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材能培养出好中医吗?

目前,中医界人士对现行中医教材尤其是本科教材的编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些教材能在短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基本的中医理论和概念,应该肯定;也有人认为现在的教材应该是正宗的经典,而不是对某些内容断章取义甚至误导经典。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观点1本科教材应该以传授知识点为主。孙任光,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主编,是中医学专业基础课,是其他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基础,是中医学的主导课程。编写中医基础理论本科教材关系到中医教学和人才培养,责任重大。以我为主主编的编委会编写的《新世纪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一、二版,是中医药行业的规划教材,也是中医药院校和医学院校中药学专业应用最广泛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本人担任国家规划教材主编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写经验,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些学术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我认为,《中医基础理论》这本教材的编写原则应该是以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为目标。达到这个目的,堪称一本好教材。编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指导思想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适合本科生学习为出发点,采取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编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是“以人为本,量体裁衣”。《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是为满足五年制大学新生的认知能力而编写的。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高于以往任何一本教材,符合新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大纲的要求。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以中医传统(原创)内容为核心,吸收了近五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近五年来发现的新理论和创造的新假说,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每一章都附有“现代研究进展”,体现了中医理论进展的时代特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全面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同时适当指出其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医学和哲学的分离原则。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严格的区别。《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坚持将中医理论与古代哲学分开,如将中医精气理论与古代哲学精气理论分开,明确两者的关系。术语规范的统一与概念逻辑构造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涉及的中医术语应尽可能用现有国家标准表述,以体现我国中医术语标准研究的成果。术语含义的统一标准便于中医学术交流和发展。概念和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是中医学科学合理性的重要标志。《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会对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构建,使之清晰,有逻辑。注重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重点讲解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同时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中医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尽快打通认知中的盲点,增强对中医理论和概念的认知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同源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医。观点2中医教材需要更新。安徽中医学院顾止善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没有重视中医药。中医院校规模空前,培养了很多学生。但是为什么大家感觉中医院校毕业生的整体临床水平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中医教育的失败首先在于教材。现行教材基本继承民国教材模式,古代中医教育以家传为主。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校教材系统编写,始于民国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以西医为时尚,对中医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卫生行政机关也被西医所控制,认为西医“不科学”,把中医排除在学校体系之外。为了生存和争取中医教育加入学校体系,中医不得不贴近西医,以西医为参照系,梳理和构建中医基础学科体系的雏形。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基本继承了民国时期中医教育的模式和课程体系。编写第一版和第二版统编教材时,为了符合当时的实际,站稳脚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西医的一些知识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改革,构建了现代中医理论的新模式。后来版本的教科书只是稍加修补。现行教材存在诸多问题。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中医教材,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与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思想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形式简述如下:五运六气是古人在研究自然界周期性节律变化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是阴阳五行思想在更高层次上的结晶。“五运六气”思想有着非常古老的渊源,对中医学基本理论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脏六腑”的模式来源于五运六气。已故中医方药中说:“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和起源。”这个说法很有见地。《黄帝内经》用五运六气来论述疫病的规律。我们的科学研究表明,运气理论在流行病预测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但流行病预测只是运气理论临床应用的一端。不能说五运六气是疫病预测,中医的很多重要原理都总结在运气的“七大学说”里。到了近代,一些学者并没有认真研究“五运六气”的精神实质,而是把社会上一些简单使用“五运六气”的正常计算方法,仅仅通过干支的机械计算进行疾病预测的现象,当作“五运六气”的代表,从而粗暴地否定了“五运六气”。中医教材中抛弃了五运六气,很多中医的原理和道理都不清楚。教材主张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但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低级特色。《黄帝内经》并不突出辨证论治,而是反复强调坚持病机,不丧失病机。把某个时间点收集到的症状集合起来,分析其寒热虚实等属性,是一种空间的、静态的思维方式。把握发病机理,需要从动态的、时间的、相互联系的、综合的角度看问题。牌如,牌不明显时,会无牌可辨;但抓住了发病机理,就能在症状出现之前抓住时机,把握住时机。辨证论治指导学生有证用方,容易理解为对症治疗;把握病机要着眼于产生证候的关键因素,深层次的因素往往是隐藏的机器和不明显的奥秘。在分析发病机理时,要抓住时机。七损八益是从动态的角度教导人们抓住机遇的重要原则。现在是更新中医教材的关键时刻。国医大师陆广莘呼吁重铸中医灵魂。中医的灵魂是什么?首先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中医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太极河洛,也就是阴阳五行。太极河洛是古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基本认识,阴阳五行是时间的动态模型,是中医思想的灵魂。教材摒弃太极河洛,转换阴阳五行。现在,中医药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向社会、向世界弘扬中医文化。但我们完全不谈太极和络思想在中医理论中的精妙运用。相反,我们说阴阳是一个简单的辩证法,五行构成了世界。这样的文化还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吗?并不是说西医的知识和技术对中医没用。问题是教材有意无意地用西医的思路去要求和改造中医,改变了中医的灵魂。教育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观点3教材编写要留有余地。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刘立宏教授,作为一名大专教育和师徒教育的亲历者,有幸成为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弟子,对中医教材略有了解。课本,顾名思义,就是教材。以前教材都是老师的,学生可能没有全部教材来决定教授的范围。如果教四书,就作为教材;教《内经》的时候,教材就是《内经》。《四书》《内经》基本都是原文,最多是少数名家讲解,以为也是如此。现在情况略有不同。课本归老师和学生所有。所以,教材不仅是老师教的材料,也是学生学的材料。这成为编写教材必须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但是教和学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虽然是两个,实际上是一个。教学是一个生动的过程,只有活的,才能有文化功能,所以叫启蒙。这是中医教授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今天探索教材编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教材绝不应该局限于搜集知识,只做硬件,而必须是软硬结合。根据这个原则,教材虽然必须确定教授的学习范围,但也必须保证足够的空间。只有有足够的空间,教师才有机会充分展示探索、理解、学习的过程,而这个生动的过程才是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课本上有空间,老师和学生都有事情做。如果课本没有空间,越填越编,老师越无所事事。他们只是照本宣科,学生无事可做。如果他们只是死记硬背考试,教学就会成为一个“死”的过程,很难产生一种“文化”功能,这是教学中最忌讳的。当然,有感知力和上进心的老师往往不愿意这样做,干脆抛弃教材,按照自己的内容和方法来教。因此,它很受学生的欢迎。如果国家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不断更新教材,却得不到渴望上进的师生的喜爱,那么教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这真的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