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与中医养生相关
第一节两种类型的经络
经络是气血、气血的运动。是养血卫气的循环,《内经》写的很清楚。当然,经络包括两种类型——血管经络和非血管经络。
如果不能区分这两类经络,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就只能是云里雾里或者纸上谈兵,因为目标只是假想敌或者幻影。当一把枪同时瞄准两个目标时,结果不言而喻:开火!
中医的气血循环系统是一个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循环系统,一个是气体循环系统。即使像李约瑟这样的外行人也早就看出来了,但专家中国人还蒙在鼓里。太可惜了!
一、经络的定义
马王堆帛书最初只有脉象字,灵枢经章接力十二经后出现了十五络。络脉是经络的微小分支,在后世被经络所取代。这一概念的演变如下:
静脉-经络,络脉-经络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原本指的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一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一词,已经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自然掩盖了研究经络本质时“脉”最重要的基本内涵,使研究工作误入歧途。用“脉”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认为人体内的脉首先是血管,血管,血管。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应该这么认为,因为“脉”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无论是在人体还是动物体内,都是一条明显的血管。虽然它可能包含的不仅仅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管。古人不可能无视明显的血管,再用“脉”字。
第二,脉搏概念的确立
古代接触的概念应该是基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到像脉搏一样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液在脉搏中流动一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像脉搏一样的迹象。除了血管,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不是红血丝,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淋巴管比血管小很多,不应该包括在内;神经很长,但很坚实,水一样的物质无法在其中运行,所以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表面的脉络是最容易看到的,必须包含;胸腹部的肺、心、肾、肝、肠系膜的血管也很容易看到,一定要包括进去。感觉像水或血液流动的东西,很容易想到对经络敏感的人的感觉沿经络传递,气功中的内气运动和一些患者的奇怪感觉疾走。这些现象绝对不是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从体征上看起来像脉搏的,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脉动感。动脉的脉搏在腕部、肘部、腋窝、喉部、下腹部和下腹部。窝、脚踝等处可明显触知;其次,有条索样感觉,寸口桡动脉和后臂肱动脉可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经典认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脉搏的两个内容:1。血路属于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包括一些充盈时可见,排空时不可见的浅静脉。2.气机的通路属于感传循经的通路,内气的通路,感传异常的通路属于非血。古人是否认可这两种类型的脉络?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络几乎是立体的,主要属于较大的内脉。《黄帝内经》脉象沿袭了《灵枢经片》的平面模式,《灵枢谢可片》描述了肺手太阴脉和心主手厥阴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一致。在功能上,在《灵枢》的营生会、营卫运动等章节中,运行于脉中的分为营卫。在营气运动中,卫气运动之外,营气和卫气都是周期性运动的。营气严格循经而行,卫气也循经而行,但不具体,说明《内经》作者认识到了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容易定位和表征血管,即血管和血管。行气的脉,也就是卫气运行的方式,感觉像上面说的血流或者水流,应该位于哪里?首先卫气的运动还是沿着经络的,所以应该在《内经》描述的经络线上;其次,卫气是水谷的凶气,野滑。卫气应行于经络线以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卫外之气,也是行于体外而非体内,所以卫气的主要途径在身体的最外层皮肤。从此,经络的概念演变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络线以下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种是在皮肤的子午线上行走,这条路线贯穿齐威,其中齐威也可以在肉点之间行走。经络是两种方式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气血循环,有的地方只有气血循环,有的地方两者都有。下一个问题是:1。血管是经络的一部分,它们有类似经络的功能吗?比如除了跑血,还可以接受针灸,传递信息。血管可以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接收和传递信息。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科学家的足够重视,而古人用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是说经络就是血管,没啥事。2.皮肤中的气的流动有客观的方式吗?这种做法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灸,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
其实回想起来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了。经络的作用是促进气血运行,这是一个常识性的概念。气血,气血,在《内经》中反复强调,经络一定是两种,一种是行气,一种是活血。活血的无疑是血,行气的就不清楚了。经络中的气是卫气,卫气是外在的。一个在血管外,一个在体外。皮肤是最重要的方式。《内经》卫气的运行首先在皮肤。从经络的起源来说,一种是感觉上的气的运动方式,即感觉传导的方式,如刺激引起的感觉传递和气功状态下兴奋的内气运动;第一,看到的血液循环路线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
第三,血管经络的证据
1.除大隐静脉外的所有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络脉的其他地方都有相应的体表静脉分支;刺络放血和刺络放血都是指刺浅静脉放血。所有明显的浅静脉都包含在络脉(灵枢经)中。2.太阴手肺脉和手掌心主脉的三维走向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谢可篇》)。3.三经皆独立运动,指其下动脉的搏动(灵枢动传)。4.冲脉是血海,指从胸部到腹部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足背动脉。5.足阳明胃经自始至终伴有或标有动脉,如大营动脉、耳前动脉、任莹动脉、脐旁动脉、齐杰动脉等。6.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分支很多,其下有动脉分支。耳下各支的注射处是颈动脉的分支。7.第二十五禁穴的穴位是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浅部。如果被刺破,会流血致死或受重伤,所以禁止刺伤。8.井与五输穴经济合作的意义根据顺逆数原理代表了动脉的大小和划分。如果是从井里出来的,是指脚趾血管最小的尖端;滑如邢者,流经指趾时血管细小,血流缓慢无力;注为输者,掌血管终支注入更大的血管,进入深部,穿过腕踝关节,为经络的第一次汇聚;对了,血管经过小腿和前臂的经络距离很远;入关节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汇入肱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汇入股深动脉,为经络的二次汇聚(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均经过下腹气街动脉,其深度为腹主动脉分支的髂外动脉,为下肢经络的第三汇合点。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部上行,很像那里的髂内动脉。10.锁骨上窝有很多经络穿过,特别“拥挤”,类似于那里的血管,非常密集。《内经》没有具体的入体解剖学指征,很可能是血管进入锁骨上窝。11.肺系统和心脏是指进出心脏和肺部的大血管。12.肠系膜动静脉、肾门静脉动静脉和肝门静脉动静脉是经络通达的重要基础。作为血管,经络第一次在腕关节和踝关节汇合,第二次在肘关节和膝关节汇合,第三次在下腹部的盆腔汇合,可能在上胸部的锁骨上窝汇合。胸腹部脊柱前的主动脉和静脉是所有经络的共同通道。可以看出,作为血管的经络主要是循着血管的走行,与《灵枢经》四肢远端一章所述的经络基本相同,只是四肢近端二会后部分相同,完全是胸腹部主动脉和静脉的共同通道,缺乏独立的通路。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关注的是血管中的血液流动,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类经络作用。所以,通过针刺血管的微出血来调节身体机能,从而刻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开,是不可想象的。更大的误区是把血管通路和后世画的经脉相比较,而这些经脉和《内经》中的字面描述是不一样的。我们严格按照《内经》中的描述来绘制和比较经络。血管壁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延髓的血管收缩中枢和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元。在到达血管之前,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已经经历了大量的组合和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通常是全身性和整体性的,并且局部刺激通常引起广泛的效应。所以针刺体表血管或深层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到达脊髓和延髓的外侧角,交感反射的范围远大于刺激,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的时候
然而,这只是基于交感神经反射知识的针刺机制。事实上,血管本身的感觉和反射功能要复杂得多。比如血管壁上除了肾上腺素能末梢,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是如何工作的还不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即经络的概念之后,就需要对血管感觉和反射调节的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四、非血管经络——皮肤经络
皮肤里有经络吗?浅的都是络脉,所以皮肤里有大量的络脉,也就是浅静脉。血管分化后的经络应该主要位于皮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皮肤上肯定有很多经络循环的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络只能在皮肤中行走,比如头皮上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和头前足阳明经、胸中的任脉、胫骨内侧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脚趾上的经络等等。2.齐威沿经络走在皮肤里,齐威从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下行,从阴经返回。《灵谢舒科篇》指出,齐威“贯穿皮肤,分于肉体”。从卫气的角度来说,应该走在皮囊里;卫气的病理反应,如出汗、头发竖起等,也是皮肤反应。卫气也可用于分肉,分肉之间应伴有血管。卫气的功能有温分肉的作用,主要是指肌肉,所以卫气也和肌肉有关系,就是非血管经络可能和肌肉有一定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每条经络的气血多少可以从皮肤上区分出来,根据皮肤纹理的粗细和颜色(灵枢骨度)可以知道每条经络的气血多少。4.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火柴棍按压穴位的刺激主要作用于皮肤;根据受试者,一些感觉是深层的,一些是浅层的,一些是介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和器官之间的。有皮肤疤痕者,可从侧面或下方绕过疤痕。这些现象不仅说明感觉沿着经络在皮肤中行进,而且在深部也是如此,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并不具备像感觉一样产生感觉的功能。人体内脏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道在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部在扩张,内痛的定位也是通过体表相应的皮肤来实现的。用发刷刷皮肤很容易有一种感觉,但是肌肉里的感觉是没有办法模拟的。总之,沿着经络传递的感觉只能来自皮肤。至于位置的深浅,是因为感觉不是由表皮上的外界刺激产生的,而是由真皮内的内部刺激产生的。其性质不明,位置不明。所以感觉五花八门,台词模糊。5.针灸必然会刺激皮肤。大量的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对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临床工作中有时注重皮肤刺激,针刺效果比通常的针刺方法要好得多。6.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循经皮肤病当然位于皮肤,也在表皮和真皮。伴有感觉传导的经络敏感者的出汗、充血、贫血、出血、皮疹等现象,都表明在循经感觉传导过程中,皮肤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的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考证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重点是皮肤针刺信号的经络传导路径,并获得了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显示了交感物质、针刺竖毛和皮肤新毛袢的分布线。
18世纪,英国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誉为自然科学尤其是实验科学史上的伟大成就。但是,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在《黄帝内经》中明确写道:血液是循环的(见两类经络)!这一成果远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能找到相关的文献记载。
《灵枢×经脉》云:十二经脉卧于肉身之间,深而不可见。其俗者,足内踝之上太阴,无所藏。所有的浮脉和通脉都是络脉。
按照《内经》的意思,经络之所以看不见,不是因为太小或者看不见,而是因为经络在肉之间。络脉可见。经络比络脉粗,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好看。只是因为它们的位置比较深,需要解剖才能看到(灵枢水镜篇:可从外部测量,解剖可观察其死亡)。有哪些看得见的络脉?根据《内经》中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形态变化、位置和变化、刺络出血的描述,络脉是血管,经络自然是血管,这是毋庸置疑的。唯一可见的经络——足太阴的内踝是大隐静脉,大隐静脉穿过其中。第十五络脉包含全身明显的浅静脉,但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被用作经络。这并不是说所有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一定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其他非血管——卫气之道主要位于皮肤。
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含血管,那么经络或气血的周期性循环就是血液循环或包含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像潮汐一样波动,心脏的功能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个谬误在西方统治了1500年,直到17世纪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所以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文明史》(第六卷)肯定了经络的循环就是血液循环,这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后来美国人罗伯特写的《中国》(China,the 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再次肯定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在总结分析了《内经》针灸经络的全部内容后,在经典络脉和现代络脉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经络和非血管经络。可惜还是有很多研究者固执己见,断章取义。他们坚持认为经络不是血管,要在血管深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者在肌肉甚至肌肉之间的结缔组织中寻找所谓的非血管。一些研究者简单地将经络视为血管,自然会面临感觉沿经络传导、穴位特性、针刺效应等难以逾越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明确地将气血循环称为双液循环的概念或双循环的理论。总之,我们分不清血管经络和非血管经络,所以无法研究经络。
中医血液循环理论的论证
1.血液循环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6世纪用于表示生理学这一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建立起源于17世纪的威廉姆·哈维,这是一个一致的观点。哈维被认为是现代生理学的创始人,因为他通过实验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建立血液循环理论很重要,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总是接受二世纪加伦建立的错误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动脉和静脉像涨潮一样一起下降,心脏的功能是将它们产生的热量或活力输送到全身。相应的,大脑就变成了散热的器官。这个理论在西方统治了1500年。哈维第一个提出血液循环理论是真的吗?中国古代文明中,最成功的是医学,现在称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其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苏文》。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清楚地意识到血液在循环。血液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从动脉流出,从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四肢、头部和内脏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肌肉和内脏。在《古典络脉与现代络脉》一书中,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比较、讨论和实验研究,将经络分为血管经络和非血管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络和经络带。下面是一些关于血管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心、血、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长沙马王堆写的帛书没有经络的概念,比《黄帝内经》还要早。都叫“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灵枢经》在介绍十二经脉之初,只用了“脉”这几个字,如“太阴之肺手脉”、“阳明之胃足脉”。在介绍完十二主脉后,为了与小脉相区别,主纵粗脉称为“经络”,繁细脉称为“络脉”。所谓经络,原本是指各种长短脉,是粗经细络的统称。当我们只使用形容词“经”和“络”来表达这一概念时,已经无法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它与脉络的关系,这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凌叔。经络“经络是由血液来供给的。.....可以从外部测量,可以解剖它的死亡。.....脉搏的长度,血液的混浊度,...都有大数字”。这段话首先表达了古代人对人体认识的基本出发点——测量、触摸和解剖观察,有力地说明了中医是以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为基础的。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用的是科学观察。《黄帝内经》对骨骼的长度、骨髓腔的大小、血管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日常呼吸和脉率、呼吸与脉搏的比值(1: 6)等解剖生理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作者提出了“经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话也明确指出经络是受血运行的,脉络大小不一,血有清有浊。大小应该是指血管的长度和粗细,而浑浊度大概是指动脉和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凌叔。绝气”“血是什么?齐伯曰:“中焦从气中得其汁,而变则红,谓之血。“是指腹腔内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而变红,这就是血。血和心有什么关系?”《苏文五脏创世纪》中的“血皆属心”,即全身的血液都属心,受心的支配。脉搏和心脏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要胆,……心要脉。“心脏和脉搏的关系就像肝脏和胆囊的关系一样。可见,脉搏是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血和脉有什么关系?”益气养阴,津液分泌,注射入脉,化为血液《灵谢舒客》中说明,食物的精气进入血管,化为血液,即血液运行于脉中凌叔。邪客”“地有十二水,人有十二经脉。“也就是说,地上有十二条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作河水的流动。这就不难解释,心脉血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中的心、脉、血的关系,这是经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的重要交汇点,有力地说明了所谓永恒的奥秘——经络——脉必然包括血管。在灵枢。经脉,“十二经脉卧于骨肉之间,深而不可见;脚太阴到内踝以上是常有的事,没什么好隐瞒的。浮脉和通脉都是络脉。“是指粗大的纵向血管——经络——在深层组织间隙中运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在浅层运行,可见于内踝上。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静脉。其他浮在体表、经常可见的血管是络脉——微小的血管,即浅静脉。”凌叔。《魏莹将生》云:“营盘在脉,……,营盘无穷,……,阴阳交织,如无尽之环。”《灵枢·戚颖篇》云:“戚颖之道,...,永远没有自我的营地,又会重新开始。“也就是说,戚颖在脉动中无休止地运行着。有了以上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络的行程就是血管的解剖结构,经络的循环就是血液循环。这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血液循环理论,根据解剖和观察基本正确。
三、中医对脉的描述
“动脉”的概念在《内经》和《灵枢》一章中有明确的描述。《动态传》说“十二经脉,为何手不太阴,脚不太阴,阳明独动?”特别指出了为什么“手太阴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会持续搏动,即屈动脉腕背脉、颈动脉气管旁脉、胫后动脉踝脉。《内经》指出踝后脉是冲脉通过它的脉,而不是足少阴脉的脉,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静脉血是向心的。哪些动脉可以从流向和经脉交汇处判断?什么是静脉?手的三阳经起于胸,搏动于腋窝、肘、腕背,故为动脉。《灵谢舒克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立体走向,与上肢从指尖经腕、肘关节至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方式颇为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惊叹当时学者所达到的解剖学水平,文字的描述是多么的干练和准确,而现在却很少有研究者关注这篇文章的内容。一般来说,手的三阳经被认为是从手开始的,这当然不是一条血液循环的路线,但在《灵枢》中有明确指出。手三阳经的经脉从手运行到胸,只有它的分支(从胸到头的分支)结束。经络运行于上肢外侧,与浅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非常相似。).所以手的三阳经应该是脉。足的三阴经从足到胸,在腹股沟处进入内部,这被认为是一条静脉。足太阴经过内踝,可见经络明显是大隐静脉经过内踝。足三阳经自始至终贯穿于足,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发现,所谓“自始至终”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从胸上行,再下行至足;足少阳的胆经起于腋下,不在头部。而且胃经全线:面、颈、胸、腹外侧、小腿前部、足背均有动脉搏动,以此判断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动是一片血海,从头到脚,其实指的是身体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加上脉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内经》之所以常用“补气”或“养血”,原因正如《内经》所言。虽然我们知道骨髓有造血功能,但我们不知道血液为什么会变红(“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们常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错误。
第四,脉象或经络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道的概念
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的方式,《内经》明确提出营卫同行。所谓卫气,很像气功中的内气运动和循经感传中的感传。许多事实表明,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途径,这是一种以儿茶酚胺的释放和作用为中心的链式传递机制。与血液循环相比,《内经》所描述的经络循环路径更类似于皮肤中的一种信号传递(齐威主要在皮肤中行走)。其实这是《内经》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卫气的运动可以在患者或气功中感受到,但没有形态学证据。虽然感觉不到血液循环,但可以解剖,从体表触摸或肉眼观察(“可从外部测量,解剖可观察其死亡”),这给《内经》的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混淆了两者,把自己感觉到的线性运动与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却试图加以区分。因此,在某些章节中,分别叙述了营与卫的区别及其运作方式,有些地方还将“气血”二字作为通称。当我们区分阵营守卫的不同作用和方式时,我们才能真切地看到古代人在生命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巨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并没有被现代科学家所重视。综上所述,在人类生命科学领域,中国古人有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他们运用苏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认识。作者总结归纳了“经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这应该成为我国解剖生理学家的常识,有理由引以为荣。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尚未被现代科学认知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重新确认,必将重塑其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中国的生理学家,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在李约瑟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经络长期被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最早发现了血液循环。后来在梅所著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专门讨论了“谁最先发现了血液循环”这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