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中医哪部经典与诺贝尔奖有关,中医有用吗?

直到今天,对中医的质疑依然不绝于耳。著名学者方曾明确表示,中医是伪科学,是一种无知而神秘的治疗方法,应该彻底否定和抛弃。那么,中医真的有用吗?鲜为人知的是,东晋的一部中医经典,竟然记载了两个现代诺贝尔奖的成就。

说起魏晋时期的医学大师,我们最熟悉的是华佗和张仲景,但其实还有一个,这个人叫葛洪!

葛洪,出生于江苏镇江句容,传说中的道教教主,三国方士葛玄之的侄子,被誉为天下小仙女翁。据说他最终成功翱翔。当时的道士往往擅长炼丹,为炼丹服务,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葛洪被贴上了道士和方士的标签。但鲜为人知的是,道教还会研究养生秘诀,研究神仙方子,养生长寿等。,所以葛洪还是顶尖的医生。

不经历风雨,就没有彩虹,葛洪就是这样!葛洪出生在江南。他爷爷叫葛玄,师傅是三国时期的左慈。但葛洪在13岁时失去了父亲,家里变得更加贫困。为了继续学业,葛洪用柴火换来纸和笔,下班后抄起书来,常常到深夜。所以村里人称他为纯朴之人,他以“抱朴子”为名,是典型的一穷二白,意志坚定的人。16岁时,葛洪拜祖父的弟弟尹正为师。因为他致力于学习,所以很受尹正的器重。

据史书记载,的“弟子五十余人,但只有余(葛洪)看过当时的经典、的文字和枕中五行,其余的都不会读这本书的第一个书名”。所谓《黄三内文》就是《黄三经典》,是汉文帝《黄帝文》和《黄仁文》的统称。据说可以辟邪、温疫、肆虐、治愈人骨、起死回生等。,而且已经失传了。只有葛洪能看懂这本书,可见尹正对它的重视。

302年,尹正意识到乱世将至,带着弟子入朝,到霍山隐居避祸,葛洪却留在丹阳。304年,五四运动的前奏,葛洪加入了军队,并被任命为“富博将军”。十年后,葛洪回到家乡,隐居山林。两年后东晋建国,念其旧功,赐于海关,葛洪不肯做官。直到325年,为生活所迫,担任顾问参军等职。后来,他听说交趾产朱砂,于是自告奋勇担任勾楼(今广西北流县)令。

不过路过广州的时候听说罗浮山上有个仙洞。相传秦安奇生取九菖蒲升天,于是葛遂决定停任,后隐居罗浮山,中间数次辞官。

葛洪隐居罗浮山期间,炼丹、著书、讲学,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包括五经七史中的百家争鸣、短杂军功、医书《金匮要略》、《肘急方》等。没想到,1600年后的诺贝尔奖,两次验证了《手肘应急方案》这本书的价值!

1928年,法国细菌学家查尔斯·尼柯尔因确定虱子是斑疹伤寒的传染原而获得192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查尔斯·尼柯尔的发现并非世界首创,因为早在1600年前,东晋的葛洪就揭示了虱子是恙虫病的传染源,并提出了预防计划。

《肘备用救急方》:山水间沙虱多,其虫细不可见。人进了水浴池,洗了个水澡,这种虫子就把人杀死在水里了。下雨天在草地上走,会扎进皮肤。诊断方法是:刚开始皮肤红如赤小豆、小米、小米,用手摩擦有刺痛感。三天后使人感到强烈,疼痛,忽冷忽热,红扑扑的脸上出现疮。当这种昆虫逐渐进入骨头时,它会杀死人。

科学研究表明,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一种叫做东方立克次体的病原体感染引起,但东方立克次体不能直接感染人类,需要一种叫做恙虫病(又称恙螨、沙虱)的媒介。恙螨的幼虫被称为恙螨,但恙螨有数百种,其中只有红恙螨和野外恙螨能传播恙虫病。

那么,葛洪的《沙虱》和查尔斯·尼柯尔的一样吗?葛洪在《朴子内篇》中描写沙虱说:“其大如发梢,第一人必入其皮...用针就能挑出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恙虫病记录。

由此可见,葛洪的著作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早了1600年,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医的博大精深!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中国的骄傲,我们都很熟悉她成就的由来,那就是她受到葛洪《肘急方》中记载的“一手捧青蒿,两升水浸泡,绞汁,全服”的启发。鲜为人知的是,在诺贝尔奖的获奖感言中,屠呦呦还提到了一件事,至今仍受到这段话的启发。

屠呦呦:当我面临一个研究困境的时候,我重温了中医古籍,进一步想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止疟的记载,是‘握青蒿一次,两升水绞汁,全服’这提醒了我,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所以我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葛洪的记载虽然模糊,但指出了两个方向:一是青蒿可以治疗疟疾,二是青蒿汁要常温榨汁。尤其是后一点,屠呦呦“用低沸点溶剂改变提取方法”,进而成功提取青蒿素。

可见,面对世界性的疟疾问题,古人的智慧和中国流传千年的古代医书,给了现代研究者两个关键的启示。

所以没必要讨论中医的有用性。存在就是真理。中医流传千年,无数智慧的结晶让无数中国人远离疾病,让中国古代人口保持在全球人口的25%左右,证明了中医的作用。现在中医的一些理论没有得到证实,并不代表没有道理。也许现代医学还不够发达。毕竟人类的医学远非高超。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医疗效越来越显著,西医的很多疑难问题都被成功解决,但现在中医在全世界越来越受欢迎。讽刺的是,在国外越来越受欢迎的中医,在国内却遭到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