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冬为寒所伤,春必然暖,区分“伤寒”与“温病”三分。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伤寒”一词出现的频率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寒冷的冬天对他们来说是一段难熬的时光,需要等到春暖花开,气温回升,才能逐渐放松下来。

其实我们普通人对“伤寒”这个说法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形象中,所谓的“伤寒”不过是着凉而已。

关于“伤寒”最有影响的说法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这是一部专门论述伤寒的专著,两千多年来伤寒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张仲景的“伤寒”其实和我们常说的不一样。

对“伤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苏文的四气调神学说:“冬为寒伤,春必然暖”。也许古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这短短的八个字一句话,竟然催生了后世中医的两大流派:伤寒和温病。

张仲景的伤寒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名词,几乎包含了所有由外邪引起的身体问题。其核心思想在于“六经辨证”,根据六经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诊疗原则。千百年来被奉为圭臬,《伤寒论》中的方剂也被称为“经方”。

《内经》所说的“寒中冬伤”,与张仲景的伤寒不同。《内经》的基本定义是指“四时虚邪”,大致可以理解为“冬季感寒邪,春季形成温证”。

而我们一般人群中的“伤寒”多指感冒。如果一定要在《伤寒论》中找一个对应的话,大致相当于“孙伤寒”。但我们也会把一些风热感冒称为“伤寒”,这也是鉴别之一;

温病的真正传播比伤寒晚了许多年,其学说流派直到清代“温病四大家”才得到广泛传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热病是“温”证,表现为一组热像,一般为滋阴清热。兼顾津液是诊疗的原则。

其实《伤寒论》中的一些证候也可以纳入后世的《伤寒论》中,比如阳明的腑实证。所以后人也说,伤寒其实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的结果。

我们一般人群中的“伤寒”常与温病混淆,温病常见的“发热口渴”也是我们感冒时的常见症状。这是第二种歧视;

《内经》也有“寒则伤”、“温则病”的说法。很多人认为伤寒、伤寒的说法都可以追溯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内经》中的伤寒不是张仲景的伤寒,更接近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伤寒、感冒。考虑到《内经》“养重于治”和“治未病”的观点,我宁愿相信“伤寒论”指的是着凉感冒。

至于《内经》中的“热病”,我认为不是清代《温病论》中的“热病”,而更像是“发热”等一系列阳热证。所以相对来说,《内经》的“伤寒”和“热病”比《伤寒论》更接近我们的现代描述,这是第三种辨析。

所以,可以用《内经》的“冬伤寒,春必得病”来指导我们的养生。冬天气温低的时候,我们不能“伤寒”。我们需要做的是避寒保暖,比如多穿点衣服,少冒点风雪险,温度低一点的时候注意保暖等等。,这些都是避免外界寒气侵入体内所必需的。

饮食方面,多吃温性食物,以及一些温热的食物,比如多喝开水、热粥、热汤、喝姜茶;还可以吃一些牛、羊、狗肉等“温”的食物,由内而外散寒,提振身体的阳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为”。

总之伤寒是秋冬季节常见的小毛病。中医理论中,有《伤寒论》、《温病论》等专门著作,但他们所称的“伤寒”或“温病”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有所不同,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