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保健中心的现状和发展是人所共知的,保健事业势在必行,大有可为。养生馆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什么样的养生项目才是市场需要的好项目,还有待观察。专家分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Paul Pilc博士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次浪潮》中指出,继汽车、电脑、微波炉、互联网之后,第五次浪潮的财富将有数万亿美元用于健康产业。在美国,2002年健康产业的收入已经达到2万亿元,相当于汽车产业的50%,到2065,438+00年将增加到65,438+0万亿美元,几年内增长500%。2002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5438+1000亿人民币,其中卫生部批准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收入为200亿人民币,2003年达到300亿人民币,短短一年增长50%。经济专家预测,到2010年,将增加到1500-2000亿人民币,5年内增长5倍以上。在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中,R&D公司不是唯一的受益者,但市场一线的代理商、终端厂商和消费者将获得最大的一块蛋糕。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比如长寿、长寿,甚至长生不老。这些古老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与以往的朝代不同,在过去,这些愿望似乎是奢侈的,它们是高僧、世俗专家和权贵的专利。今天,普通人也有资格拥有这些愿望。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安静的小镇,都能看到风格各异的养生馆。

各地发展起来的保健中心似乎在告诉人们,保健时代已经到来。

虽然养生馆随处可见,但很多人还是很苦恼,表示很难找到对自己健康长寿有帮助的地方,很难找到真正的养生馆。

因为,各地发展起来的养生馆95%都是足浴桑拿店,是年轻人和中年人放松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养生馆。剩下的5%的健康中心基本上只是一些公司挂出来宣传自己产品的一个头衔,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些所谓的养生馆只关心如何推广产品,不知道如何养生延寿。收集的养生知识大多是道听途说,很难养生。

国内对养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没有一家养生馆能真正满足养生需求。

中医养生是集治疗和保健于一体的养生工程。它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延伸,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从人口老龄化来看,老年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并且增长迅速。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人口转变。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从约6亿增加到近50亿。未来50年,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数量将增加到4倍。”今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与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543.8+43亿,2065.438+04年将达到2亿,2037年超过4亿,2056.5438+0年达到最大值。目前,我市老年人口8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以上。未来20年左右是我市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万,占总人口的26.4%。老龄服务业是老龄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央《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要求:“逐步建立以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善的老龄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笔者认为,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和完善养老服务业市场,可以更好地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爱”的方针。能够体现老龄事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多样化和福利化的特征;我们可以将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降低政府发展老龄事业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向老年人传递价值,促进他们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