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地区

据《商公》记载,“上海、戴、淮都只有徐州。淮、夷、支、孟、禹、夷、大业、猪、东原、平。土红坟盖,草木渐裹。觉天只是中上,觉夫是中上。觉公只有五色土,夏天有羽毛,富阳有孤桐,泗滨有浮,怀一有珍珠有鱼。这只是一个谜。浮于淮、泗,达于江。”

《太史记》云:当诸户八月,“蚩尤家以淮海之地为基,以阻轩辕东进。且不敢显陈”,炎黄与蚩尤涿鹿之战发生在徐州。

李解州名篇《尔雅》云:“李曰:“江南浮躁傲,性情轻于杨...在淮海,其气质轻松平和,故称徐。徐,舒叶。"

柳宗元《六合东集》:海岱、淮为徐州。东至大海,北至戴,南至淮。因为淮海的位置,所以叫朝宗。这种说法也是基于东海。

苏轼《与陶饮酒》第十七首说:“淮海虽老,无吹清风之夫。厨房里全是圣贤圣贤,无事可做。谁说路很远,那是赖三杯。晚上不坐,衙门就铺刀鞠躬。”诗中说,徐州虽是旧楚之地,但这一带却是厨卫始祖彭铿的故国。楚国西部的古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的故乡。蒙蒂(今河南商丘)有《庄子》中的黎姿;北国鲁国的孔子多次到楚国、徐州向老子请教礼学大道;还有,大汉朝的开国者、将领、谋士,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地方长大的。不过喝了三杯酒,气质不乱,体会到了扬州的人文和学风。怎么能和徐州比呢?

清朝光绪年间,状元、实业家张謇(1853-1926,南通人)提出《关于创办徐州银行的建议书》,认为“徐州为星月,东至海州,西至商丘,南至泗州,北至沂水,包括苏皖”,“四要”为“训农、勤工俭学、通商、兴学”)。张謇一生办实业,投资办学,在徐州设省,陇海铁路延伸到南通、崇明,是他的两个愿望,但都没有实现。

设省,用张謇的话来说,是“改变分散土地的关键”;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化边缘为中心”,构建四省边缘的经济中心,改变淮海相对落后的局面,实现新亚欧大陆桥东段的崛起。

1931年,张沃华等人在向中央政协提交的减少省区的情况下,提出在徐州建立“回德省”。

1940年,民国省制设计委员会胡焕庸(地理学家)也主张设立“徐淮省”,面积66872平方公里。

1948-1949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爆发了著名的淮海战役。

改革开放以来,淮海地区联系更加紧密,建立了淮海经济区。许多行政区划专家认为,根据地理交通、文化习俗、经济联系、城市发展等因素,应设立“淮海省”,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实现淮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实现东部的繁荣,促进中西部的发展。淮海地区位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与东部地区的交汇处,北临齐鲁,南接江淮,东临黄海,西临中原。新亚欧大陆桥的建成和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淮海经济振兴繁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捷径。新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段是陇海至蓝欣铁路,这是中国最长的交通干线。更重要的是,它横跨中国东、中、东部,沟通三大经济区,必将在中国现代化和中西部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亚欧大陆桥(“陇海-兰州新经济带”)中国沿线有五个中心城市:徐州、郑州、Xi安、兰州和乌鲁木齐。

淮海位于陇海-兰州新经济带的最东端,应该是比较发达的。但由于淮海地区属于中国南北过渡地带,受历史上的战乱饥荒、黄河改道、今天的淮沂沭泗水系水旱灾害、沿海盐碱地、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严重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淮海地区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成为东部欠发达地区。而淮海因为欠发达,在陇海、兰州新经济带中发挥不了辐射中西部、率先崛起的作用。淮河-沂沭泗水系统的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一个省级机构统筹规划,但淮河-沂沭泗水系统分属四个省,导致各省无法综合治理,甚至可能相互扯皮。

淮海地区人口稠密。但历史上黄河改道、淮河攻陷,导致徐州城多次被淹,泗州城彻底消失——今天的洪泽湖、睢宁、宿迁仍被称为“洪水走廊”。淮河-沂沭泗水水系频繁发生的洪水对该地区亿万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淮河-沂沭泗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也需要统一规划。淮河-沂沭泗水系统四省分治的弊端已经显现,必须建立一个省级机构,统一管理淮河-沂沭泗水系统。江苏和山东都是经济大省,但是连云港和日照相对其他沿海城市来说比较落后。究其原因:

(1)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本应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最重要的出入境口岸。而江苏的经济重心在江南,沿海发达落后。南京需要绕过安徽和徐州,通过铁路到达连云港,太远了。而且南京和沿江城市都有自己的港口,所以江苏的进出口主要依靠沿江港口,连云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2)日照开发较晚,被忽视。开放之初,14沿海开放城市没有阳光。1989之前是县级市。山东传统上通过青岛、烟台等港口进出口。阳光的发展也很不充分。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总人口3亿多,分设一个省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总人口3亿多,相当于美国的人口。四省人口多,淮海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大,有必要在这一地区设省,减轻四省的治理负担,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淮海地区人口多,密度高,有可能形成大城市。淮海省的设立和适当的引导可以促进淮海地区的城市和经济发展。

1988建立的海南省(沿海)和1997建立的重庆直辖市(沿江)的特点是山多,人口密度低。淮海省(大桥沿线和沿海)地势平坦,人口密度高。只要把水利搞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就更容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988海南省(沿海)人口密度为193人/平方公里,地理以山地为主。

从65438升级到0997时的重庆(沿江)人口密度:367人/km2,素有“山城”之称。

淮海地区(大桥沿线和沿海)人口密度:627人/km2,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我认为:淮海省人口多,密度高,将成为新世纪第一个新设立的省直单位,它的稳定和繁荣将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及水利和环境保护产生巨大影响。虽然很多专家学者主张全国划分为45个以上的省,取消地区(地级市),县(市)由省直接管理,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结构。但笔者认为,短时间内,不可能取消地区(地级市)级,实行小省制。相反,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人口太多,压力大,所以更有可能是拆一部分,建淮海省。

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三个方案类似,设立淮海省也有三个方案:

(1)大规划:包括淮海经济区所有19城市。

(2)中国方案: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苏州、淮北、曲阜、滕州、枣庄、临沂、日照、商丘、亳州、微山、响水、鱼台等县市。人口约6000万。这个范围和张謇主张的差不多,就是设省治45郡。

(3)小方案:参考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40中提出的“徐淮省”方案(35个市县,相当于约40个市县)。

淮海省辖市县不超过50个的,可以实行市县直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