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凤山文学结缘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负责编辑《凤山文学》的总编辑乔克勤同志知道我也喜欢读书,就送了一本《凤山文学》在各个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给我。至此,我成为了凤山文学的忠实读者。虽然只是一个“内部信息,自由交流”的县级纸质刊物,但文章内容很接地气,看当地出版的刊物让我感觉很贴心。从凤山文学中,我知道在我生长和生活的小县城里,有许多杰出的革命先烈和前辈,如江、黄大校、廖、廖锡英等。,以及时事、人文、经济发展。从文章的作者身上,我对我身边的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批优秀的人,如杨翔、(魏)、雅、谢、吴金菊、罗、陆宗道、黄华金、邹...其中有公职人员、教师、自由职业者、农民等。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我赋予文字的力量,永远停留在表面阅读。偶尔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用粗糙的文字在心里勾勒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但我做不到,更别说出柜了。
有一天,一条微信提醒我被拉进了一个新的群,我就点了进去,抬头看了看群名:凤山文学交流群。群里有近90人。我浏览过群里所有人的微信名,有很多熟悉的实名和微信网名。尤其是看到罗先生(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原校长,特级教师)的名字,气得不敢喘气,生怕惊扰了群里的文人。群里的邹第一时间跟我打招呼:欢迎罗老师加入。太可惜了!在这样的群体里,我怎么起得起这样的名字?我连礼貌都不敢回,假装没看见。我私下和拉我进群的朋友聊过,说在这个群里,我不敢说话,没有自信。对方很快回复了我,鼓励我“说出来”。就两个字,简单有力。说实话,在这样一群善于用词和编码的人面前,我内心对文字的热爱就像无根一样空虚。
文字一直让我敬畏,所以我不能轻视它的思想力量。
加入群半个月后,主编乔在群里发起了关于文学爱好者活动的通知。很想参加,但当时不敢在群里报名。乔编辑私下主动找我谈话,诚恳地邀请我一起去,说文学爱好者也包括作家和读者。就这样,我受宠若惊地和凤山文学的人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文学征集活动。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不知道聊什么,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学习同行业的人。
采风的第一站是凤山县平乐瑶族乡牟隘村社坡古村。这个古村落并不古老。它建于20世纪30年代,80年代初初具规模。古村依山而建,木屋鳞次栉比,共有65户。冬日周末的清晨,一行近20人坐上租来的大巴,从县城出发。刚上车的时候,乔编辑在车上大声说,坡心路口有个江州的陆老师在等我们去社坡古寨。大家以后要注意了。他来县城参加诗词协会会议,我用电话把他拦下了车。这时,在二级水泥公路坡心村路口,一个年近七旬的矮壮鲁老师走了过来。他穿着得体,一看就知道要去参加一个盛大而严肃的活动。
车开到社坡古寨的山脚下,是村级的泥泞土路。一路上有几个被雨水冲刷得凹凸不平的危险路段,走了近40分钟才到半山腰的社坡古寨村口。车子停在一棵大树下,终于到了传说中的蛇坡古村。我赶紧下车,看了看矗立在村口的枣树。冬末的风吹走了所有的树叶,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枝,每一根都牢牢地指向村口上方的高处。这棵老树一直默默地站在村口,等待着游人,却不知游子已去多时,老花明年春开。
我们这些女孩子,带着时间的痕迹,慢慢走进了小石板路上的寨子。整个寨子都是黑瓦木屋。我靠在鹅卵石砌成的石墙上,拍了张照片。我用手摸石墙,并没有觉得冷。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瞬间,触动了我的肌肤,直达我的心血,让我想家,脑海里浮现出另一个村庄。好好拍照,继续前进。老木屋一栋一栋逐渐被打印出来。空房子的门都是锁着的,不锁着,开着,关着。虽然我看不到房子前室后面的人和事,但那时候,一些人事在我眼前清晰地演绎着,变化着,似乎在打捞那些还没有逝去的旧时光。
靠近山顶的一根挂着红柿子的树枝似乎是从一户人家的房梁上伸出来的,这让我们好奇地加快脚步向那户人家的柿子树走去。原来,房子因为长时间无人居住,有点倾斜,只是靠在前面郁郁葱葱却孤零零的柿子树上,就像一个被遗忘的哨兵。屋檐下的石磨和砂浆上有锈迹斑斑的岁月,整个院落有“残门锈锁久久不能开,灰砖小径长满青苔”的阴冷。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也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失落,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到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老房子里,留下了一对年近七旬的老夫妻。大门、中殿、香炉、猪圈门、鸡舍都贴着主人写的对联。壁炉里的柴火烧得正旺,铁鼎正坐在铁鼎上做午饭。热情好客的老夫妇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吃午饭。饭桌上,一边吃着农家菜,一边品尝着农民企业家邹酿的黑刺李酒,我才知道,我的同学中,有五位是75岁以上的老人,同龄人中有三位老师。陆宗道老师年龄最大,76岁。但是,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丝毫没有感受到他们那个年龄的“老”。他们不时谈笑风生,与95后同事王频频举杯,畅谈对文学的热爱。这个时候,这座老木屋也让我感受到了它岁月的“古风”,却浑身暖意融融。之前感受到的“冷”,可能是缺少了屋顶袅袅的炊烟和黑泥瓦上传来的阵阵笑声。
当我回到村头时,我凝视着通往村外的尘土飞扬的小路。也许是它让村里的游子越走越远,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路,让村子锈迹斑斑。
同年冬天至日前的一个星期天,陆宗道老师热情地邀请这群文学收藏家,在他的家乡江州杀了第一只猪。在他家四层的钢筋混凝土屋顶上,我们听了鲁先生的详细介绍,见证了附着江州水土与人民的虎头山,了解了充满神奇色彩的江州天生仙人桥的由来。我们一边喝着猪血循环,吃着猪泡肉,喝着玉米宴,一边欣赏着鲁老师赞美江州阴阳山的诗《笑吾弟千年》。其实,陆宗道老师并不是正式编的老师。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农民,一辈子务农。他是50年代的高中生,那时候是个读书人。但因为当时环境受到危害,他在村里的小学当代课老师。他一直痴迷于文学,这让他充满乐观。
和这群有正能量爱好,锐意进取的人在一起,我更加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鲁先生虽然个子矮小,相貌平平,甚至有点丑,以前也有过文化磨难的牵连,但他有一个爱人,依旧是当年的英俊潇洒,不离不弃,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喂四岁的猪,等儿孙回家过年,她自己也干净得像个退休老干部;1995年后的王,她的爱人放下车行生意支持她的文学爱好,全身心地陪伴她跟随我们到每一个采集点;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祥的爱人小花,更是亲自在我们协会成立大会前后忙着跑。听杨说,每当她想安安静静地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她的爱人就尽可能地做所有的家务,早晚接孩子放学,帮着写作业,爱人的行动让她觉得自己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学爱好是那么的重要和神圣。
从入团到采风活动,我渐渐被这群人对文字的热爱所感染,鞭策着我,让我充满动力。平日里群里随意的对话,比如“诗平飘逸,散文散而不散”,让我更加爱读书。如今,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强调娱乐,有一种不读书不上进的羞耻感,这激起了我对纯读书的兴趣,让我继续成长。
慢慢的,我学会了写一些短文,尝试着给文学自媒体投稿。在发表了4次后,我鼓起勇气给凤山文学投稿,居然被采纳了。终于有了我在凤山文学纸质版的第一篇文章,让我兴奋了好几天。乔编辑马上把印着我文章的《凤山文学》十本送到我单位的警卫室,用微信告诉我。我赶紧放下工作,去了另一个办公区放书的门卫室。但是门卫告诉我,他已经把所有的书都送到主任办公室了。嗯,我要下班了,所以我想我明天再来拿。
第二天一早去上班拿书,主任办公室门关着。门卫见我两手空空跑了两趟,有点害羞地对我说:“我这里还有一个。看到的时候是关于我们凤山的,就拿过来想慢慢看。要不你先拿着吧?”我听完,惊讶地看着他,急切地回答他:“我不急。这个你留着吧,等主任回来我去拿。”随后,我兴致勃勃地补充道:“书里还有我写的一篇文章,在某一页。”“嗯,我还没看到背面,所以我得再仔细看看。”门卫向我投以赞赏的目光,并对我报以微笑。
门卫收到书这件事真的让我很惊讶,也就是惊讶的那一瞬间,让我明白我和凤山文学的关系早就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