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的养生史是怎样的?
粥在中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粥被喻为“滋补生育仙丹”、“养胃益气”、“天下第一补人之物”
唐代令狐德芬所编的《周书》中有“自始皇者,以谷为粥煮之”(意即据说自始皇者,最早以谷为蒸,形成粥)的记载,这是最早的关于粥的记载。
中国的粥在4000年前主要用作食物,2500年前首次用作药物。《史记·扁鹊臧宫列传》中记载,西汉名医淳于髡用“火气粥”治疗王琦病,说粥能补益五脏之气,一饮能清热发汗,二饮能清热,三饮能祛病。
在中世纪,粥的作用是将“食用”和“药用”高度融合,进入具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面。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在吃过粥之后,写下了一句著名的诗句“我不深刻认识自己,但我知道世界上有真正的味道”(形容粥的美味,让人颠倒)。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吃粥养生,认为可以延年益寿。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吃粥》,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只有吃粥才会成仙”(只送吃粥的神仙就可以了,意思是粥的味道极高)。由此,世界对粥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天吃一大碗粥,胃里空空,肠胃虚弱,就会使。滋补品不精,极其细腻,和胃兼容。也是最奇妙的吃法。”(就是每天吃一大碗粥。空腹时肠胃虚弱,粥极其细腻,适合肠胃。这是调节饮食的好方法。)
可见,粥和中国人的关系,就像粥本身一样,又浓又粘。作为一种传统食物,粥在中国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要。
扩展数据
划粥破马蹄蟹的历史故事。
范仲淹的母亲谢一生坎坷,吃了很多苦,受了太多苦,所以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礼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庭已经陷入困境,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他离开家去寺庙,他的母亲总是建议他多带些食物和米饭。他一方面担心儿子吃不饱,累,一方面又怕给寺主增加负担。但范仲淹每次都带的不多,带的次数也少得惊人。妈妈唠叨的时候,钟燕总是很自信地说:“我懂的多。”刚到寺庙的时候,我把五谷杂粮交给厨房给我做,伴随着寺庙的钟声和僧人一起吃饭。
但范仲淹从早到晚专心读书思考,常常对钟声充耳不闻,忘了吃饭,等他再去做饭时,已经来不及了。看到范仲淹学习如此不眠不休,好心的和尚或小和尚主动提出给他带饭。钟岩非常抱歉,给别人造成了麻烦。
为了看书方便,他准备了一个小锅和炉子,自己做饭。按照他既定的想法,范仲淹每天晚上都要量米加水,在小炉子里点燃自己捡的柴火,煮米粥。一边看书,一边继续用柴火熬粥。一锅米粥煮好了,已经过了半夜,他就穿着衣服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锅里的米粥都凉了,已经凝固成了一个圆圆的整体。他拿出一把刀,在凝固的粥块上画了一个十字,整锅粥被分成了四块。早上吃两片,晚上吃两片,一天两餐。这就是“划船粥”。
寺庙周围的山上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芹菜,还有苋菜、苦菜、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行、艾草等十几种可食用的野菜。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读书的时候,拔了好几种野菜。吃的时候,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粉,加少许盐拌匀,一顿饭就做好了。这是“破碎的马蹄铁”。
范仲淹在礼泉寺学习三年后,基本上过着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辉煌成就在北宋历史舞台上的展示,“划粥破枷锁”成为专指范仲淹青年时期刻苦读书的一个专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