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三个境界

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初次接触,随意观察,印象肤浅,没有深入探讨。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当你进入怀疑和批判的阶段,你就充满了怀疑和幻想。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经过求证分析,明白了,证明了,解惑了。

对于道的“三观”,山只是山,水只是水。

只是一座山,不是一座山,还是一座山,这就是禅的三大境界。原句是,第一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三句话里的“见”和“山”“水”是一样的;但“只是”、“不是”、“还是”都是愿景。我们分开来说吧。

“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这里的“看”指的是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用手摸摸看是光滑还是粗糙,是热的还是冷的。这也是观察。这种直观的观察,就是“看见”的直接意义。那么,这个“山”和“水”也是代表,代表物质世界的万物。

这里的“只有山”和“只有水”这两个词只是说明了一种局限性。限制在哪里?被限制在表面。有人说第一次见面叫第一印象,是表面印象,第一印象,偶尔出现。所以是肤浅的,也可以说是片面的。因为无论从你的眼、耳、鼻、舌、身,无论你怎么看事物,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事物,你都不可能观察到一切。所以这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现象。观察的时候,往往会有误解和死角。有人说看不到鼻子,是视觉死角;还有一种说法是:“后脑勺的头发只能摸,看不见。”这也是眼睛的局限性。

可见,无论怎么看,都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其实是座山。是水吗?这只是一种错觉。为什么是错觉?我在之前的课上已经讲过了。因为这只是一个名字和一张照片。作为一个主体,你可以观察山,水,树,雷电,云和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你再怎么观察它们,也观察不到全部,所以只是错觉,所以只是“而已”。

如果你问:书上的知识都是真的吗?其实有它的作用。它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些有用的东西,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就是指路。行人想找个饭店问牧童,牧童只是指着走。这些书里的单词是知识吗?是知识。但这些知识只起指导作用,只是一个“指点”牧童真正说来,它不是事物的本体。事物的本体和道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所以老子说:“道可为道,而不可为奇。”“道”是指事物的本体。你能用文字表达的,不是“道”。你表达的不是真的,只是指的方式。这里只是“只是”二字。

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里的“不是”和前面的“只是”正好相反。前面是肯定的,是否定在这里,在为道阶段是否定的。为什么?这种否定表现在哪里?表现为怀疑和批判,通过怀疑和批判提出自己的假设,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推理,通过思考和论证。那个假设能成立吗?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明离皇冠只有一步之遥;还有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他提出了一个假说:“电子在分子或原子之间运动形成的电流是物质磁性的起源。”他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后来有多少物理学家证明他的假设是正确的?

以前的书有一些错误、差错、偏见、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新发现。这里的“不”是一种否定,一种批判,一种对错误的否定,一种对片面性的纠正,一种对事物本质和整体的现实探索,比“只是一座山”和“学”的阶段更全面更深刻。这里的“不”是指它不是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为道的“三观”。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里的“或者”是回到前面的知识面吗?没有,没有落到第二阶段“没有”的程度。这个“或”就是看到事物的真实实质,通过对事物表面的观察,看到它“只是”,然后通过经验进行推理、分析、想象、猜测,进而形成独特的概念,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即更深的一面。但这还不够。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如果我们在一定的高度观察,就会发现原来的“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