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调身、调息、调心的"三音"。
行气,祛病强身
庄子在刻意的文章中也强调了气功调息对养生的重要性。他认为有规律的呼吸,吐出浊气,吸入清气,可以延年益寿。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进一步指出“呼吸* * *气,独立守神”和“治则当导”,主张把调整呼吸、心神、体态结合起来,不仅用于养生长寿,也用于治病。
新中国成立后,气功在疾病防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气功因其效果显著、简便易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或用于养生延年,或用于防病治病。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谢觉哉说得好:“气功疗法,人人可行,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不花钱,也不费事。」
许多接受气功治疗的患者也受益匪浅。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我不痛苦,我的孩子也不痛苦,省下医药费,造福社会。”」
练气功不仅可以养生益寿,还可以防病治病。原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真气充盈,生命的活力就会旺盛;当真气流失时,生命的活力就会下降;一旦真气耗尽,人命关天。就中医养生而言,修炼真气最为重要。如果真气充盈,生命力旺盛,就可以健康长寿,疾病就很难侵袭,疾病也很难发生。就像《黄帝内经》说的“无所淡然,真气随之,精神在内,病则安之。”?而气功锻炼则是一种以修炼真气为基础的自我保存方法,因此具有保健、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中医也认为,疾病之所以发生,就人体而言,在于阴阳失调。气功疗法,一方面修炼真气,扶正祛邪,另一方面疏通经络,协调脏腑,调和气血,使失衡的阴恢复平衡,疾病就治愈了。
现代研究也初步证明,用气功养生延年、防病治病是科学的。
首先,测量锻炼者的生化指标有助于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
其次,用脑电图观察锻炼者,发现大脑皮层的功能有所改善。
第三,随着训练过程的逐渐静止,大脑皮层逐渐处于内抑制状态,对高等神经活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大脑皮层中过度兴奋而产生功能障碍的细胞容易恢复,使大脑皮层中顽固的病理性兴奋病灶转为抑制状态,为恢复健康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对那些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更为有益,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溃疡等。
第四,在练习的过程中,身体对氧气的消耗减少,比平时少30%左右,体内的能量代谢也减少,比平时少20%左右。可见练习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属于积蓄能量的反应。这种“储能反应”可以减少患者的能量消耗,重新积累能量,从而帮助身体虚弱、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恢复。
第五,在练习的过程中,呼吸变慢变深,尤其是腹式呼吸,可以起到腹部器官的作用。练习时膈肌的活动范围比平时增加三四倍,有节奏地挤压腹部脏器,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腹腔内的淤血,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所以练习者往往食欲提高,食量增加,消化吸收功能强,体重大多增加。因此,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增强体质,也有助于促进慢性疾病的恢复,特别是对于胃下垂、习惯性便秘等胃肠疾病。
气功中的“三声”
那么如何练气功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做到“三调”。气功有各种流派,练的方法也不一样,但不管发什么功,都要调好身、气、心。这就是气功锻炼的“三要素”。
身体调整:就是调整身体的姿势。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的需要,分别选择平卧、坐位、站立或行走。无论采取哪种姿势,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姿势协调,舒适自然。
调息:即调整呼吸。气功调息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深呼吸法,不改变常见的胸腹混合呼吸的原有方式,只是把呼吸吸得更深更慢。吸气时,胸廓缓慢扩张,腹部微微隆起。呼气时,胸廓缓慢回缩,腹部微微内收。另一种是腹式呼吸,将常见的胸腹混合呼吸调整为单纯腹式呼吸。吸气时胸部明显隆起;呼气时横膈膜上移,腹部明显内收。腹式呼吸的呼吸比平时慢很多,时间也长。
气功的呼吸调节要求匀、细、缓、深。统一意味着不能快也不能慢。慢呼吸是指轻柔缓慢地呼吸,连续自然地进出。又深又长,表示气贯丹田。随着腹式呼吸的形成,深吸气时,横膈膜缩小,挤压腹部器官,产生向下的力。这个时候稍微用意念诱导吸入的气体下降到腹部,表现出气体渗透腹部的感觉。
调整心态:就是调整心态。要求排除杂念,集中意识,保持精神在内,放松平和,达到寂静的境界。
最初安静,表现为平静,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杂念少,对内外* * *反应少。进一步进入寂静,心灵更加净化,心是相互依存的,心是宁静的,心是专一的。如果你进入寂静,进一步发展,你会感到宁静和空虚,你会达到一种奇妙无比的境地。
进入寂静后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古人总结了八触景和十六触景。对于任何一种场景,都不要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继续练习。
练习杂技的实践表明,很多人在进入寂静后,都能收到头脑清晰、心情舒畅、精神稳定的良好效果。
安静是如此美好,但初学者往往一时难以达到。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完全没必要担心。只要静下心来,耐心练习,等待时间,工作自然就来了。
气功简单有效。只要你做好这三个要素,相信你的身体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