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人口
截至2015年末,我市常住人口净流入6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万人,增长7.9%,其中城镇常住人口净流入1243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居住人口548.4万人,比上年增加166万人,占总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70.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230.6万人,比上年减少7.2万人,占总人口的29.6%。
2015年末,常住人口中男性394.9万人,占总人口的50.7%;女性人口为3841,000,占总人口的49.3%。总人口性别比为102.8(女性为100),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5年末,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65000人,占总人口的15.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5719000人,占总人口的73.4%,提高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90.6万人,占总人口的11.6%,增加0.1个百分点。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涌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全市人口总抚养系数持续下降,2015年达到36.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儿童抚养比20.4%,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15.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15年末,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81年,比上年末增加0.67年。其中,男女平均受教育年限均超过10年,分别为11.39年和10.19年,分别比上年提高0.7年和0.57年。
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45.2%,比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49.6%,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30.9%,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全市总人口文盲率为4.69%,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从20165438+10月1到2005年10月31,全市出生人口8.2万人,出生率为10.52‰,比上年上升0.39千分之一。死亡人口3.4万人,死亡率4.32‰,上升0.29‰。人口自然增长4.8万人,自然增长率6.2‰,增长0.1‰。
2015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5660.3亿元,财政收入100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6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0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00合肥农业、水产、畜牧业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料、蔬菜、瓜果、麻类等作物和发展生猪、家禽、渔业。
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楚国统帅孙茵·帅在合肥——邵坡(今寿县安丰堂)修建了最早的李白蓄水坝,灌溉合肥以北的淝河、淠河流域的四万多亩农田。东汉末年,合肥开始实行牛耕耦合农业。公元3 ~ 4世纪,大量中原人南迁。他们利用这一地形建造池塘和水坝,并为梯田做准备。
三国时期,曹操在巢湖驻军,开始围垦。南宋以后,巢湖沿岸水田增多,逐渐形成了合肥南部的圩田产粮区和北部丘陵地带的杂粮产粮区。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沿巢湖运粮进京达五百万斗。清代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合肥农业大发展。但自清光绪十年(1884)开始,由于清政府鼓励农民大量种植鸦片,合肥耕地“十有之一”,于是“瘠地、粮减少”。清末大军阀李鸿章及其六兄弟在合肥各占土地65438+万亩以上,农民受剥削。此外,频繁的灾害使农业更加惨淡。根据2002年8月25日湖南、湖北、安徽三省致国民党中央的一封信,“农民耕种的费用和清粮的价值,不能补偿。“据民国三十二年报告”合肥县土地面积18888平方公里,人口1.274万人,耕地47.4万亩,粮食总产量1.83亿斤,人均粮食1.43.6斤。“民国36年,据安徽天府粮管所统计,合肥县生产稻谷2099368粒,占粮食总产量的27.6%。它生产5502587粒粮食(大麦和小麦),占粮食总产量的72.4%。合肥主要生产杂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水利。1957年,粮食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48.2万亩扩大到7941000亩,其中水田由289.8万亩增加到367.3万亩。这是合肥农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1958到1965,由于盲目推广双季稻,增加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成本增加,但产量不增反增。从1966到1978,由于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管理上的盲目指挥,生产停滞,产量徘徊。肥东县粮食产量与1976成反比,小于1957。长丰县种植双季稻1977,产量585公斤。虽然一季比中稻多87斤,但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水费等费用,还是亏损巨大。此外,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发展很快。据1985统计,合肥市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及郊区、蜀山镇耕地总面积为417000亩,其中水田280437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2%。旱地1368471亩,占总耕地的32.8%。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543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4%。农民总人数618399,农业人口2708455人,人均耕地1.54亩;劳动力1232239,占农业总人口的45%,人均耕地3.38亩。
全市有市县农业研究所5个,蔬菜研究所1个。长丰县和肥西县建立了农业科技中心。全市21个区建立了农技站。市县都有种子、植保、土肥工作站。种子及种子场6个,种植面积1.5万亩改良杂交水稻,30万亩杂交西瓜。全市农业总产值654.38+0.365亿元,是654.38+0.949的4.57倍;粮食总产量31.06亿斤,是1.949的4.5倍;畜牧业总产值30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399吨,产值0.31亿;林业产值14万元。每年有1454万斤蔬菜上市,人均0.73斤蔬菜。乡镇企业总产值53301亿元。30年来,合肥造林面积3691.43亩,年均造林6344亩。据1985统计,合肥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28%,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的5.93%,粮食产量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7.7%,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7.89%。合肥的肥西、肥东、长丰三县都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合肥机械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萌芽,但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1949~1957是合肥工业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时,合肥工业处于手工业生产恢复和发展阶段,年工业总产值1000多万元。从1954开始,合肥开始投资建厂,建立现代工业企业。截止1957年末,合肥市工业企业达到518家。其中,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71个,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4个。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企业490家,重工业企业28家。这些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初步形成了合肥机械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框架,为合肥工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合肥的工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从上海迁入的企业。从1954到1957,合肥从上海搬了近50家工厂。这些工厂搬到合肥后,有的独立办厂,有的合并,有的拆分成两三家,导致新工厂的建立。这些工厂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加速了合肥工业的起步和发展,而且解决了当时合肥工业发展中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和生产管理经验缺乏等诸多困难,为合肥工业的大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到1957,合肥工业总产值上升到16000万元,比1949高72.67倍,比11952高0.2倍,比1954高3倍。
1958~1976是合肥工业的曲折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合肥的工业虽然总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大起大落,波动很大。1958“大跃进”,在全国钢铁运动的推动下,全市各行各业跃入狂潮,掀起了钢铁大热潮。在工业企业的建设中,也仓促上马了一批不具备开工条件的工厂,以至于这些工厂在1961,或因为资金问题,或因为技术设备问题,或因为原材料短缺,纷纷被迫下马。几经波折,不仅造成了资金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也伤害了合肥的工业发展。与1962和1958相比,合肥工业总产值下降28.9%。
经过三年的调整,从1963调整到1965,合肥工业逐步恢复,重新出现了健康发展的局面。但在1966之后,又遭受了10年的“文革”浩劫,使合肥的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从1966到1976的10年间,合肥工业企业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8.2%。虽然1976的工业总产值比1966高出1.64倍,但其增长速度比一五时期低了254.7个百分点。与“文革”前的1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指数低了552.8个百分点。可见“文革”期间合肥工业的破坏程度是非常惊人的。
1976之后,是合肥工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合肥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外引内联,以经济体制改革、技术引进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加大力度打造优质产品。冰箱、彩电、洗衣机、自行车、摩托车、电脑、客货车辆等一批质量好、效益高的新产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到1985,合肥工业已有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电力、纺织、缝纫、食品、建材等31大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乡镇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88家(不含中央部属和省属化肥企业,下同),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9.265亿元。全部国有工业劳动生产率达到654.38+0.62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钢材、钢材、铝锭、铝制品、各种建筑材料、汽车、拖拉机、挖掘机、液压机、叉车、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无线电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冷暖空调设备、洗衣机、自行车、摩托车、手表、搪瓷制品、玻璃制品、机制纸、药品和医疗器械。其中1项为国家金奖产品,6项为国家优秀银奖产品,65项为部级优秀产品,269项为省级优秀产品。优质品率达到19.5%。有150多种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工业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国家级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实验区。
省级开发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合肥庐阳工业园、合肥包河工业区、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双峰经济开发区、肥西桃花工业园、肥东经济开发区、安徽庐江经济开发区、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合肥是中国除北京外唯一拥有三个国家实验室的城市。它们是: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和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
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中,中国十大科研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合肥、香港、南京、武汉、厦门、杭州、深圳和Xi安。与上年相比,合肥排名上升一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超过南京和香港。在这份报告中,基础研究的实力主要根据论文的质量标准进行排名。“二线城市,一流科研”。这是《自然出版指数中国》对合肥的简要评价。在科研机构排名中,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科学院,超过北大、清华等名校。过去一年,HKUST在《自然》及其子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全球排名第76位,亚太地区排名11,成为中国仅有的两所进入全球100强的大学之一。合肥早期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民间信仰、古乐表演欣赏等活动中。据有关史料记载,合肥曾是楚越国的领地。受楚越文化的影响,先民以动物为图腾,大约在此时举行图腾祭。据考古发掘,合肥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古乐和乐舞。三国时期,歌舞表演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庆祝胜利,曹操让几个艺妓在郑帝浦的船上载歌载舞,但由于船太重,几个艺妓淹死在水里。
金统一天下后,三国之争结束,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合肥社会文化逐渐发展,出现了“土风清茂,皆胜淮左”的繁荣景象。唐宋时期,合肥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不仅宗教文化兴盛,民间文化也十分繁荣,区域内学生众多,诗文丰富,民间说唱、歌谣、戏曲舞蹈、弦乐演奏、鼓乐等文化活动都有较大发展。从作品来看,历史上记载的合肥早期的作品有《寻子赋》(金)二十篇、《合肥志》四卷、《文集》二十卷、《奏疏》十卷、《唐·》一百卷(以上四卷为宋代)。应该说,这一时期合肥文化的发展为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元明时期,合肥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之都。这一带不仅文学人才辈出,舞、打、唱等表演也十分活跃。江淮之间,靠“杂戏”为生的艺人数量,应该是首推庐州的。
到了元末,文墨艺术相应发展,雅俗相遇,形式多样。
到了清代乃至民国时期,作为合肥的现代文化,它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文学方面,作品很多。仅清代,合肥历史上记载的诗词、演讲、文集等作品就有近百部,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许多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在表演艺术方面,合肥地方剧种“刀气戏”(又名“刀气戏”、“稻季戏”)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剧种,在民间享有两种知名度。门歌、秧歌、说唱、舞狮、舞龙、划船、踩高跷等民间艺术形式和活动日益繁荣。这一时期,民间有“大戏”和“小戏”之分。所谓大剧,即京剧,小剧指“倒七剧”。民国时期,合肥有几个专业的剧社,其中费家社最早,人数最多,业务最全。
清末民初,合肥有“五怪”。其中的沈石翁,曾在京城赫赫有名,被冠之为合肥书法名扬天下的开端。在合肥的文化圈,有三位文化大师,时尚界称为“三清”。这三个人以文笔好、文笔丰富而闻名。
民国时期,随着表演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繁荣,城市不仅建造了专业的表演场地,还发展了许多形式的文化社区,如文昌宫和南苑公园。民国后期也出现了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这些都说明合肥的历史文化,尽管跌宕起伏,跌宕起伏,但整体上是不断发展的,始终占据着江淮之间的中心位置。
1949以来,市政府、市工会、市团委先后建设了文化馆(站)、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少年文化宫、少年之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街道建立了187个文化站。工厂企业普遍建立了俱乐部、文化室等群众文化组织。逐步形成三级群众文化网络,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诗歌、美术、体育、科普等群众性活动蓬勃发展。
解放初期只有一个小图书馆,现在新建了市图书馆大楼和两个少儿图书馆。与1985中的1949相比,图书室从几十平米增加到2658平米,图书管理员从3人增加到28人;藏书从文学性、通俗性发展到综合性收藏;语言从中文扩展到9种外语;藏书从几千册增加到28万册。
1983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加强了对全市文化市场的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领导。截止1985年底,全市共有歌舞厅30家,二级批发商22家,零售书报户184家,图书租赁户80余家,录像放映128家(含三县)。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5438年至0978年,合肥成立文物管理处,专门从事文物的保护、发掘、整理、收藏和研究。馆藏各类文物达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40余件,如太平天国、清末铁炮15。目前市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焦奴台、包公庙;市级保护单位17处,其中城隍庙3处,古城遗址10处,古文化遗址23处,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以前,合肥没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明末清初,合肥有一家固定的中药店,经营药材、丸剂、散剂、膏剂、丸剂、饮片。另一位中医在中药房行医。还有修行人走街串巷给人治病。
清光绪二十年(1894),德国迪尔德丽来合肥传教,在德胜门天主教堂设立“圣心诊所”。光绪二十三年,中国基督教总会(南京)派美国传教士徐洪藻、白观之到合肥传教、治病,从此西医逐渐传入合肥。16年,刘希琳(又名刘梦九,合肥人,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创办合肥民生医院,成为中国人在合肥创办的第一家医院。民国26年,合肥县警察局设立清扫所,管理街道卫生,是合肥最早的公共卫生机构。
合肥解放前,由于卫生保健落后,霍乱曾多次流行。当人们生病时,他们应该向上帝寻求建议。女人生孩子,按老方法接生。死亡率高达20%。。新生儿破伤风(俗称“七日风”)死亡率高达400‰。寿命只有35岁。
解放前夕,合肥市共有县医院1所,床位12张,房屋13间,工作人员12人,其中医生2人。还有23家私人诊所。合肥解放后,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省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按照“面向工农兵、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新建和扩建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卫生知识,在全市行政、机关、企业实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截止1952年末,合肥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4个,医院床位425张,卫生技术人员851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比1949增加了0.7倍和9.3倍。
1966“文革”开始后,合肥大量医疗卫生机构被“砍、并、撤”,医务人员被下放到农村。到1970,全市只有12家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减少到2817人。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肥的卫生事业恢复发展。1979 ~ 1985这七年间,仅合肥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就达2755万元,而1949 ~ 65438。1985年末,合肥市医疗卫生机构490个,其中医院47个。有床位5616张,卫生技术人员10647人(其中医生5165438人)。合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从65438年到0985年,合肥人的平均寿命超过70岁。
三甲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合肥市第一医院南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武警。早在西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至三国黄初元年(公元前220年),合肥民间就有了“御”、“射”、“导”、“养生”、“角抵”、“益趾”、“拉开”、“弯腰”、“投石”、“下棋”等。
19上世纪50年代,清军驻合肥部队将西洋士兵体操引入训练。到清末民初,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球类运动逐渐传入合肥。
民国时期,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跳绳、踢键、打膝、放风筝、荡秋千、掰手腕、撞杠、下棋等。田径、普通体操和球类运动是主要的学校体育项目。20世纪30年代,球类运动从学校扩展到机关和工厂。当时合肥县的比赛很少,体育设施只有一个县属运动场和一个省级小体育场。
1949 ~1954是合肥发展人民体育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合肥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体委”)成立,合肥市人民体育场(以下简称“市体育场”)建成,合肥市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人民运动会相继举行,并组成体育代表团参加安徽省首届人民运动会。在比赛中,合肥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全省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1955-1959合肥市体委举办合肥市第一届运动会,组织合肥市体育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第一届运动会各项比赛。在这次省运会上,合肥的团体总分再次位居全省第一。此外,合肥运动员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获得了7个冠军,打破了6项全国纪录。
从1960到1965,合肥体育处于曲折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合肥市体委举办了全市第二届、第三届运动会,并组团参加了安徽省第二届运动会。在比赛中,合肥代表团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但是很多运动项目的技术水平已经不如以前了。跳伞是个例外。合肥跳伞运动员三次打破安徽省两项女子集体定点跳伞项目世界纪录。在全国比赛中,合肥航模运动员打破了动力直升机航模直线飞行的世界纪录。
1966之后,合肥的体育事业受到了文革的冲击。体育活动被迫停止。直到1968合肥革命委员会成立,体育活动才逐渐恢复。1971年后,合肥市重点业余体校、五里墩运动场相继建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系开始在全市推行。在安徽省第三届运动会的比赛中,合肥体育代表团再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从1977到1996,合肥市区85%的中小学生和郊区75%的中小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合肥体育代表团在安徽省第四届至第八届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全省第一名。合肥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共获得15个全国冠军;在国际比赛中,获得9个第一名;州际比赛,24人夺冠;在世界体育的竞技场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有9个人。在此期间,合肥市体委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运动会,并承办了安徽省第七届运动会和多项赛事的全国比赛。建设合肥体育馆、合肥综合体育馆、合肥游泳馆等大型体育设施。合肥建立了业余游泳学校和专业运动队。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创作中心是隶属于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学术机构。自2006年8月成立以来的10年间,他们所引发的“合肥艺术现象”引起了中国艺术界的关注。
2002年底,艺术创作中心开展了第一次重大主题艺术创作活动,张国林组织五位中国画人物画家创作了组合长卷《江淮浪漫生活——历代皖中名人》。
五个人一个月创作的《合肥印象》,长15米,宽2.2米。描绘了从大蜀山到巢湖的合肥城市形象。图中大部分建筑以真实建筑为原型,采用纯水墨形式。文联艺术创作中心还创作了另外三幅佳作:8米长的版画《庐州传说》、10米长的人物画《伟大的建设者》、近30米长的山水画《黄山的魅力》,其中《庐州传说》是国内最大的版画。“创作这些作品一方面是为了展现‘合肥艺术现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献礼建党90周年。”
广玉兰:为常绿乔木,树形端庄雄伟,技术叶菜,大白花似荷花,六月初开放,材质上等。是珍贵的观赏树种。广玉兰原产于北美。在合肥引种栽培已有近百年历史。适应合肥生态环境,嫁接播种,是合肥绿化重点树种之一。公园、机关、工厂、庭院、街道都有种植,深受人们的喜爱。1984年9月25日,市九届人大八次会议定为“市树”。
石榴:一种小的落叶树或灌木。农历五月的绿丛上,花朵鲜艳夺目如火焰或洁白如玉。石榴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因为它的枝条粗壮而简单,而且多有曲折。石榴耐瘠薄,耐旱,耐涝,适宜种植。石榴和海石榴是最适合的盆栽植物。易于复制和广泛管理。合肥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人们视之为珍贵吉祥的象征,习惯于在中秋节用石榴作为赏月的佳品,以示一家人可以团聚。1984年9月25日,市九届人大八次会议将桂花、石榴定为“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