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江的人那么少?

当代人缺乏海纳百川的格局。子曰:“远离鬼神。”意思是害怕鬼神,远离鬼神。要知道孔子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但是没有宗教信仰不代表孔子否认鬼神的存在。孔子对鬼神是中立的态度。他不相信自己,默默远离,但不否认,也不阻止别人相信。这种态度就是孔子的“尊”,也是儒家的一个核心观点。也就是说,面对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甚至不认可的事物,我们能够保持一颗接纳和包容的心。其实这种态度在当代社会是非常缺乏的。为什么这么说?以信仰问题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有人信佛,有人信道,有人只信科学。有各种各样的信仰。信仰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但我们经常发现,人们总是喜欢搞一些“信仰攻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从科学的角度批判宗教理论。比如很多人一提到佛教就说它是迷信。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如果你想批判佛教,你必须亲自研究佛教,详细实践和验证佛教禅修的方法,如果你在学习这些东西后认为有问题,那么你就有资格批判。仅仅看别人在大雄宝殿做一些宗教仪式,就把整个佛教列为迷信,这是典型的不尊重。比如在运动方面,有很多种运动,比如举重、健美、健身、功能训练、球类运动、游泳,还有武术、气功等等。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结果我们会发现大家都互相鄙视。“运动量太大伤身体”、“体重太大伤关节”、“心率不足没锻炼效果”等。各种运动的目的有一些不同。健美追求肌肉的纬度和形状,举重追求绝对力量,气功追求养生。从提劲的角度来批判气功,自然是有问题的。这也是一种缺乏“尊重”的态度,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没有最起码的尊重。其实,无论是学问、宗教、鬼神还是科学,它们的本质都有其固定的范畴,在各自的范畴内都是合理的,只是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差异。人们往往忽视范畴的概念,盲目相信自己的观点,以至于当别人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熟知的范畴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认为它是错误的,反对它,甚至是侮辱它。这就犯了“不尊重”的错误。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太注意,因为我们常常觉得人还是要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否则就会像朽木一样。但其实“尊重”并不是让你放弃自己的独立观点,而是要有一个海纳百川的格局。有独立的自我,也要有包容他人的胸怀。这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