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济南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进展。
疫情呈现多点多链的特点,济南推动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组长张蓉介绍,4月10日00时至24时,全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病例7例,目前均在山东省工* *卫临床中心接受治疗,所有病例病情稳定。从新增感染者情况看,3例与商河县疫情有关,5例与省外建筑工地农民工疫情有关。新增感染者均在集中隔离场所和控制区核酸筛查中发现,疫情未形成社会传播。
疫情呈现多点多链的特点。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南强化和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促进了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济南完善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和建筑工程人员管理服务平台。
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组长张蓉介绍,济南实行省市区县联合指挥体系。疫情发生后,立即成立省市疫情处置联合指挥部,提升指挥,开展扁平化行动。针对本次疫情的五个链条,迅速开展疫情溯源,第一时间发现“零病例”,通过基因测序分析比对疫情来源,迅速锁定疫情源头。同时,第一时间对密接、亚密接、同时空陪人员进行跟踪管控,迅速划定封闭管控区、控制区、防范区,实施分区管控,切断通信链条。
建立防火墙,防止外部输入。加强国内重点地区经济人入境防范,严查控制重点地区经济人入境,细化重点地区经济人入境货车闭环管理,加强“四停一场”、高速服务区、流动行业等疫情防控,最大限度消除疫情输入风险。加强境外人员防范,严格入境航班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大境外货物、邮件快件、进口冷链食品管控和淘汰力度,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压实责任,防止反弹。加强商贸流通行业重点人员管理,压实企业、个人、属地和行业单位责任,严格落实定期检查措施。建立建筑工地劳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机制,落实市、区县、项目三级责任制,完善建筑行业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和建造师管理服务平台,强化人员、物资、环境闭环管理流线,努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和智能防控。优化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健康筛查方案,有效强化“探针”作用,提高“早发现”能力。
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加强“一点两区”危重患者医疗服务保障,公布定点医院名单,开通绿色医疗通道,发布全市核酸检测电子地图。特别是对商河县封锁区,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加强小麦、蔬菜、畜禽等农事活动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影响。出台25条帮助企业脱困,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帮助其渡过难关。加强物资供应,确保全市生活必需品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关怀,加强医务人员、执勤民警、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的生活后勤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凝聚抗疫力量。
济南出台25条政策措施应对疫情影响,帮助企业脱困。
济南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关胜喜介绍,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出台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国家14部门联合出台促进服务业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3月31日,省政府发布了今年第二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该省支持工业和服务业的政策也于近日发布。在狠抓上述政策分解落实的同时,济南市按照市委领导班子的要求,结合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形成了应对疫情影响、帮助企业脱困的25条政策措施,于今日正式印发实施。
在起草这25项政策措施时,有三个基本考虑。首先,突出显示可选操作。前述国家、省政策包中体现的所有“规定动作”,在安排落实的基础上,尽量不在市级“政策包”中原文重复。重点是拿出济南原有的政策和创新的实施措施,争取与上级政策形成良好的补充。第二,必须加大努力。在市级权力范围内,对比其他省区市同类政策的目标人群、实施力度、延伸时间,进行扩、强、缓的政策设计,以资借鉴和突破。三是突出继承和创新,参照济南市2020年应对疫情时出台的相关应对措施,将近两年的有效做法与创新的政策实施方式相结合,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重点地区和跨省的货车不报不进经济!申报经济救助后实行闭环管理。
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市交通发展中心主任杨峰介绍了重点区域、跨省运输车辆如何提前报备、闭环管理。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优化经济中运输车辆服务流程,确保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快速便捷通行,对重点地区、跨省运输车辆提前报备,实行闭环管理。
一是重点地区和跨省的货车要提前报备。对从重点地区和省份进入济的货运车辆,收货人应提前两天向目的地所在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申报车辆信息、路线、目的地等信息,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济。注册审核后,目的地所在区县会将注册信息推送至高速公路稽查服务点,确保货车进入经济体时能够快速通过。
第二,卡车和货物进入重点区域经济的闭环连接。重点地区货车司机和乘客在服务点检查体温、健康码、乘车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不停车直接前往目的地最近的货场,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和车辆、货物消毒,当地收货人派车到货场闭环接驳;货物运出后,当地发货人会派车到堆场发货,在指定区域交接装卸。装卸完货物后,他们会快速“点对点”离开经济,以保证进入经济的货物安全。
第三,对重点区域的司机和乘客实行闭环管理。司机和乘客到达货场后,第一时间进行了1核酸检测。不需要和司机、乘客待在一起,尽量不要在指定区域下车或休息,装卸后迅速离开。对确实需要滞留的驾驶员和乘客,当地疾控部门每天安排1核酸检测,实行闭环管理,在符合隔离条件的场所隔离生活,严格避免与当地人接触;对确需在济南长期停留的驾驶人和乘客,要严格按照规定采取隔离、检测等措施。最后一次离开重点区域,完成集中隔离14天,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与社会接触,确保公民安全。
第四,重点地区和跨省的货车,不报不进经济。对重点地区、跨省进入经济体的货车行驶路线与备案路线不符的,或者进入经济体后不按要求直接到货场的,不从经济体“点对点”的,一经发现严厉查处,被查处地交通运输部门将抄送注册地交通运输部门,纳入信用管理。收货人或者运输企业未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造成疫情扩散的,暂停办理通行证,责令限期整改。
第五是对进入经济体的卡车进行备案和处理的过程。为方便运输经营者进入经济体备案,济南推出网上登记。收货人可关注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我是泉城交通人”,打开“掌上服务”,点击“申报提交”,根据系统提示逐一完成备案。审核结果将通过短信通知。通过的,在微信官方账号“掌上服务”点击“备案查询”,输入手机号进行查询,即可获得电子备案表,为运输经营者提供便捷服务。
济南对确诊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疑似、留观人员提供免费治疗。
在此轮疫情中,医保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保障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
济南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鑫表示,在疫情防控中,医保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坚决落实“两个确保”要求,即确保患者不受费用影响,确保医院不受支付政策影响,强化政策落实和服务措施,助力疫情防控,确保群众就医。
第一,降低物价,减轻群众负担。我们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自3月21日起,下调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收费标准,其中单人单次检测价格由最高40元调整为28元,混合检测价格由最高10元调整为6元。
二是避免收费,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确诊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疑似、留观人员全部免费治疗。治疗费用由医保按规定比例报销后,个人负担由财政承担。
三是扩大目录,及时将新冠药和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帮助防控疫情,济南市暂时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以及新型治疗药物纳入检测范围,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使用新技术、新药物进行检查和治疗。
第四,加强监测,确保预防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稳定。落实疫情防控药品和医用耗材绿色通道挂网政策,指导医疗机构落实防控药品和医用耗材应急采购机制。选择省级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和漱玉平民大药房等3家大型连锁药店,监测价格和供应变化,帮助医疗机构及时协调解决供应保障问题。
济南将租金减免的受益群体覆盖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济南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关胜喜表示,济南市已形成25条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并于今日正式印发实施。
这25条政策措施分为四个方面。减少和减缓“税费和基金”。在税收领域,市财税部门同步形成了我市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标准的具体工作方案。这套政策重在扩大适用范围,推广“确认制”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减少出行,节约能源。
在水、气收费领域,提出了两个月不停工、不违约金、逾期不交费的期限,困难企业可在今年年底前申请滚动。在租金减免领域,细化了实施程序标准,租金减免受益群体覆盖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加强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建议扩大济南市近年来行之有效的金融辅导服务机制,将中小企业特别是受困但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纳入辅导范围,防止其资金链突然收紧。鉴于济南“信易贷”平台在2020年抗击疫情中具有金融产品发布灵活、市场参与者在线接触、秒对秒融资需求等优势,支持其进一步开发功能。针对济南“专精创新”企业集中的情况,提出建立金融机构根据经营特点定制金融产品的定向推进机制。
促进供需对接。主要是借鉴济南市2020年自建工业品供需平台和推进供应链区域应急重组优化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供需对接平台,扩大保障范围。动态梳理缺工企业,并在网上公布用工名单。实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网上申请。
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保障。主要是实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全程网上登记,道路货运车辆安检和技术等级评定检验实行“一次在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结果互认”,减轻货运经营者负担。为低压小微企业提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入”电力保障服务。将批发零售餐饮业从业人员纳入社区免费核酸检测范围。
下一步,一方面要完善实施细则,特别是减税降费、房租减免、公积金减免、水煤气费延期缴纳等热点政策,进一步细化认定标准和申请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保持动态调整。另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当前政策实施情况,适时研究出台新一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