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在几千年的历程中,我国的历法不断改进、丰富和完善,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农历。农历本质上是阴历的一种,以月亮的周期为主,兼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

本质上,节气属于阳历。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黄道)360度分为二十四等份的,以春分为零点。两个等分点相隔15度,每个等分点都有一个专有名称,包含了气候变化、物候特征和作物生长的意义。二十四节气是立春、下雨、惊奇、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严寒。在这个顺序中,所有的单间都是“节气”,通常称为“节气”,而双间则是“中气”,简称“气”,统称为“节气”。现在一般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逐渐建立和完善。在中国的周朝和春秋时期,夏季至日、冬季至日、春分和秋分是通过用土规测量太阳阴影的方法来确定的。土归影测量是用立杆测量正午太阳阴影的长度。秦代《鲁春秋》记载的十二节气增加到了八个,即立春、春分、长夏、夏、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也有一些关于节气萌发的记载,如蛰、雨、微暑、白露、初霜:1月蛰虫开始震动,2月开始下雨,5月微暑到来,7月白露落下,9月霜降开始。到了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录,和今天一模一样。

我国有一首民歌:

春雨震春清谷,

夏天满了,夏天是夏天,夏天是夏天。

秋露秋寒霜,

冬天下雪,冬天下雪,冬天有点冷。

为了记住24个节气的顺序,人们每人取了一个词,并把它编了出来。

农历中的历月长度以农历正月为准,农历正月30天,农历二月29天。农历正月和农历二月相辅相成,使得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农历正月。

农历以新月为月初一——月初一。从天文学上讲,所谓“新月”有一个确定的时刻,即月亮黄经与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日月黄道的计算非常复杂繁琐,这里就不介绍了。)

至于农历月份名称的确定依据,则是由“中气”来确定的。即含有“雨”的月份为一月;二月是有“春分”的月份;三月是“谷雨”的月份;四月是有“小满”的月份;五月是“夏季至日”的月份;6月是“大暑”的月份;7月是“暑热”的月份;八月是“秋分”的月份;9月是“初霜”的月份;10月是“小雪”的月份;11月是“冬季至日”的月份;12月是“严寒”的月份。(不存在像上个月闰月那样含有中性气体的月份)

农历的日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但一个回归年是12个月以上,13个月以下。古代天文学家编制农历时,为了使一个月中的任何一天都包含月相的含义,即初一为无月之夜,十五为满月,以月亮为主,兼顾季节。有七个闰年,每个闰年有十三个月。

为什么采用“十九年七跃”的方法?平均太阴月为29.5306天,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太阴月。0.368的小数部分的递进分数为1/2,1/3,3/8,4/11,7/68。因为19回归年= 6939.18天,而19太阴年(七个闰月之后)* * *有235个月亮,等于6939.438+00天,所以两者相差无几。

七个闰月插入十九年,插入方法精妙。农历闰月的位置从古至今完全是人为的,闰月的位置在历代都有不同。秦朝以前,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称为“三月”。汉初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汉武帝元年,闰月插在一年中的每个月。后来规定“不含中性气体的月份为上一个月的闰月”,这一规定沿用至今。

为什么有些月份没有煤气?节气与节气,或中性气与中性气的平均间隔是30.4368天(即一个回归年的65.2422天等分为12天),而一个太阴月的平均间隔是29.5306天,所以太阴月的节气或中性气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在某个时间,中性气体不在月中,而是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性气体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

如前所述,古人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国气作为十二个月的象征,即雨是正月的象征,春分是二月的象征,谷雨是三月的象征...把没有中国气的月份作为闰月,使历法名称与中国气一一对应,从而保持了中国气的原始象征。

从19年第七闰开始,19回归年有228个节气,228个中气,而农历19年有235个新月月。显然,没有节气的月份有七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有七个,所以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顺理成章了。

农历月份的大小很不规律,有时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两个三个小月连在一起,历年长短不一,差距很大。农历节气和中气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日期变化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很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的循环规律的:因为19个回归年的天数和19个太阴年的天数几乎相等,所以农历每19年几乎都是一样的。每隔十九年,农历同月每月初一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相差一两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性日期一般重复,个别差异一两天。由19年闰月分隔的月份重复出现,或者相差一个月。

干支训导法

从字面上讲,树干和树枝相当于树干和枝叶。在中国古代,天是主宰,地是从属。天与干的联系称为天干,地与干的联系称为地支。合起来就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有十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十二个地支,即子、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一定顺序配对,不重复,从甲子到桂海* * *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60对树枝来代表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这就是枝、枝之纪。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们大刮“五行占建年计之深情,故令甲乙命名日,谓之干;出丑为名日,名曰枝,枝与枝相配成六十岁。”这只是一个传说。最初是谁创立了干支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代表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干支纪律性早在殷朝就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