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南关亭导游词
南关巷历史街区位于海宁市石霞镇东南部,北起大窑桥,南至塘桥、会元寺,东至洛塘河,西至人民路。南北长350余米,东西宽50米,总面积约1.7公顷。目前,石霞镇的特点是保持了江南明清时期的街巷风貌,保存较为完好,是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区之一。走过街区,还能依稀追溯到江南民居的旧貌。前店后坊,依江而居,商住一体,展现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室内临街的简易商店和优雅的住宅区反映了“财富不外露”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形式。青石板铺成的街区可以从这里唤起童年的记忆,这是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2006年,南关巷街区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南关巷街区历史上由宝秀广场和锦绣广场组成。现在整个街区很好地保留了商住一体、前店后河、小桥流水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老街南北走向,街道都是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旁的房屋、店铺基本保留了典型的明清江南市镇的街道格局和风貌特色。街区东侧的店铺面对着与街道平行的罗塘河,是米市的主要水路。街区沿洛塘河而建,房屋以东西向为主,以二层为主,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其中,临江一侧的建筑较为简单,以两个院落为主,街道内侧的房屋较为典雅,以多个院落为主。最深的院落有六个之多,第一个一般是店面,比较简单,最后几个院落比较雅致,雕刻精美。反映“财富不明显”的社会文化形态。
南关巷街区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南关巷,文物保护点关帝庙殿、大窑桥2处。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院落式建筑20余座,主要有南关巷5号、南关巷39号,南关巷街区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如著名红学家吴世昌。传统文化包括茶文化、酒文化、米市文化、关帝文化和石霞灯笼。石霞元宵节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以“针刺”手法独树一帜,集诗歌、戏曲、民间故事、书画、古建筑艺术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品种很多,有建筑的,有动物的,有挂灯笼的,有灯笼的。近几年有紫砂壶灯和花瓶灯,一直被称为“江南奇葩”,在中国中小型花灯中独具特色和代表性。多年来,国内外交流广泛,获奖频出。2002年8月,海宁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霞灯会)。2006年6月,石霞灯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海宁被认定为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石霞灯会)保护示范点。2011《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江南第一灯城”的目标。
有石霞照明有限公司、海宁林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石霞照明制作部、王文权照明工作室、平邑水晶照明研究所、蓝天广告庆典照明工作室、星艺图文工作室照明设计工作室、海宁职业高中石霞照明工作室等照明产业和传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