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能量的来源——光合作用
能量的来源——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六个知识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及其认识过程、探索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化学合成。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需要掌握绿叶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原理、材料、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注意提取时提取液的使用和分离时纸层析的使用,明确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阐明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途径。在探索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几个重要的实验,比如萨克斯的实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包括淀粉,恩格尔曼的实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水和卡尔文循环等。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本节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掌握。根据条件不同,可分为明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只能用光进行,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所以两者相互影响,正常情况下不能连续进行。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通常考察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矿质元素等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效率。不同作物对光强的要求不同,不同颜色的光对作物的光合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的强度不随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必需矿物元素的供应影响光合作用。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影响光合作用。氮素过多时,容易倒伏。缺磷时,蛋白质合成受阻,抵抗力下降。钾影响糖的合成和运输,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是各种酶的辅助因子。
化能合成是自养生物的另一种代谢类型,如硝化细菌,称为化能自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称为光自养生物。简单掌握一下。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试验场分析
这一节是高中生物代谢最重要的部分。它在平时考试和高考中的题型比重较大,类型灵活,形式多变,知识考查较多。那么,在考察光合作用的时候,肯定离不开对呼吸作用的考察,因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必然要进行呼吸作用。高考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或光合作用速率的研究,通常会给出综合性的简答。
能量的来源——对光合作用知识的误解
色素提取和分类实验:提取和分离是两个步骤。方法和原理不一样,用的试剂也不一样。萃取时,萃取液为有机溶剂,为纯物质,如无水乙醇或丙酮,而分离时,层析液为混合物,必须准确区分。为什么要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因为颜料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准确把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来分析ATP、[H]、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等在不同条件下或改变条件时的变化。
同步练习题
1.在高等植物细胞色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绿叶中的叶绿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倍,所以叶子是绿色的。
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四种色素。
C.细胞内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植物细胞的一些液泡也含有一定量的色素。
思维分析:绿叶中叶绿素含量占3/4,类胡萝卜素含量占1/4,两者之比为3∶1,即前者是后者的3倍;植物细胞中的色素按功能可分为光合色素和非光合色素。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而非光合色素如花青素则分布在液泡的胞质溶胶中。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2.绿叶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
A.动脉外膜
B.内膜
C.类囊体膜
D.矩阵
思维分析:绿叶中叶绿体色素的分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要牢记。
答案:c
3.研磨绿叶时加入无水酒精的目的是()
A.将颜料溶解在其中
b .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C.为了充分研磨
d .从四种色素中分离叶绿素。
分析思路:研磨过程中加入SiO2,充分研磨;加入CaCO3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提取色素,使四种色素溶于无水乙醇这种有机溶剂中,而不是将叶绿素从四种色素中分离出来。
答:答
4.一位同学在完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画了一张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分布的模式图,主要是显示色素的含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其中,()最能体现真实情况。
思维分析:叶绿素a含量最高,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距离最小,胡萝卜素与叶黄素的距离最小。
答:答
5.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双层薄膜的
b、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
C.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和基质中。
D.底物含有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
思维分析: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膜上,不在基质中。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