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衡量高中教育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传统教育一直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这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置了严重的障碍。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随着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给农业、医学、军事和化学工业带来了革命,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生物学会在21世纪占据统治地位吗?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该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第一,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巧妙地设置疑点,故意制造悬念,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积极学习、探索、寻找答案。让学生质疑提问,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原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多流行的成语、谜语、谚语都是创设情境的好素材。比如讲“种间关系”时,课前把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描绘成挂图,让学生根据图中内容回答成语中隐藏的含义。再比如,食物链来源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沙”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推导生物的遗传;以“一母生九子,九子不同”衍生生物变异;为了种庄稼,“无收成靠水,多收成靠肥”,推导出了庄稼需要哪些肥料。

第二,通过创造联想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一种思维活动,从感知到的或想到的事物中想起相关的事物。虽然联想不能直接产生具有创新价值的新形象,但它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性思维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的创造性想象力非常丰富。他想象着把各种颜色的液体倒在樱草花上,让它开出五颜六色的花。现在达尔文的创造性想象已经成为现实。比如提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征(染色体清晰可见,着丝粒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上),可能会联想到细胞分裂后期每个着丝粒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也分离,纺锤体丝不断收缩缩短,拉动分离的两条染色体向两极移动。这是一种时间的密切联系。把DNA的结构模型拆成零件,然后让学生组装成结构模型,就像当年科学家创造这些模型一样,启发学生再去创造。再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一些生命现象和规律。在一些学校,从叶绿体中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实验完成后,老师鼓励学生根据分离原理设计其他方案。学生提出:①用汽油作色谱液;②用毛细玻璃管蘸取一些色素提取液,立于圆形滤纸中央;③用粉笔代替滤纸条做实验。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这些设计进行分析讨论,选择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检验是否可行。这样,学生在独立问题分析、实验设计、结果预测直至实验的全过程中,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创造性想象。

第三,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是中学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容广泛、趣味性强而受到中学生的欢迎。高中生物的调查、制作、模型构建、数据收集与分析、联系社会、课外实践等栏目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完成。开设这些栏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

学生通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得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对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创造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一堂又一堂的课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考始于怀疑和惊奇”。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是如此。老师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问,因为有疑问才能思考。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宜急于把事情原委讲出来,直接给出结论。教师提问要打破旧的思维框架,富有启发性和思想性,多角度、全方位提问,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没有必要把学生的答案集中在自己的答案上才是正确的。此外,要鼓励学生多提问,不能嘲笑学生“古怪”或“痴迷”,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从而熄灭创造性思维的“火焰”。

事出有因,事出有因。有了创造性思维的“火焰”,就要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来证明创造性思维的正确性,让“火焰”延续下去,发展成“火焰”。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最好是启发和发现相结合(从老师教的角度来说,是启发;从学生的学习来看,是发现);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启发发现法。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教师要在发现的要求下启发。灵感发现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