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何健身?

所谓四时,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来适应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人体的调节功能不能适应,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就会被破坏,就会发生疾病。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不仅与自然息息相关,也受到社会的制约和影响。这种把人的生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与自然、社会结合起来考察人类生活规律的观点,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特有的“天人相应”思想,即宇宙万物为一的观念。考证表明,起初人们的认识比较模糊。比如《管子》一书中写道:“天人合一,然后天地为美。”本文从天人关系出发,提出了二者协调的重要性。西汉初年,《淮南子》通过人与天的比较找到了一些相似之处,说:“头之圆也如天,足之方也如地。天有四季五行九解三百六十五日,人也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五节。刮风下雨,忽冷忽热,人也取,和也,喜也,怒也。”

这种简单的类比自然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但它试图说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些单纯的唯物主义因素。《黄帝内经》的出版科学地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苏文·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万物,都是上下的。”《苏文·怒天》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九州之气有九窍,五脏十二结,皆与天气有关。”这些论述清楚地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从而明确指出宇宙的整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