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宋武叫掌柜筛一碗酒。他为什么用筛子?
宋代的酿造技术主要是发酵。以黄酒为例,酿造黄酒的方法是先将大米煮熟,冷却后加入酒曲,然后密封。几天后,酒就可以生产了。这样酿出来的米酒,酒和米粒混合在一起。
为了把饮料和米粒分开,人们通常在米粒上挖一个洞,然后在洞里放一个有小缝隙的竹筛。一段时间后,酒就会渗入竹筛,而米粒则被挡在筛外。这样就实现了酒和米粒的分离,取酒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竹骰子里面打酒。把酒从米粒中分离出来的这一步,也形象地叫做筛酒。
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方方言中,筛酒这个词也有热酒的意思。但根据《水浒传》的内容,宋武在景阳冈打虎的时候并不是寒冷的冬天,不需要加热饮用。所以景阳冈打虎一幕中的筛酒,指的是倒酒而不是热酒。
也有人质疑宋武当时喝的酒可能是蒸馏酒而不是发酵酒,所以没有筛选酒的步骤。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宋武喝酒的酒店的旗帜标语上判断出来。当时这家酒店门口有一面旗子,上面写着?三碗不够?。
这句话?三碗不够?这很能说明问题。发酵酒一般酒精含量低,因为没有经过蒸馏提纯。蒸馏酒,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高酒精含量。相关研究发现,宋代就有蒸馏酿酒技术。即使宋代的蒸馏酿酒技术没有现在好,但酿造出比发酵酒酒精度更高的酒应该不难。
如果这家酒店当时卖的是蒸馏酒,那么酒店门口的旗子上的标语不可能写着?三碗不够?。因为蒸馏酒很容易让人醉,别说三碗,就是一碗也会让很多人醉。低度发酵酒的情况就不同了。普通人真的不一定喝三碗就醉了。古装剧里经常有大碗喝酒不醉不归的镜头,应该喝这种低度的酒。
此外,从宋武喝了18碗酒后没有喝醉来看,基本可以断定宋武喝的是发酵的低度葡萄酒。此外,当时酒保对宋武说了一句话。他说他们家的酒刚入口的时候醇香可口,少了就倒。调酒师的意思是,他们的酒刚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是后劲很足,比较符合低度酒的情况。如果是高度蒸馏的白酒,喝的时候会有很棒的感觉,而不是等一等就醉了。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宋武喝的是发酵的低度葡萄酒。这样酿出来的酒,取酒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酒筛选的步骤。所以用筛酒取酒或倒酒来形象地表达。其实类似的方言还有很多。比如,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人们常常把煮过的扁肉称为烫过的扁肉。原因是扁肉好煮,看起来像刚用热水烫过一样,所以形象地叫烫伤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