认为。正如郝少如先生在《敷盖吞四字秘方》中所说,“四字妙……非博学精至极精之位,不可得之”,很有见地。不坚持是学不到功夫的,不能舍别人而乘势而上,只能用“不招,不打,就做”来挡人,就像西方的拳术,而不是中国的太极拳。

现在的太极拳推手重死步(不动步)轻活步,只推不打,这也是不利于实战的一大顽疾。

我在网上看过很多推手的视频,大部分都是不动的推手,有动的也是步法简单,只推不打。随意游走,全力飞来飞去,扭转,钻转,摔落,击取同时,被称为太极散手(打),至今未见(作者按:可能是派门有秘,不易示人;也可能是广灵散了,早就失传了)。所以很难对抗其他拳法,比如跳跳,避实打虚,快如闪电,注重打击的力度。

民国初年,太极拳大家对推手功不可没。据悉,杨承福在四正小划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四角推,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杨氏大划;许禹生将单操手和开合手引入推手操作,“以补充原有四法之不足”;宋树明将八卦步法引入行走推子,称为太极推磨(开车),又称旋转坤;孙禄堂进必随,退必退,开阖和谐,特别适合赶劲;杨少厚随意走动,随波逐流,钻来钻去...太极传最好的绝技,都是前辈们用毕生的心血浇出来的。我就不信偌大的中国,没有人会再去实践和使用!

重推技,轻拳法套路;只靠全力而没有功夫做后盾,也是太极拳不利搏击的症结所在。

杨成福先生说:“纯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抱人的时候手特别轻,人过不去。放出来的时候就像脱了弹丸一样,又快又省力。那些被扔出去的人,却感觉不到动弹,感觉不到疼痛,纷纷跌出了张羽。当它粘住人的时候,它不会抓住他们。轻轻一粘,就像胶水,拿不下来,让人又酸又麻。”这种真正的太极功夫愚蠢的以拳为基础!太极传轻松温和,以拳为桩子,是指精神强大到一定程度,修行悟道,能“求柔,无心刚”,“求松,无心紧”,“求松,无心快”,做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开合有序,虚实分明,刚柔并济。然后继续把身体和身体统一起来,用拳架充实推手,用推手验证拳架,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当你学识极其渊博的时候,你可以“太极不行,动则法”,但不能显形,“应然”。战斗中使用极轻,敌人感觉极重;用的很柔和,敌人感觉很死板;用的很松,敌人感觉很紧;着急就要慢下来,敌人感觉快如电,抓不住模式;放心坚持下去,敌人很难拿掉,坚持下去的痛苦无法控制...有些人鄙视否定拳法套路,以为功夫不在拳法里,这就大错特错了!著名学者陈微明先生,师从孙鲁堂、杨承福研究形、意、八卦、太极,他说:“少侯先生说,鲁禅先生练单鞭时,在地上放一块钱,用嘴一扬,就可以举在人的膝盖上...任何轻视架子的人都没有得到架子的规则和本质。架子是最重要的基础。长期练习,身体可重如泰山,轻如鸿毛(引自陈太极问答)。太极拳的名家都在拳法上下功夫,这个不用多说。

“不练拳,人老珠黄。”没有技能做后盾,借势打(技能)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证明拳击谚语“不打不欺”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

以上列举了太极拳不利于打实战的四个症结。至于精通太极拳格斗技术的教师和专业人员短缺,科学、现代的太极拳实战理论和训练体系尚未形成,练习太极拳的人年龄偏大等。,这些都超出了我论文的范围,我就不做评论了。

3太极传的战斗方式。

65438-0958笔者在通州师从张虎臣先生(1898—1979)学习拳术。谈及太极传散手实战,王老师笑着说:“冷战时,拼的是命,人生瞬息万变。一瞬间就能输赢。然后你就可以有固定的规则可循了。再学推手打架,菜早就凉了...你必须用开门器对付敌人,在穿插行走中伺机接手并坚守,只有应用有见识的技巧,听、听、得一气呵成,才能有效。”请问太极传的开门器是什么?答:“挥琵琶,打手势。”

在太极拳实战中,开门者大多是挥舞琵琶(或举手势,下同)。正如金在《武当拳秘笈》中所说:“分脚前后,两股紧夹,可随意转身,手肘附于两侧,使发丝外击,三点(指鼻尖、手尖、足趾)拍,手三点,使足。所有拳手在实战中经常以此趋势作为开门器,西方拳术也是如此,只不过太极拳的趋势叫挥琵琶,他的拳法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太极传在实战中用手挥琵琶作为开门器。原因是这种情况是灵活多变的。太极拳中所有的势都可以通过这种情况瞬间合成,比如横手、云手、肘手、抱膝手、踢猴手、坐手、潜手、亮翅手。

武林中有句豪迈谨慎的话叫“进则生,退则死”,太极拳更讲究“前脚抓后脚,后脚守台”,“打人如接吻,牵手到身”。他的拳头大多进退迅速,习惯用腿打人。缺点是攻防分明,一击不中。把腿缩回来换拳头再打要费很大劲。太极传善于体悟实力,让敌人无论攻防都变得“无心而有意,但不能无所不用其极”。缺点是他必须粘住敌人,否则既失力量又失力量,他就占了敌人的便宜。太极传挥动琵琶打开了门。"双手从腿侧开始,轻轻地向侧面移动."旋干,转鲲与敌绕,杨昌避短贵,困于近距。如果能坚持下去,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粘住敌人,敌人的缺点都是存在的。如果你起不了腿,脱不了身,你就滞留在太极里,听候我的调遣。

太极传挥舞琵琶打开大门,双手被锁与敌人僵持。他的正手要松,外柔内刚,防止敌人挑打,后手要紧紧护住自己的前肘和胸腰,防止敌人突袭。

太极传挥琵琶开门。敌人打我的时候,我之前的手(画个弧线卸掉它的力量)快速拿起(没有接力的接手),这样你就可以粘到敌人的手臂或者其他部位;如果敌人的速度太快而抓不到(棍),琵琶手可以随意改变拳姿或格局或阻止其跟随敌人,伺机再抓(棍);若敌未击,跃离或落离变位,我仍复琵琶位,与敌相持,以变局势,静观其变。这就是太极入圈法所说的:“难退则难细究。这不是站着不动,而是向前向后倾斜,肩并肩”...

太极传挥舞琵琶打开大门,双手被锁与敌人僵持。他的正手用棚手将自己的力量与敌人的接应混为一谈,于是有了“棚为八法之首”、“遇棚不退让”的说法。如敌从正面攻击我,酌情用棚手或棚招接棒;如果敌人从左右两侧出拳,酌情选择鬃手和斜飞手接手粘住;如果敌人从背后打击,视情况由回手和梭手接手粘住;如果敌人处于指挥位置,出拳很重,视情况而定,先用下面的手卸掉它的力再用七星手接粘;如果敌人使用双手双脚连续攻击,酌情使用云手接粘...总之,接手黏贴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操作之美在于方便黏贴。要接手,必须果敢谨慎,迅速进入,贴着敌人,不能靠近敌人的腿,所以我打头阵;怕敌人不敢碰(棒),就失去了全部力量,敌人占了先机,就输了...

太极拳通过挥动琵琶与敌人握手言和。一旦那些精通功夫的人碰到(粘住)敌人,敌人就逃不掉了。“顺”字变化无穷足以让他陷入迷雾,不知所措:敌退我随波逐流,“追风追月”同速;敌人推进,我们跟风,以同样的速度“引牛入篱”;敌人踢腿时,我跟着腿会抬高身体后仰的趋势,以同样的速度踏入脚跟。当敌人蹲下攻击我的胫骨时,我顺势蹲下,同速压下,手收在脚下;敌人侧身而逃,我随波逐流,左右手同速拍击断其根;敌人和我方贴得很紧(粘),手腕互相制约,我的手动不了。我会在失重的方向用手肘顶它,用肩膀背它,扭腰用臀部撞它;如果敌人被击溃(出)但不是“致命”的,我就顺着被击溃(逃)的方向,以同样的速度追打。所谓“若不远处,反手补突风”,直至敌人完全失去抵抗力(作者按:这里所说的“同步等速”是指与对手力量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方向。只有速度不变,才能“获得先机”,“顺势而为”......简而言之,一面贴敌身,一面听之,“借力他人,使脊之气”,扭来扭去,踢来踢去,呼吸蓄力,借力追赶,八门五步混。

孙子曰:“善战者,能害人,不害己。”在实战中,太极拳一定要审时度势,果断攻其不备,攻其要害,攻其弱点,千万不要执着于“以静制动”的教条。敌人不动,我就诱他动,逼他动。在敌人处于动态的情况下,只有“随他而去,决不放他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力和力量,即“以其道制其功”。太极传通过挥动琵琶引诱、逼迫敌人,常用吐信、打(掴)敌人的眼、喉、脸。“铁扇逆风吹脸,急功近利”,敌人就出招(臂)挡,我就顺势摸(贴)敌人的臂(手)。这时候“敌人在寸进,已经先动了”“导入失败,就会出来”,我就有机会了...

总结一下,实战不同于推手,推手也不同于实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推手是获得格斗技巧的主要手段,是实战中格斗的技能训练;实战是斗技训练的目的,是推手的即兴发挥和运用。推手比实战更细腻,技术变化复杂;实战比推手更粗糙简单,玩起来难度极大。对于初学者来说,推手的速度宜慢不宜快。“细嚼慢咽”分辨率高,容易掌握技巧。练到一个程度可以快也可以慢。拳击理论上说“急则快,慢则慢”,就是可以慢到十分,也可以快到十分。实战的优势是速战速决,追求立竿见影,毫不犹豫,需要和对手同步同速,快而不慢...

推手丰富实战技能,检验实战水平。推手的技术越高,在实战中获胜的概率就越高,两者成正比。

拳法、推手、悟力、实战,四者的方法和目的各有侧重和特点,都是太极拳拳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拳法套路是基础,推手是训练手段,理解力量是核心和主导,实战是对实践的检验。愚以为,只有正确处理拳、推、悟、实战的关系,使之完美和谐,才能探索出一条太极拳实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