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论文集

中医来源于阴阳五行学说。“苏文?阴阳应如大论:“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纪,变化之父母,生死之本,万神之宅。“那么如何写中医文化的散文呢?以下是我的中医文化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文化论文集(一)

六腑即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形状多为中空,整体功能是“传化”。“黄帝内经苏文?五脏论:“六腑者传化而不藏,故不能满。所以水谷入,则胃固,肠弱;吃的时候肠固,胃弱。所以是真的不满意,是满的不真实。"

胃和脾分表里。五脏六腑都是靠胃的传递来获取精气的,所以胃是五脏六腑之海。“黄帝内经苏文?”玉机真脏》:“五脏皆气于胃。胃是五脏的基础。“《黄帝内经》苏文?论凌兰密语:“脾胃为粮仓之官,五味出。”“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胃是五脏六腑之海。水谷入胃,五脏六腑在胃中充满了气。五味各走各的路:谷味酸,肝先行;山谷的味道是苦的,所以先走;谷甘,脾先取;顾维信,先去肺;谷咸,先去肾。"

胆汁和肝脏是表里之分。肝为摄魂,胆为主。“黄帝内经苏文?灵兰暗号上曰:“肝,将军之官,使计。见义勇为,中正之官,决定怎么做。"

大肠和肺是五脏六腑,是化糟粕为废物的脏腑。“黄帝内经苏文?灵兰暗号上曰:“大肠之人,传道之官,变也。"

小肠和心脏都在里面和外面。胃里的食物全部输到小肠,然后我从小肠的下口进入大肠,水谷进入小肠,所以被称为被填充的腑。“黄帝内经苏文?灵兰暗号上说:“小肠者,官之昌也。"

膀胱和肾脏是储存尿液的膀胱。肾脏分泌的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当其充盈时,括约肌得到释放,从尿道排出。“黄帝内经苏文?灵兰暗号上:“膀胱,州府之官,津液藏,气化可出。"

三焦,也叫孤腑。张景岳的《井磊》:“在脏腑之外,在身体之内,所有的脏腑都包括在内,一个腔就是一个大房子”,认为三焦有特定的形态。所以三焦大致相当于现代的胸腔、腹腔、盆腔,但并不完全等同:膈之上为上焦,包括心、肺;从膈到脐,为中焦,包括肝、脾、胃;脐以下是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三焦始终主导着五脏、魏莹、经络、内外气的功能,五脏的气化功能是通过三焦来实现的。三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道,所以说三焦统御一切气。三交能通水通液,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通液的功能。上焦负责播散,即通过心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播散水谷以滋养全身,称为“上焦如雾”。中焦主导水谷的分解,具有消化、吸收和输送细微水粒和化生血液的作用。u,泡久了)。下焦能清浊,排泄水谷的渣滓和废物,即肾和膀胱的排尿和大肠的排便,具有“下焦如渎(D?,运河)”。“黄帝内经苏文?《灵兰暗号》上说:“专注三事者,为定渎之官,水道不在话下。”“黄帝内经灵枢?《五种津液不为水》:“水谷皆在口中,有五味,各讲究其海,津液各行其道。所以要温暖肌肉,让皮肤充满上焦的气,这是津液;流而不做者,液也。”(见《中医药文化论文集》38?七分》)

我们对脏腑的内外有着清晰的认识,所以当脏腑有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调节脏腑的功能来恢复健康。比如脾主思维,过度思维会伤脾,而脾胃是表里相生的,伤脾也可能导致胃的问题。除了药物治疗外,调理脾的功能也有助于恢复胃的健康(养生养脏的内容请参考《中医药文化论文集》中的相关内容)。三焦的病变也可能与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可以通过调理脏腑来帮助康复。

中医文化论文集第二部分

近年来,热爱和学习中医的朋友越来越多。有人说中医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瑰宝,非常有用。学习中医,掌握中医养生艺术,可以让你“心静气虚,顺真气,藏神于内,安疾病。”(《黄帝内经?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了很多疾病。应该说中医确实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那么中医的起源是什么呢?有人说中医既是文化又是艺术,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中医起源于古代哲学。

中医来源于阴阳五行学说。“苏文?阴阳应如大论:“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纪,变化之父母,生死之本,万神之宅。“这就是说,阴阳是天地循环的原理,是万物的生死法则,是各种变化的根源,是生死之源。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也要遵守天地阴阳大道,“师阴阳,师神奇”。

《说文解字》对阴阳的解释是“阴为山之北,水之南”。从傅,从。”“杨又高又聪明。”傅指的是土丘。我们的祖先从山上的阳光中观察到,山南温暖而明亮,山北寒冷而阴郁。通过对不同事物的观察和总结,得出阴阳的抽象概念。中国文化起源于朴素的唯物主义,从现实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成为中国文化和哲学。

再者,为什么是阴阳?我们从来不说阴阳。阴是无形的,是“无”的意思,是创造天地的开始,阳是有形的,是“有”的意思,是万物之根。“世间万物生于有,生于无。”(《老子》)。先有无,后有有,无中生有,即无形有有形,所以是阴阳而非阴阳。

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阴阳自然的变化中。比如吃饭用的筷子是阴阳,走路用的脚是阴阳。我们每天也在践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很少有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行而不知”。

古代认为自然界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组成,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运动变化,产生万物。即“天道五行,运化诸种。”(伤寒论)宇宙万物都可以归入五行体系,文化由此衍生,甚至渗透到我们的语言、居所、生活等方方面面。

中国人把购物叫做“血拼”,而不是“买北买南”。为什么?有一次,一个在法国教中文的老师问我这个问题。她告诉我,她向学生解释说,她这么说是因为习惯。看似简单习惯的语言,其实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按照五行分类,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从五行来说,事物指的是木和金,南北指的是火和水。木和金可以接受,可以用来交易,火和水不能接受,不能用来交易。中国人骂人也讲文化,说一个人“不是一个东西”。那是什么?当然是南北,说明这个人是水火无情的。

在住宅方面,中国最传统的住宅是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四合院的居住也很有讲究,关系到太阳的升降。古代传说“太阳从山谷升起,沐浴在咸池里,吹在芙蓉花上,意为晨光。”?至于豫园,是指黄昏(淮南子),意思是太阳从东方的“谷”出发,住在扶桑(郭璞注:“扶桑,木叶。”),夜晚坠入西方“豫园”。所以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孩子应该住在东厢房,对应着孩子的成长。西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老人们想住在西厢房。家里的男主人和女主人要住在正堂,因为正堂是阴阳合生的地方,可以支撑家里的男主人和女主人有足够的气血,家里的顶梁柱也就牢固了,所以整个家庭才会稳定。

中国传统的婚纱是红色的,属于火。五脏中,心属火,所以红色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婚礼演奏的《百鸟朝凤》是标志音,属于火,以S 3U为主音,音乐活泼喜庆,欣欣向荣。中国的皇帝从隋唐开始穿黄衣,这也是有文化的。五行可以衍生出五德。中国人尊土德,尊情厚道,忠厚老实,度量大方。黄色属土,土居于五方之间,也体现了皇帝的集权和皇权至上,所以皇帝穿黄色的衣服。了解秦汉文化的朋友都知道,秦汉时期的皇帝都穿黑色的衣服。这是因为当时的统治思想是道教,道教崇尚水德,黑色属水,所以皇帝都穿黑色的衣服。当然,现在说的是自由平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五行在运动中有一定的关系。五行之间的相互滋生关系称为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克、木图科、土克水、水霍克、火金科和金克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相互帮助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来保护我们的健康。有一次,一个病人因为对家人生气,导致胸闷腹胀,吃不下饭。这是典型的情绪性疾病。音乐可以平滑情绪,调和气血,放松经络,调节阴阳。古人比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药”的繁体字是“药”,“乐”的繁体字是“乐”。这两个字一脉相承,可以理解为音乐可以入药治病。古人在中医治疗中有音乐疗法。病人因怒而病,肝定怒,属木、金克木,肺定悲,属金。根据五行的关系,我让病人听悲伤委婉的音乐,因为悲伤委婉的音乐是商声,主要是汝声,属金,能胜怒。而西北的民乐,多是为了这种声音。建议患者每天听《走西口》,过几天患者就康复了。

作为一名中医,要“仰望天文,俯视地理,了解人”,用整体观的方法论去认识宇宙的本质,洞察生命的规律。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小时,我们人体也有十二经脉。看似巧合,实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掌握天之秩序,可以调理脏腑,畅通阴阳。中医养生强调要睡“经络睡眠”。为什么?子夜(23: 00 -1: 00),足少阳胆经当令,“子生阳时”,胆汁开始上升,属阳。此时入睡有利于胆汁的上升,否则会伤阳,使你白天疲倦,久而久之影响脏腑功能。午时(11点-13点),手少阴心经当令,“阿阴生于午时”。这个时候是养心的关键时候。午饭后最好休息一下。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眼一会儿,不然下午会很难过,心慌。一年四季,春来夏长,秋收冬储。人体要对自然阴阳的变化做出反应,也会有阴阳消长的变化。

春天重在生发,养生的重点在于“晚卧早起,大步朝庭,慢行使命。”(“苏文?春天到了,头发的生命力在上升。不要睡得太早,但不要晚于午夜。太阳升起就起床,跟着头发自然生长的机会。但是不要太快生气,所以在院子里慢慢走。为了不抑制活力,春天要穿宽松的衣服,梳宽松的头发,“让你的生活”。什么是“野心”?志向是一个人的志向和意志。肾藏志。一个人肾精充足,志气旺盛。小孩子经常在人前说,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当政治家。这是小孩子肾精的表现,但是长大后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了,说明他们的肾精没有长大后那么丰富了。春季注意补气,有利于肾精生发,否则会制约生发之机。现在一些爱美的女生一到春天就穿上塑料内衣。那时候,它们看起来很美,却损害了养生精神。

夏天如何憋气?“晚上睡觉和早起是贪得无厌的”(《苏文?晚上睡得晚,但是23点以后早上还是起不了大早。”“累”是满意的意思对太阳贪得无厌”的意思是不怕热。夏天,你应该走出去,接受太阳的精神。夏天,你应该出汗。现在夏天用空调,出不了汗就会生病,秋天最常见的就是咳嗽。

秋季是气机收敛的季节,养生之道在于“早卧早起,与鸡同兴,宁心延秋刑。”(“苏文?秋天,天地之气开始汇聚,人也是如此,不能外散。所以早点睡,听到鸡叫就起来。公鸡在石矛啼叫(5点-7点)。此时天门开,人之气也会开,该起床了。”镇静意志”,其中“意志”仍指野心和意志。因为肾藏志,我们会看到“志”就是中医讲的肾精。秋季收敛肾精,就是收敛性生活。秋天有一股寒意。在古代,杀人也是讲文化的。不是有“秋后的追问”吗?秋天,人容易悲观、抑郁,甚至厌世,秋天是一年中抑郁症的高发期。所以秋天要保持情绪平和,减少“悲秋”的情绪。

冬天是殷琦最多的季节,我们要把它藏起来。“早睡晚起,多晒晒太阳。天冷了就暖和了,一点皮都不漏。”(“苏文?早睡收集,晚起避免散逸,太阳升起就起床。冬天人的阳气收敛于体内,穿厚衣服有利于保存阳气。不要把皮肤分开,冬季运动不能出汗。

四季的阴阳都在变化,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春天不养生,夏天就会影响生长。夏天不注意,会影响你秋天的集气。秋天不养生,冬天就藏不住了。当然,如果冬天不躲,春天从何而来?这就是因果,没有因果。

中医文化论文集(三)

关于中医对鬼神的态度,有很多论述。

“黄帝内经苏文?五脏之论:“囿于鬼神者,谈不到至德。“主旨是人要找到真实的自我,正确认识主人公,不要把自己交给鬼神,不要迷信。迷信鬼神的人,不要和他们谈“至德”之路。

“黄帝内经苏文?论鲍明的格式塔理论:“夫练天地,则从之;和事佬一响,他就跟着响;如果没有鬼神,他会一个人去。“大意是我们模仿天地之德,随缘产生奇妙的效果。随缘如物及其声影,这是与道的和谐。要想找到自己的英雄,就不要把自己交给鬼神。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自由。

“黄帝内经灵枢?贼风:“黄帝曰:夫子今日之言,是病人所知。是什么原因让他不遇到邪灵,也不担心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死了就生病了?只因为鬼神?齐伯曰:“亦有恶之遗,故有恶欲,有欲之欲也。血气内争,二气相搏。”。它就像一个幽灵,因为它冷漠、盲目、失聪。"

黄帝说:你现在说的,病人自己也知道病因。如果没有遇到外邪,情绪没有受到惊吓等重大波动,突然生病。原因是什么?是鬼神在作祟吗?齐波答:这就是过去的邪灵一直留在体内,从不发作的原因。由于患者情绪上的厌恶和嫉妒,导致血气内乱,正气与邪气相斗。因为病因很隐秘,又瞎又聋,看起来像个鬼。

可见,中医否定鬼神等迷信思想,主张让真正的“自我”做主人,永远不要忘记真正的主角(自我)。

“黄帝曰:欲者何故?齐波说:“在他们之前是女巫的人知道如何战胜一切疾病,生来就有疾病的人只能许愿。“大意是黄帝问:有些病是许愿治好的,不是鬼神。原因是什么?齐波回答:以前的巫师,因为知道治百病的方法,提前知道疾病的原因(比如气质、心理原因),所以通过祝他们心理治疗来治愈。

《中国医学大辞典》:“愿君:古法治病,愿言病因,不枉药石。”可见,所谓的愿望,就是通过解释疾病的病因来达到治疗的方法。

“黄帝内经苏文?”《论化精为气》:“古人居兽与兽之间,移步避寒,居荫避暑,内无思慕之累,外无官形,是和平(亦称“光”,安全;在一个安静的世界里,邪恶无法深入。所以毒药治不了,针石也治不了,你就动动脑子,自己许愿吧。今世不然,苦由内而生,苦形伤外,四季失,适寒暑。贼风一吹,虚邪直抵五脏骨髓,伤及皮肤,所以小病必重,大病必亡。所以,祝你做不了自己。"

以前,古人处于原始的社会状态,生活在动物与动物之间,本能地避寒避暑,心中没有贪欲,外面没有名利的羁绊。在这个安静的世界里,恶灵无法深入。所以毒治不了,针石治不了,疾病只能通过移精化气来治疗。现在的人不一样了。他们有心事,身体有伤,不随四季变化,反对寒热保养。因此,当外邪数量达到时,往往会出现虚邪,虚邪深入五脏骨髓,对皮肤造成创伤,小病加重,重病致死。因此,许愿是很难解决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淡泊名利,摆脱欲望,行事中庸,顺应四时,有利于疾病的防治。

与中医药文化论文相关的文章;

1.关于医生的散文:医生的仁慈

2.精选5篇散文

3.唯美主义五论。

4.优美散文五选。

5.心情随笔日记:最可怕的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