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观察呼吸还是调整呼吸?

冥想养生历史悠久,这个词来源于梵文的禅。古代打坐翻译过来就是“禅”,中国的很多流派,比如道教、佛教都有涉及养生运动。从字面上看,“鬼”是灭绝的意思,思考是思考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外显思维被淡化,灭绝。佛教经典《金刚经》说:“一切表象皆是虚幻。”禅修是为了摆脱妄想和执着,证明原初的如来智慧和德行,从而达到本身即佛身的真实情况。当然,现在我们是去打坐,不是去达到佛法的境界。通过冥想,我们只是希望复杂的心情能得到片刻的宁静,让身心以更好的状态运行。要进入禅定状态,需要经历身体调整、气息调整、内心调整三个步骤。首先是调整身体,让身体进入状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姿势,比如分散姿势,单人姿势,双人姿势。他们之间没有区别。关键在于哪种姿势让我们觉得舒服,舒服,所以选择了这种。在最初的几分钟里,我们可以稍微晃动一下身体,以放松我们平时紧张的神经。身体完全放松后,就可以进入调息阶段了。调节气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循息法,心念自然呼吸,心靠气息,不受干扰;第二种是数呼吸法,无声呼吸的次数从一到十到一百不等,真人数“呼吸”,虚拟人数“呼吸”;第三是听气息法,用两只耳朵听你的呼吸,排除杂念;第四种是观察兴趣的方法,就是像一个观看者一样去观察和体验自己的呼吸;五、休息法:通过以上任意一种方法的练习,形成柔、缓、细、长的气息。呼吸如此细腻,若有则无,也叫胎息。调整结束后,我们将进入调整的步骤。调整心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冥想,对一些熟悉的禅语默念几遍,体会联想“独坐溪中,任水流”的意境;二是放松平静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第三种方法,用自己的心去观察,去观察,去分析自己的想法和杂念,让它们不受干扰地流动,你就会平静很久。35岁以后,每天会有65438+万个脑细胞死亡。想要保持大脑年轻,就必须采用科学的锻炼方法,让大脑处于愉快的冥想状态。冥想是身体放松和高度警觉的结合。冥想也有助于注意力的训练。冥想时,人们静静地坐着,专注于自己的呼吸。随着空气从鼻孔进出,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让思绪涌入脑海,然后轻轻刷走,呼吸刷走。研究发现,经过三个月的冥想训练,大脑分配注意力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当然,冥想的更多好处还有待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