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

对生活要乐观,保持好心情。

人进入中老年后,心情也会发生变化。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知识、经济生活宽裕、获得了自己喜欢的学习、工作或研究机会的老人,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然而,一些自认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衰老的老人,尤其是失去了生存目的的老人,兴趣索然,性情固执,情绪低落,面对死亡产生恐惧和消极悲观的情绪。再加上经济收入相应减少,他们会很孤独,无法充分发挥自我认知的才能。子女结婚独居或异地,或因住房拥挤无法与儿孙同住。如果老两口关系不好。或因为孩子,婆媳,或丧偶,无儿无女,心情更深。一般认为,退休前后,老年人的情绪是一个转折点,65岁左右情绪处于最低谷,因为长期的工作生活习惯和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要经历几年烦躁、孤僻、易怒、怀疑等负面情绪的纠结。70岁以后,习惯了老年人的生活,兴趣会逐渐增加,心情自然会变好。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积极乐观?

1.老年人工作经验丰富,如果可以,应该继续为社会服务。如果他们有工作机会或者可以在街道工作,就要合理安排,热情参与。

2.加强艺术修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一些绘画、书法、音乐、诗歌等。酌情,尤其是听音乐。意大利有个神经衰弱患者,长期治疗无效。有一次,医生给了他三张轻音乐唱片,让他在家一天放两遍,持续一周。一周后,病人感谢医生治好了他的病。

此外,种菜、种花、养鱼、钓鱼、养鸟、下棋,既能增强生活情趣,又能治病。比如瑞典在波斯尼亚沿海地区设立了一个独特的钓鱼诊所,专门向神经衰弱和各类精神病人开放。据主办方介绍,钓鱼是一项集“放松心弦”和“集中注意力”于一身的运动,两者既对立又互补,对人的神经系统健康大有裨益。英国、法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健康科学家准备效仿,在湖边和海边设立钓鱼诊所。

旅游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益的,因为大自然的美景能激发人们的心灵。如果能和年轻人一起旅游或者搞一些娱乐活动就更理想了。比如,在上海等地,已经举办了“忘年交”的活动。老年人可以通过书信、对话、座谈会、联欢会等方式与年轻人交流思想,丰富生活,保持情绪平衡。

4.参与研究。学习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

5.坚持健身活动,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退休后,有些人完全打乱了生活规律,以为坐着不动就是享受幸福生活。适度的饮食、正常的起居、有节奏的体力活动对老年人的情绪影响很大。

保持好心情,乐观对待生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素养。

“笑,十岁,愁,白头”。笑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是很好的情绪反应,是很好的体操。可以扩张肺部,促进呼吸。笑还可以缓解精神和神经紧张,放松肌肉等等。平时看喜剧,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综合症,还可以治愈很多身体不适,比如头疼、皮肤痒、肚子痛等。老年人应该有幽默感。机智幽默的人比看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情绪稳定得多。

能不能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周围环境的标准。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身边寻找快乐。峨眉山有这样一副对联。希望看完能对你有所启发:

“张口就笑,笑古,笑万物;大肚子能容得下你,容得下天地。”

心有十八变

精神衰老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一些老年心理学家总结了以下明显的特征:

(1)感觉,知觉下降,视力下降,听力不如以前,味觉迟钝,以前觉得好吃的东西现在觉得无味。

②记忆力下降。我总是记不住熟人的名字,读前读了,读后忘了,经常记不住留下的东西。

(3)想象力下降。幻想越来越少,对新事物缺乏好奇心。

(4)言语能力下降。演讲变得缓慢而重复。

(5)思维能力下降。不容易集中思想,学习新知识也很难。

⑥情绪不稳定。比较情绪化和情感同化,经常流泪。遇到困难。我没有以前那么平静安逸,经常会有莫名的焦虑。

⑦意志衰退,缺乏毅力。喜欢用老经验做事,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强烈的探索精神。

⑧反应能力下降。动作没有以前灵活,对事物也没有以前敏感。

⑨爱好减少。

⑩产生衰老和死亡感。

与年轻人相比,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变得急躁、易怒、抑郁、忧郁、焦虑、孤僻、孤僻甚至没有人性。

容易焦虑。很多人绝经后情绪逐渐稳定,但焦虑情绪往往难以消失。

情绪容易出现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倾向于对一般刺激无动于衷,不容易表现出情绪或情感,或者反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遇到重大刺激时,情绪反应特别强烈。难以抑制。

敏感多疑。当我听到一些错误或不对的事情作为对自己的伤害时,我常常会感到难过。

很容易感到孤独。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深居简出,懒得交流。

容易自卑。主要是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自卑感也会随之而来。

习惯性心理很顽固。老年人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并不容易。

性格和心理特征明显。老年人比年轻人和中年人更容易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赞成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负10岁”健康法

科学实验证明,乐观可以延年益寿,而抑郁则有害健康。老年人要努力做到乐观开朗,心理平衡。“减去10岁”的方法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减去10岁”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爱好、兴趣、追求以及整个心理环境保持在10年前的水平。从心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可以让自己的心理环境保持在10年前的水平,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会对身体素质起到良好的反馈作用。研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直接依赖于大脑,“年轻”的精神心理环境必然促进免疫系统的“年轻”功能,从而全方位巩固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可见,积极营造“年轻化”的精神环境,对增进健康、延缓衰老大有裨益。

情绪、情绪与健康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其根源是需要和动机。被满足的需求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反之亦然。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都会引起心理紧张,但不是任何心理紧张都会引发疾病。比如人对工作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就是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不仅对身体无害,还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再比如日本东京的一位老人,1965,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和女儿相依为命。但流氓团伙在老人不在家的时候,勾引了他的女儿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这场灾难让老人身无分文,从此一蹶不振。只有好心的邻居为老人安排了一日三餐。1972年冬天,邻居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冰冷的房间里,脚裹着破布。在他心里,有一种对抛弃女儿的强烈恨意。愤怒和仇恨支撑着他,让他顽强地活着。以上情况并不少见。为了某个目标和信念,身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身体还是很健康的。一旦任务完成了,问题解决了,身心放松了,就会生病。

负面情绪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心理活动,不一定是致病因素。例如,愤怒总是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代谢率增加。所有这些反应都是为了调动全身的潜在力量来应对遭遇。没有这种情绪反应,人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也就无法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平衡。所以“怒不可遏”不一定值得提倡。人在伤心的时候,哭过之后会好受一些。因为人可以压抑声音,眼泪,表情,动作等。,但它们无法控制生理活动,如血管和汗腺。表面上看,负面情绪得到了控制,但实际上,负面情绪会转移到人体内,被称为“体内的定时炸弹”。所以,强行关闭感情的闸门,不让其宣泄,那将是灾难性的。

情绪是要发泄的。但是懂得发泄。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用诗来泄愤。李白对当时朝廷汉奸骄傲,人才落魄的局面感到愤怒,他的愤怒是一种敬畏上帝的愤怒。他在诗中写道:“哦,我该如何庄重地向那些地位高、身居要职的人卑躬屈膝,因为他们永远不会被人看到一张真诚的脸!”

但是有的人一生气就暴跳如雷。其实大发雷霆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身体。心理学家认为,容易生气的人只会越来越容易生气,而过度的愤怒,不管是不是发泄,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生气的人患心脏病和死亡率比不太生气的人高五倍。此外,亲人的惨死和突如其来的惊吓会导致焦虑、头痛和高血压,进而导致抑郁、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负面情绪对健康没有坏处。因为一切都是有限的,如果负面情绪反应太强烈,超过了自我调节的功能,也会让人生病。

负面情绪可致病,而正面情绪可防病治病,565,438+0%的患者可通过自我功能调节治愈。

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心理学家把情绪分为两类:一类是愉快的情绪,或者说是积极的情绪,包括希望、快乐、勇气、和谐等等,另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或者说是消极的情绪,包括愤怒、焦虑、抑郁、不满等等。心理学家认为,负面因素往往过度刺激人体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容易诱发许多疾病。积极因素给人体适度的刺激,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那么,怎样才能把负面情绪变成正面情绪呢?

1.热爱生活,目标明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为虚度年华而后悔,也不会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就会感受到人生的可贵,就会自觉要求自己好好锻炼,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而战斗和奉献。总的来说,老年人已经离开了前线,但为祖国四化而奋斗的精神似乎还在前线。当你认为还有事情要做的时候,你就会积极向上。

2.大公无私,做铺路石。陶铸同志曾经说过:“如果忘记了过去,心底是无私而宽广的。”老年人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就像吴运铎同志说的:“即使成为一个泥土,只要是铺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让伴侣大踏步前进,也是最大的幸福。”

3.我们应该尊重事实,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环境。这样你就不会觉得自己总是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按部就班,不焦虑,不暴怒,不焦虑。同时要善于自控,巧妙地摆脱不良情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曾建议人们:“说话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这样,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发脾气或执念。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通过记忆一些谚语来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你在盛怒之下,想想达尔文的那句话:“你发脾气,就会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一步。”也许会更好。“愤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愤怒始于愚蠢,终于后悔。”你不觉得这句谚语也很有道理吗?抑郁的时候该怎么办?想起普希金的“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沮丧,也不要愤慨。事情不顺心的时候暂时忍一忍,相信它,快乐的日子就来了。”也许能帮你摆脱抑郁。

例子好像太多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挑吧。只要你能找到摆脱不良刺激的方法,你就能把负面情绪变成正面情绪。

总之,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保持快乐积极的心情是保持年轻、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疾病预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