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的内涵是什么?

一、什么是子午流注:

经络刘著是中医先贤发现的一个规律,即每天12小时对应人体12条经络。因为时间是变化的,不同的经络在不同的时间有起伏。掌握经络流动规律,对养生和用药大有裨益。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活习惯要符合自然规律。12小时看人体脏腑的兴衰,环环相扣,非常有序。

二、为什么叫子午流注?

从字面上看,它是以“子午线”和“刘著”命名的。子和五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和第七个数字。它们分别代表两个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它们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时间,坐标和描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如生长和收集。“流”和“注”这两个词是运动变化的概念。顾名思义,子午流注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中的体现。更简单的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诞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储存的过程。子午流光遵循太阳的变化规律。阴阳变化展开为四个意象,即月亮少晴,太阳少阴,以四季为代表符号,其功能为春夏秋冬藏。海子丑为冬,等等。当人的活动符合这个规律,身体就处于自然状态,有消耗,有补充。这个规律破了,就只有消耗。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流失的状态。

三、了解子午刘著的意义:

从石海开始(21点)到印石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期。这也是人们站在地球背对太阳的一边的时候。阴主静,只有充分休息,才能有好的身体状态。就像睡得多的宝宝长得胖,长得快;吵闹的孩子发育不好。更简单的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诞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储存的过程。子午流光遵循太阳的变化规律。阴阳变化展开为四个意象,即月亮少晴,太阳少阴,以四季为代表符号,其功能为春夏秋冬藏。海子丑为冬,等等。当人的活动符合这个规律,身体就处于自然状态,有消耗,有补充。这个规律破了,就只有消耗。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流失的状态。

四、子午流注的内容:

1.石矛(5:00-7:00)有大肠经,有利于排泄。

2.早上(7:00-9:00)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九时(9:00-11:00)脾经旺盛,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中午(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心火有利于消化。

5.季末(13 ~ 15),小肠旺盛,有利于吸收营养。

6.膀胱经在肾俞穴(15至17)发达,有利于泻下小肠和全身的水液。

7.肾经旺时(17点至19点),有利于藏藏脏腑精气一日。

8.心包旺盛时(19点至21点),心脏的力量再次增强,心脏有利于消化。

9.在石海(21: 00至23: 00),三焦通过脉搏,人们进入睡眠,脉搏休养生息。

10.午夜(23:00-1:00)胆经旺盛,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1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在印石(3: 00到5: 00),肺经旺盛,储存在肝脏的新鲜血液被输送到数百条静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不同的经络对应人体不同的功能系统,比如小肠对应人体的吸收功能,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实体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