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如何评价《兰亭集序》

郭沫若如何评价《兰亭集序》

《兰亭序》自被唐太宗命名为王羲之的“真迹”以来,得到了当时大臣、文人的呼应和吹捧,也为后世帝王、文人所称道。它把《兰亭序》视为书法上的“杰作”、“巅峰”、“典范”,甚至把《兰亭序》神化,尊王羲之为书圣。长期以来,《兰亭序》的迷信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影响深远,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虽然有些人偶尔会提出质疑,但并不被重视。

从65438年到0965年,郭沫若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分别是《从王谢墓志的发掘到《兰亭序》的真伪》、《兰亭序与老庄思想》、《驳议》。1972年出版《新疆新出土金人写三国残迹》。郭沫若不否认《兰亭序》是一部优秀的书法作品,也不否认王羲之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但经过详细考证,他得出结论,《兰亭序》不是王羲之的真迹。是后人的“供养”,即以王羲之的名义伪造,连序言都掺杂着虚假。

郭沫若的主要论点是两条:“《兰亭序》在思想上不符合王羲之的思想,在书法上也不符合王羲之的时代。”

首先,过时了

中国的书法分为篆、隶书、楷书、草书四大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来说,篆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流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法发生了变化。据晋代魏亨《四体书势》记载:“秦用篆书,难成,即使黎人写书,谓之隶字。”

隶书一直流行到南北朝末期,直到齐梁时期才出现楷书和草书,比东晋晚了一百多年。到了唐代,楷书趋于成熟,于是取代了隶书,盛行至今。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当时正是隶书盛行的时候。晋书《王羲之传》也说:“他长而尊贵,以骨相著称,尤以隶书著称,为古今之冠。”所以当时不可能出现一个楷书圣人王羲之。

据郭沫若考证,近几年出土的晋代墓碑都是隶书。新疆出土的三国手抄本也完全是隶书。王羲之的《豹奴帖》、《十七帖》也有官义,而《兰亭序》的书法是唐代流行的楷书(或行书),没有官义,可见是后世之作。

《兰亭序》的写法也和王羲之有很大的不同。梁武帝的书评是这样评价王羲之的:“王右军的书雄浑有力,如龙跃天,虎卧凤凰,所以世世代代珍藏,永远传诵。”而《兰亭序》的词势,却没有浓烈的味道。但是很迷人。这与王羲之的笔法和个性不符。

第二,它不是意识形态

《兰亭集序》记载于东晋,世无讹传。梁昭明太子萧统收藏了历代名人的全部代表作,但他也没有收到这本序。直到南朝学者刘,才在《世说新语》中提及此序。全文很短,包括最后一个注,***153字,叫做《何琳序》。直到唐代才改名为《兰亭序》,并在序中加了很长一段话,有***167字样,但注释被删除了。由此可见,唐代《兰亭序》是在梁《何琳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扩充的,所以《兰亭序》中夹杂着谬误。

《兰亭序》中加的这段话,充满了悲观厌世的乡愁,比如说“时局照原样修正,终成眷属。古人说生死亦大,所以痛!”他还说:“众所周知,一个死去的生命是一个错误的出生,彭其的哀悼是一个错误。以后看现在,又从今天看过去,伤心的老公!”

这段话的加入,不仅与上一篇矛盾,也与兰亭集势的氛围格格不入。前一篇文章说:“今天天气晴朗,天空晴朗,风平浪静。我在娱乐,我相信可乐。”加的词一下子把“信可乐”变成了“苦难”和“为夫悲痛”。《兰亭序》讲的是“如何培养人才,却又如何培养人才”。秀泽是古代文人的聚会。序言后面所附的26人的诗(包括王羲之的两首诗)也透露着欢乐的气氛,并没有给正文增添悲观色彩。

添加的文字更不符合王羲之的思想和人格。《晋书·王羲之传》中说他“以骨著称”,意思是说他的性格以正直、刚强著称。他自己假装是一个关心国家和人民的仁人志士。《兰亭集序》成书于东晋永和9年。当时王羲之才四十多岁,壮年时是“右军大将”。当时的西征大将郁亮称赞他是一个清官贵人。晚年辞官回乡,游遍名山大川。他叹道:“我该欢喜而死。”换句话说,他最终会幸福。综上所述,他在兰亭修行的时候,绝对不会感到悲观厌世。

结论只有一个:既然序言掺假,就不会是王羲之的真迹,更不会是王的真迹。

到底是谁让这个作品成功的?据郭沫若考证,最大的可能是隋代僧人的智慧录。陆贽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书法家。他写的钱的书法与《兰亭序》的书法非常一致,有些字就像是再版的。根据《兰亭考》的记载,前代也有人说:“《兰亭修序》是智勇和尚写的,才流传下来。”“右老师是右军最后的后代,他可以传家法。”据说智勇在书里30年,他可以兼而有之。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比如向他要书的人很多,连门槛都被踩坏了,我们就要加一层铁来保护,这就叫“铁门槛”。

智勇出家了,当然有看破红尘的感觉。《兰亭序》中增加的一段话,也符合僧人的隐逸心境。所以从思想上来说,两者也是一致的。

郭沫若的文章在20世纪60年代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有些人同意他的观点,如启功、龙乾、石叔清等。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如张、、汤承祚。虽然尚无定论,但郭沫若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确实令人钦佩。他的四篇文章涉及历代作品近百篇,他考证的碑铭书法有六十余种。他不仅一字一句地考证,而且在每个字的笔画和浓淡的运用上也不遗余力。真不愧是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

金代文风

三国两晋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学独立和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散文有以下特点:①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个人感情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2)形式上的排比倾向越来越明显,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越来越受重视,体裁越来越多样化。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建安黄安楚、魏晋、西晋、东晋。

就地域而言,建安楚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是曹魏,其次是吴和蜀。从体裁上看,主要是应用写作,其次是议论文。挚友刘认为曹魏散文与汉代散文的区别在于:书写的散文气势磅礴;论文,渐研事,求名求理;少用的散文很直白,把中国拒之门外(《中国中世纪文学史》)。此外,用笔写出来的散文,意义真实,语言流畅,也是散文区别于前代的一个方面。

曹魏著名的散文作家,首选的是曹石父子。曹操的文章条理清晰,朴实无华,如《让郡主知道自己的故事》、《求贤》、《点齐风俗》、《点军》、《太尉旧桥纪念馆的文轩》等。曹丕擅长著书,如《与吴书》、《与书》、《答曹洪书》等。,清丽雅致,富于情韵趣味,对后来的旷达派有一定的影响。曹植的《求自测表》、《求通亲亲表》、《陈神举表》等作品,都充满了悲凉。他写给吴姬和杨德祖的信,也充满了抒情意味,文字比他父兄的更丰富多彩。在《建安七子》中,孔融的文章充满了讥讽,如《与曹公书》、《曹公难酿酒禁书》、《褒米芾书》、《曹公论盛孝章书》等,都是雷厉风行、犀利犀利的。陈琳的散文最为杰出,如《为袁绍、巴渝州》、《巴武总校》等,流传于世,从古至今。阮□亦善赋,思维敏捷,动不动就依马而作。其他的书,比如范钦的《致魏王书》,武陟的《致魏王书》,还有《致东阿王书》,都是轻松的,自然的,深情的。

蜀中的散文家有诸葛亮。他的《师表》字正腔圆,志诚文实,规劝透彻,感人至深,被誉为章表之英;再如《随团教》《戒律书》,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准确简洁。其他人,如乔舟,郑铮和福琴,也有头衔。吴国的文学家中,薛宗、诸葛恪调文书,直白明了,不在乎添油加醋。后来、华、薛颖等人陆续结婚。华——“谏夏促功”,取贾谊“治安之策”之意,慷慨深刻,颇有气势。

建安前后有一些分册。早期有荀悦的《沈剑》,借古讽今,抨击曹操。后来又有蒋济的《万季论》,杜树的《体论》,刘邵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徐的《论中国》,论证结论确凿,比喻准确,内容丰富而密集,不以论辩的形式出现,而是雍容华贵,深受曹丕重视。这一时期的子书不仅在内容上尊儒,而且有了一个不同的名称——庄老,其学术价值超过了文学价值。

魏晋之交,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难经》篇,其次是书序。其内容,要么是针对玄理的辩论,要么是更为冷嘲热讽的言辞,然后转化为一种超然的声音。其文体风格,或清丽典雅,或丰富博大,分析严谨,丰富典雅。这是因为时代险恶,感情压抑。虽然我们以老庄为旨,不敢沉湎于汪洋之气,但内藏之气更为迫切和深刻。

这时的散文家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阮籍和嵇康,一派是王弼和言和。阮籍善于论辩,其成人传等名篇,寓意丰富,震撼人心,前无古人。其他如《依桐论》、《通辽论》、《大庄论》、《乐论》等,多是阐述道家的意境,但文笔高明、清高、偶奇,或散文用韵。嵇康的散文使他口若悬河,生动犀利,论点新颖,如《论治蔡》,以治蔡为抵御司马氏家族。《与山居源绝交》这本书,名为《与友人书信》,实际上是反对统治者的斗争,公然“不是唐舞,是薄洞”;《难学自然》痛斥仁义“臭”、“烂”、“六经不一定是太阳”。分析之美胜于前代,对南朝议论散文有深刻的启发。“竹林七贤”中,刘玲有《酒德颂》,在思想和语言上与嵇康差不多,但在风格上颇似辞赋。王和何的文章不多。他们深刻地区分了玄理,他们的话是深刻的。虽然它们很微妙,但它们远不如嵇和阮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深刻。南朝竹林七贤墓砖画

李康的天命论也是相当有名的。文章引用大量史实,反复论述人生命运的原因,用句子阐述,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乐易》是当时流行的历史人物论的代表作。陈寿的《三国志》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有许多成功的历史散文,如《诸葛亮传》、《华佗传》等。文风朴实无华,上承《史记》、《汉书》,下启叶凡、沈约。

施密的《陈情表》是序类中的佼佼者。他的话真诚,他的风格忧伤,他的情感贯穿始终,连金灿的武帝都不禁为之动容。湘绣的《思老序》感慨万千,却又悲凉。

西晋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骈文越来越严重,骈文作为一种文体在此时已经达到成熟。有些文章通篇使用对仗,建安时期的疏散精神逐渐消失。文体越来越多,序文甚至独立成为一种特殊的体裁。

著名散文作家陆机和潘岳是第一批被提升的。陆机被认为是骈文的创始人。著有《赋序》、《悼亡诗序》和《文》等。这是当时骈文的典型。潘粤友善悼,如《马□对》、《夏侯昌史记》、《长恨歌》等,情感饱满。

张华是晋初第一位文学家。现存的大多是短作,用字母和钢笔写,自然洒脱,不假。陆机的《以赵荐》是一首工整的骈文,音韵和谐,用词华丽。陆云的《平原与兄书》有三十余篇,多为论述文章写作,表达如常,只用散文。刘琨的《答陈箓书》悲凉而慷慨,充满了不平,句子排列有序而复杂,在平行与散乱之间。这些文章风格各异。

西晋时期,言意之辩和有无之辩非常激烈,是当时散文讨论的一个主要内容。其中,的言尽意尽论和裴的崇有论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此外,刘一有《请不要再诚实了》,王诜有《论时间的解释》,两人都猛烈抨击了九品郑智体系。蒋通《论迁戎》指出内地少数民族迁徙必然后患,深谋远虑,文笔直白。其他的,如陆机的《论死》,贾谊的《论秦》,偶有发生,但声势不如;他的五品说与曹的六朝说齐名,但都主张复古,缺乏思想和明确的文字。

西晋时期,出现了一批幽默人物,如张敏的《头玉子文》、陆云的《朝楚昌氏》、《牛子姬友》、石冲的《奴券》、陆宝的《论钱与神》。当时有几百部作品,一时成为潮流。他们效仿杨雄和王勃,把讽刺和笑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散文类型。其中,钱神论将拜金主义揭示得淋漓尽致。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然而仍有少数人用散文写作或用散文驾驭骈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前期的王羲之,后期的陶渊明。

王羲之文笔清淡,深情而不花言巧语。名家之作,如《亭集序》,从叙述中描写景物,以物传情,笔法飘逸,一如他的书法。后世很多人都想学,只有李白的《我弟桃李园春宴序》独树一帜。他的信,如王会稽、舒、等,都是自然的。他的散文短小精悍,寓意丰富,言语优美,意味深长,在六朝散文中不可多得。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最重要的诗人和重要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文章自然淡然,内涵丰富。在内容上,他一扫魏晋玄学、佛学的虚无缥缈的幻想,代之以山水田园诗、人情物态的清新质朴,摆脱了嵇、阮之下的沉郁愤懑,回归了真率。在文字方面,他抛弃了潘璐的平行雕塑,回归到理解和拯救网络。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回序》、《五柳先生传》、《与同消》、《晋将军孟府军传》等,其中不乏不朽名篇。回到过去来到未来(部分)明代夏至作品

东晋时期,思想界非常活跃。传统的“三玄”研究和对佛教的追求,使玄学出现了多达六家七派。佛教因阐释者对般若真谛的探索而兴盛,道教理论也越来越系统化,由此产生了大量解释或争论玄理的文章。在玄学家中,的《论非大圣》、《老子的质疑与反质疑》、《王论弃庄》对老庄哲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戴奎的释疑反驳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而“自由非道”则批判了魏晋名士的自由之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佛教理论家有道安、支遁、僧肇和慧远。僧肇的“物不动”、“无真空”,分析精准,文采极其丰富,远超西晋之说。慧远的《论萨满不尊王》在当时和后世的论争中具有代表性。葛洪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在《抱朴子》中,内论道家,外论儒家,文字排列有序。鲍敬言的《无君论》节选自该书,可以看作是一篇尖锐批判封建帝制的重要政治论文。

东晋的应用文中,郁亮的表打得密密麻麻,无忧无虑,如“让中书监表”。文桥书记旗帜鲜明,如“重陶侃书”。孙绰的题字,飘逸灵动。那时候的王导,边健,郁亮,郁冰都是他写的。

在东晋的历史散文中,传记更是赞不绝口。在史学理论中,干宝的《论晋武帝之变》和袁弘的《三国名臣序》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