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他生而五,其气三”是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中“其生五,其气三”是指阴阳之道生木、火、土、金、水五行,体现为天地人三气。

出自《黄帝内经·苏文》,生气论的第三部分。

原文

黄帝说:自古夫命之本,在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结,皆与天气有关。其命为五,其气为三,多犯则邪害人,是此生之本。

翻译

黄帝指出:自古以来,无数事实证明,人与自然是否紧密相连,保持和谐统一,是寿命长短的根本问题。而这个根本根就是阴阳。天地之间,上下四面八方,世间万物,人的九窍、五脏、十二经脉都与天地自然之气密切相关。

阴阳之道生木、火、土、金、水五行,体现为天地人三气。如果人们经常违反这些,他们会受到邪灵的伤害。所以阴阳是寿命的根本。

扩展数据:

《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基础,“天人相应”是《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之一,“元气达天”是《内经》“天人相应”理念的重要体现。生命存在于自然界,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养生一定要建立在“气冲天”的基础上。

阳的生理和病理,这一节把人的阳比作天上的太阳。天之阳,能使天体运行不息,蒸腾滋养万物,使万物生长收藏;人的阳气具有抵御外邪、保护生命、促进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五脏的运行和津液的气化依赖于阳气的温暖和推动。

可见,阳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重视阳的观点影响了后世医家,成为温补学派的理论渊源。明代医家张介宾据此提出“天宝不过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唯一息为真阳”(《论语·附大宝论》)。

《怒论》的第三部分是《黄帝内经》苏文的第三部分。这一节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体的阴阳气与自然界的阴阳气相对应,生命的本质在于阴阳气的协调统一。

“传神、服天、通神”提出养生对内必须一心一意,对外则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维护天人合一,做到“阳气固,虽有贼邪,亦可有害。”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九窍功能失调;外感肌肉受阻而不畅,卫气不坚而松,则邪气有害,正气减弱,疾病丛生,寿命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