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真三七养生

保健品是人们又爱又恨的东西,尤其是老年人,总是对其寄予厚望,却往往以失望告终。这其中有一些商家不负责任的夸大宣传等原因,也有一些是普通人无法客观理解的结果。

近日,健康时报对中国网民进行了一项整体的保健调查,重点调查了人们的保健意识、保健品意识和保健信息传播渠道意识。

调查顾问: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吴大真。

黄建始,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

调查人数:42718。

调查时间:1个月。调查结果分析:五成人选择。

错误的绿色标志

保健食品种类繁多,辨别保健食品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学会读懂保健食品的图形标志是最起码的常识。

调查结果显示,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而48.78%的人选择绿色标志。当被问及是哪个国家机构在审批保健食品时,近70%的网友能给出正确答案,31.34%的网友不知道,选择错误。

专家解释:只有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说明大家鉴别合格保健食品的能力不高。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外包装上有国家保健食品标识——业内称之为“浅蓝色牛头标识”,这是决定一个保健食品是否合格安全的最基本条件。

另外,还要看成分标签和说明书。一些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因为伪造蓝色标签是违法的,所以做一个其他颜色的标识,其中绿色是最常用的,利用了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48.78%的人选择了绿色标志,就是受这样的心理影响。

八成人误以为保健品有副作用

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保健品有副作用,其中16.83%认为大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60.5%认为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有15.89%的消费者认为保健品没有副作用。6.36%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

专家解释说,说保健食品有副作用是完全错误的。只是药物会有一些副作用,而且这些副作用还是在身体限制或者用药错误的前提下产生的。保健食品首先是一种食品,没有副作用。作为食品,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有一些辅助作用。可以说,只要是国家批准的正规保健食品,正常情况下食用,就不会有副作用,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比较担心的。

大多数消费者支持国产保健品。

网民选择保健品的倾向明显。47.72%的网民推崇国产品牌,10.07%的网民使用国外品牌,两者都用的人比例为30.83%,而11.38%的网民不使用保健品。

专家解释,买保健品支持国货是正确的。

以保健食品为例,国产保健食品可以在购买前咨询获得相关批准文号,非常直观。能拿到正规品牌名称的进口保健食品并不多,很多都是通过非法渠道进入的,没有保障。

保健食品的热量高于保健器械。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有三类:保健食品、保健品、保健器械。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品主要是保健日用品,如保健牙膏、保健牙刷、保健内衣、保健枕头等。保健器械是指血压计、血糖仪、按摩器等具有预防、诊断、治疗功能的医疗器械。

67.65%的受访者青睐保健食品,超过50%的受访者对保健品感兴趣,健康器械的普及度为34.36%。

专家解释:市场反映基本能反映客观现实。目前保健食品行业体系更加完善,审批更加严格,产品更加安全可靠。但也有一些保健器械的情况,市场情况比较复杂。保健器械不属于医疗器械,但具有医疗器械的某些特征。所以很难界定具体的标准,无法像保健食品一样有明确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所以安全系数略低,消费者也能感受到这一点,所以对保健器械的认可度较低。制定保健器械的标准是相关监管部门的下一步工作。

消费者更喜欢电视而不是收音机里的健康产品广告。

保健品广告的可信度与传播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电视媒体发布的保健品广告可信度最高,达到35.24%;报刊的可信度为14.49%;播出可信度低,仅占3.44%。调查中,32.35%的受访者认为上述媒体不可信。

专家解释:普通人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电视媒体在这方面有优势,容易得到认可。很有意思的是,32.35%的受访者认为上述媒体都不可信。

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保健品广告的过度宣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要想提高保健品的公信力,除了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提高保健品的质量才是根本。

10%的消费者能辨别虚假宣传。

消费者知道哪些保健品广告是违法的吗?有12.33%的受访者清楚,20.21%的人完全不清楚,更多的人介于清楚和不清楚之间。

专家解释:识别虚假宣传是消费者保护自己免受欺骗的重要武器。识别非法广告有一些基本标准:

一是未经卫生部审批,以保健食品名义经营;

二是保健食品名称、标签、说明书不按照批准的内容使用,有的违法宣传疗效。标签或说明书上印有“缓解症状”、“适用于疾病”等字样;还有的随意宣传功效,吹嘘能“滋阴壮阳,调理气血”等等;

三是证书申领不统一,部分经营单位没有索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证书复印件。

此外,下列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利用医学科研单位、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有治愈率、有效率等不科学的断言和保证;存在有奖销售、赠品等违规宣传内容;非法发布治疗肿瘤的药品广告等。其他调查结果:对于保健,68.11%的消费者认为“日常保健”是保证健康的最佳方式,23.46%的消费者选择“治疗疾病”,8.43%的消费者选择“定期体检”。

从消费来看,59.46%的人每月在保健品上的花费在200元左右。15.86%的消费者消费200 ~ 500元,消费500 ~ 1000元和1000元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5.44%和0.52%。

在健康知识积累方面,36.03%的消费者会通过定期阅读健康书籍、报纸、网页或节目来积累健康知识,49.18%的消费者会偶尔关注,12.99%的消费者在有健康需求时会查询相关信息,只有1.80%的消费者从未关注过。

在参与健康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方面,49.36%的消费者表示只要有益就去,45.38%的消费者有点犹豫,5.26%的消费者认为健康教育没有必要。

市场认可度:31.65%的消费者认为保健品市场非常混乱,54.51%的消费者认为已经略有改善,13.63%的消费者认为已经大有改观,0.21%的消费者认为已经非常规范。

(此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保健品网证实,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