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比物质支持更重要。
编者按:曾几何时,很多大人和亲爱的孩子之间,只剩下一件事就是互相嫌弃?还是像网友开玩笑说的:平时父亲(母亲)善良孝顺,辅导作业的时候会“鸡飞狗跳”。即将到来的暑假将是父母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时刻。亲子关系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家长急需了解的问题。本期特别推荐两本心理学书籍:《心理养育》和《化解孩子的对立》。
心理学家李玫瑾在他的《心理支持》一书中向他的父母传达了这一观点: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心理支持比物质支持更重要。笔者认为,心理教养主要包括情感、人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教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爱和关心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和“立规矩”的资本。父母通过参与孩子的成长教会孩子做人做事,这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
反对的孩子生气,挑衅,好争辩,好像是命中注定的大人。最难的是每个成长阶段对立的情况不一样。心理咨询师王的《化解孩子的对立》一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指导,帮助比较头疼和痛苦的成年人重建与孩子的关系。对立的解决就是关系的改善。不只是单向的要求孩子改变,也不是强迫孩子服从,而是大人和孩子都伴随着情绪的剧变。通过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然后去缓解。
我第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担任犯罪心理学教授。是1999,我开始出现在央视的《法制报道》栏目中,分析真实案例中各类罪犯的心理问题,其中青少年犯罪的话题是大家谈论最多的。
后来从2003年开始,很多人知道我是由于我从事的一项专业研究,就是犯罪心理画像。这项研究更多地用于调查和解决疑难系列案件。主持翻译了两本国外最新的犯罪心理画像专著,直接参与了一些疑难系列案件的犯罪心理分析和人物心理描写。
大家可能知道,刑侦特别注重现场勘查和寻找物证痕迹,绝对不能臆测和推测。但犯罪分子作案时,大多会避人耳目,无法直接观察到。之前没有这么完善的“天网”和大数据。警察应该如何分析罪犯的内心活动,描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虽然挺难的,但实际上在我涉足真实案例后,我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种前假设后验证的过程,让我对人类的心理逻辑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发现所有人的心理表现都要有相应的经历和环境。比如一个人会不会犯罪,往往和他出生后的家庭教养密切相关。
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生孩子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一不小心,不仅父母的辛苦付诸东流,将来全家都会很痛苦。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把我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就是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如何抚养、教育、培养他,让他成为一个有人情味、有道德、有能力的人,让他的家庭幸福,让社会安宁。
从2004年开始,我和全国妇联、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合作,做了一系列公益讲座。2006年,我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一系列关于“心理养育”的短文。2008年,应北京社会心理学会的邀请,我在国家图书馆做了一次公益讲座,被录制下来,然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制作成光盘。2018,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上,让很多人认识了我这个“育儿专家”。
2016年,受中国教育学会邀请,参加在广东中山市举办的家庭教育国际研讨会,有幸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云晓先生。在回北京的飞机上,他一直在和我讨论“心理教养”的话题。在谈话的最后,他给了我严肃的建议:“你应该写本书。你学习的‘心理教养’非常重要和有用。一定要写出来,让更多的家长知道。”
孙老师也教了我很多科普作品的写作方法,但我习惯写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犯罪心理学研究专著,写科普育儿书还是不太得心应手。加上工作忙,时间不够,一直拖到现在。现在,在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的帮助下,特别是袁烨女士为我收集整理各个时期的讲稿,我的写作时间大大缩短,终于完成了《心理教养》的第一部分。本书重点讲述了早期家庭教养中的“心理教养”和“心理教养”,将为人的一生奠定心理基础。
我知道很多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应该排在情绪(心理教养的内容)和性格(心理教养的内容)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是否有“人味”,取决于他对人间悲欢的感知,以及他带给他人和社会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适和快乐,为社会做贡献,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养育这样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功绩。
有人知道我的专业背景后,担心我的“育儿理论”会让家长把孩子当成潜在罪犯进行预防性育儿。如果这样推理,流行的“健康理论”不就把每个人都想象成潜在的患者了吗?这种说法可谓“今人已过,不满意规则。若畏病避医,宁毁身不悟”(宋周敦颐)。
人不可能病一辈子。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虽然疾病的发生是不分等级、贫富、学历的,但必然有其内在的病理,需要人们去研究。养孩子也是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家长从各个角度去了解相关的研究和育儿知识。况且人很复杂,这也让家庭养育变得更加复杂。家里孩子多的家长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对待不同孩子的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个模子来定。
不同的视角和背景并不影响研究者达成相同的目标。因为每个人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最高原则和理念也是一样的。只有了解育儿中的所有可能性和结果,才能对育儿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互连
育儿经:养身容易养心难。
大人努力学习,让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强调的是孩子的未来观念。
好的性格会让人有好运气。
情感的培养一定是真爱。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我们坐长途火车或者公交车坐很久。如果没有报纸杂志书籍,没有手机,没有电池,我们会觉得旅途漫长而艰难,无聊到除了睡觉只能找人聊天或者打牌。这是什么需求?这不是物质上的需要,是心理上的需要。如果一个人特别内向,不愿意或者不会和别人聊天,会很麻烦。上世纪80年代,从新疆到北京的火车四天一趟,这趟火车上经常出现旅行精神障碍,也叫“旅行精神病”。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把参与实验的人单独关在屋子里生活。
当然,这个实验比坐火车舒服多了,结束痛苦的主动权在受试者自己手里。如果受试者不想继续实验,可以主动停止。床边有一个按钮。只要受试者按一下,门就会打开,实验就结束了。当然,钱的数量就出来了。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你就得花更多的时间。
实验的大致结果是,受试者平均76小时后出来,100小时很少有人活下来。换句话说,一般人都不想待四天左右,不然真的会憋出心理疾病。
受试者出来后,实验人员立即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发现他们对光、声等刺激变得非常敏感,需要四五天才能恢复正常。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在里面待一段时间时,潜台词是“那会赚更多的钱”,这些被试回答:“我们刚进去的时候还好好的。我们吃饭躺下,或者睡觉,然后醒来就想吃饭。但是过了两三天,我就开始不行了。我说不出为什么我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我觉得如果我再呆下去,我会发疯的...我不得不出来。”
这个实验说明,人不能满足于吃和喝。想象一下,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要求、不会翻身、不会移动身体的婴儿,就像一个被困在实验室里的实验对象。他还不如这些臣民,因为他自己无法结束这种困境,只能哭着求别人来帮他。
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包括婴儿,缺乏视觉、听觉和触觉,就相当于他的大脑缺乏必要的心理营养。
缺乏“心理营养”的结果从这个实验中已经知道:人会不堪忍受,会有心理痛苦,最后会有精神异常。有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可以补充这一点。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名外交官被投入监狱,原因不明。很长一段时间,他既不看报纸,也不听广播。每天除了有人定时送饭,检查他的情况,几乎没人管他。呆久了,他开始担心自己的大脑会退化,于是开始练脑,回忆自己国家驻世界各国大使的名单。一个能当外交官的人当然很聪明,而且记忆力很好。他在数110多个国家的大使名字时,有一个国家的名字记不住。他很不服气,努力去想,直到被放出来才想起来那个人的名字。此时的他,几乎和祥林嫂一样,整天喃喃自语:“不用告诉我,我肯定能记得!我不相信我记不起来了……”后来他写了一本关于这件事的回忆录,说如果当时没有把他放出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精神病人。这就是缺乏新鲜的心理感受而导致的心理异常。
人天生就是“天生的心理囚犯”。当他们在人生初期无助的时候,他们不仅需要依靠别人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心理上的满足,那就是让他们看到脸,听到声音,被拥抱,被爱抚。养育是他心理营养的来源。如果没有人关心他,就相当于他在感觉被剥夺的情况下发展。
所以很多人从来没有意识到婴儿是有心理需求的。如果认为早期教育只是喂养,那就大错特错了。
(摘自《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