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中医医学免疫理论
中医和现代免疫学关系密切,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结合和应用。以下是我的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和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与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范围内倡导回归自然的潮流日益高涨,中医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在疾病防治和保健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
关键词:医学免疫、中医理论、中医方剂、实验技术、中医研究。
现代免疫理论在中国早有记载。早在公元342年,金在《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预防狂犬病的免疫学方法和效果:“治狗咬伤的药方是将被咬伤的狗杀死,取其脑,然后就不会复发了。”在宋真宗998-1022期间,中国通过接种人痘预防了天花。明朝隆庆时期(1567~1572)大大改进了人痘的方法,同时创造了人体连续传代的方法来降低幼苗的毒力。这种方法成为现代免疫学的先驱,开启了人工免疫的先河。中国人痘疫苗接种的成功可见于公元1007年左右的文字记载,比英国陈钠试图用牛痘疫苗预防天花早700多年。中医对过敏反应的认识也比较早。公元前3000年左右,神农建议孕妇忌吃鱼、虾、鸡、马肉,认为吃这些东西会引起皮肤溃疡。这对后人了解和预防过敏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西方国家早2000多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不仅是免疫学的“故乡”,也为世界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中医与免疫学的关系和发展:一是中医理论;中药处方;三种实验技术。
1.现代免疫与中医理论
邪正学说、阴阳学说、藏象学说、养生学说都被证明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1.1中,人体的功能和抵抗、清除各种有害物质的功能称为“正气”,免疫能力和正气的含义基本一致,而破坏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平衡的有害物质称为“邪气”。“义存在于内,恶不可为。”而这就是身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免疫学提出的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防御功能、自稳功能和监控功能),是中医邪正学说的具体化。防御功能是指机体抵御致病生物和其他“外邪”的功能,自稳功能和监控功能是指机体清除“内邪”(如损伤、衰老、死亡、突变细胞等自身抗原)的功能。
1.2免疫系统不断维持自身平衡的过程,也相当于中医的善恶对抗、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自身的稳定。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归根到底主要是依靠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机体的自我稳定。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免疫系统只是人体复杂系统中的一个。中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不仅可能影响免疫系统,还可能通过其他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功能。
1.3经络精气也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循环通路,参与免疫调节网络的形成。针灸的有效作用也离不开免疫调节。
2.免疫学与中医及复方的关系
近年来,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热点。临床上使用的许多中药和方剂,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另外,中药资源丰富,从中药中寻找新的免疫调节剂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
2.1免疫增强剂:以补气养血、温阳益阳类药物为主,少量解毒活血类药物。1.促进细胞免疫的药物:如提高T细胞比值的药物:党参、黄精、白术、香菇、鸡血藤、淫羊藿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药物:人参、桑寄生、白术、五味草、墨旱莲、白芍、川芎、丹参、黄芪等。增强吞噬功能的药物:山药、黄连、穿心莲、白花蛇、白花蛇舌草等。张西峰,金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促进体液免疫的药物:如抑制补体含量降低的药物:枳壳、陈皮、麻黄、牡丹皮等。促进抗体产生的药物:菟丝子、黄芪、紫河车、云芝等。
2.2免疫抑制药物: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1.抗原清除药物: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当归、红花、大蒜、郁金等。2.抑制抗体产生: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大枣、补骨脂、雷公藤、昆明海棠、茵陈、龙胆
2.3.双向调节器:能改善低能量状态,减少亢奋的机体状态,稳定内环境。常用药物:人参、刺五加、黄芪、防风、甘草、当归、麦冬、五味子、肉桂、熟地、赤芍、丹参、降香等。
2.4免疫调节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调节系统,有利于机体向健康方向发展,达到新的动态平衡。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此轴的药物:人参、党参、白术、五味子、紫河车、灵芝等抑制此轴的药物:黄精、地黄、甘草等。2.调节作用的药物和环核苷酸:环核苷酸被认为是阴阳平衡的枢纽,正常细胞是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腺苷。常用药物:党参、黄芩、人参、甘草、茶碱、麻黄碱、土茯苓、龙葵、灯心草等。
2.5中国古代传统经方与免疫密切相关。二妙方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四妙方表现出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等一下。
2.6许多中药、方剂、针灸等。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来治疗世界上的疑难杂症,如癌症、艾滋病等传染病。大多数中药和方剂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很小),也能克服西药(主要是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症状,缓解病情,还可以拮抗放化疗带来的损伤。在现代医学中,人体细胞因子在治疗免疫功能差的疾病时,常被给予机体。这些外源性免疫反应物质往往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长期使用会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很多中药、方剂、针灸都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上述机制的阐明来自于现代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中医非常注重君、臣、佐、使在方剂中的协同作用。但中药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中医免疫学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同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也有赖于现代科技。例如,由甘草和其他提取物制成的抗艾滋病药物“克艾可”已用于临床。
3.免疫学实验技术与中医药研究
3.1目前,中医药研究中常用的免疫技术有很多。现在试举常见实验的应用。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用于中药研究中定量测定某一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了解中药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免疫印迹,中医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通过标记表面标记物,对组织和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检测。4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主要用于中药研究中微量物质的研究和测定,等等。
3.2加强中医药专业免疫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掌握必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有利于培养精通中医药、熟悉常用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的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中药市场上,中国的贸易量并不占优势,原因之一是中药剂型不容易被一些国家接受。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3.3中医免疫学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医免疫研究,既重视中医宏观整体的哲学思维和动态辩证关系,又强调现代医学的局部定位和实证分析。它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整体观的合理性和优点,又弥补了中医整体观的缺陷和不足。它是中医宏观整体哲学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医与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巧妙结合,是一门独具中国特色、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它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论
中医和现代免疫学关系密切,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结合和应用。中医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和所有学科一样,中医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中医有其合理性和优势,也有其缺陷和不足。缺乏实证分析和研究,缺乏对人体微观部位结构和功能的深刻理解。这是一个哲学概念。这种理论的滞后和认知方法的缺乏,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匮乏,是制约中医发展的根本原因。为了充分发挥免疫学理论在中医研究中的独特作用,促进中医新的振兴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倡导中医专家与免疫学家的密切合作。只有中医专家和免疫学家在科研中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才能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参考
1.何新怀,Xi小仙,孙立军的中医整体观与中医免疫学(712083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胡艳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疫学研究。
3.关宏权、韩、雷平、侯殿东等提出了加强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免疫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措施。
4.郭峰谈开展现代中医系统免疫学研究的意义。
5.吕平成免疫学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及展望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