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单的“秘方”治疗“糖尿病”靠谱吗?

这是谣言

有个自媒体发布题为《糖尿病有救了!这个秘方不仅能降血糖,还能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据说一个55岁的男人经常觉得口渴,总想多喝水。他吃东西后立即感到饥饿,经常出现腿抽筋、出冷汗等症状。于是去医院做了个全身检查。医生诊断是糖尿病,有时候我的血糖高达25。坚持吃药并没有加重病情,但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后来弄了个偏方——青柠檬炖鸡,血糖降了。之后我的糖尿病十几年都没有复发。

报道还称,除了食疗,还可以配合按摩来降低血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穴位分会副会长程凯认为,“穴位与药物同源”,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百个药箱,里面装的药物就是穴位。糖尿病也有其相应的“医学穴位”。

谣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健康文章铺天盖地而来。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人来说,似乎每篇文章都有道理,很难判断是“真知”还是“谣言”。

“谣言文章”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题目迎合民众心理,简单的“秘方”治愈“疑难杂症”。

这类文章中提到的疾病,往往是难以治愈的,长期的,慢性的,广泛存在的,提出的治疗或保健方法简单而“神奇”,比如生吃茄子,喝绿豆水,非常符合市场的需求,容易被广泛传播。

文章的标题是《糖尿病有救了!这个秘方不仅能大幅降低血糖,还能降低血压,预防心梗,非常符合“谣言文章”的标题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慢性和终生的疾病。一旦确诊,就需要综合药物、饮食、运动等多维度的治疗,于是人们就会寻求糖尿病终结的“秘方”,这就使得这些文章广为流传。

2.专业内容混乱,案情夸大。

谣言文章普遍缺乏专业性,往往不能正确或清晰地解释疾病,病例被夸大。

文中提到的患者55岁,血糖25。确诊为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第一,没有提到血糖的计量单位;第二,没有提到空腹或餐后血糖值;第三,不清楚糖尿病是什么类型,口服什么药物无效。

首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9mmol/L。而且医生会弄清楚是属于1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口服降糖药无效,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二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这是相对不足的。90%的患者是二型糖尿病,所以口服药物是首选。

因此,患者血糖水平如此之高(25)属于重症糖尿病,临床上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或其他并发症,故明显夸大,混淆了糖尿病的分类和治疗,误导了读者。

3.断章取义的专家言论,真假难辨。

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一些专家的评论中往往会融入“谣言文章”,但往往会断章取义,真假难辨。

专家程凯所说的“药穴同源”理论,是指中医的药方与治疗疾病的穴位相似。并不代表穴位与西医同源,使用穴位可以代替西医而不用西医。这明显是偷梁换柱以概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糖尿病属于中医“解渴”的范畴。根据症状的不同和病变的严重程度,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型。

在针灸临床中,我们需要辨证取穴来调节血糖。常用顾然、足三里、三阴交,根据“三多”症状的不同,可以选择以下穴位进行搭配:

尚笑多阴与肺阴不足、肺热有关。尚笑和萧中选穴不准确,大鱼际和内庭都有清热作用,但没有滋阴养阴的作用。

下利尿与肾阴不足、肾虚有关,针刺常用关元穴滋阴补肾。不提倡单个穴位参与糖尿病的治疗,因为单个穴位没有明显效果,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穴位配方。

。辟谣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教授

评审专家:程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制片人:科普中国-科学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