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有哪些热门话题?

热点话题一:楼市调控

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房价一直在快速上涨。为了防止房价在泡沫中上涨,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政府不应以“房价下降量”为直接调控目标,而应倾向于使市场秩序和管理更加完善,投资消费比例趋于合理,促进法律管理制度,在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同时达到更加良性的综合调控效果。

在短期内,“政府有责任”必须被视为新住房政策的最重要的责任。对未按新政策要求执行的,将严厉追究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以此作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政令意识”的重要指标。

长期来看,还是要引导和帮助地方政府走出土地财政的怪圈(比如改革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如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财政”和“债务财政”的问题,那么地方政府就有可能从土地中“跳出来”,从土地中“赚钱”,不再在房价问题上与民众“捉迷藏”,从而真正解决“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公民的“房地产消费习惯”需要正确引导。“居者有其屋”的关键是先解决“住”的问题,这属于房产“使用价值”的范畴,不一定是“所有权”的问题房价处于高位,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认识到了。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站在大众的角度,量力而行才是上策,不要高位接盘,避免泡沫风险。

热点话题二:“山寨”横行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公共项目的过程中,掀起了一股“山寨潮”,“山寨建筑”一下子成了热门新闻。在很多地方,似乎什么建筑都可以当“山寨”。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除了走群众路线,集中民智,倾听民声,人们更应该关注一个政府在一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决策和行为作用。严格来说,代斌先生认为,政府可以建设大型公共工程,但政府应该尽其所能打造“形象工程”,考虑民众的感受,不忽视民意的声音。不能轻易“雷”群众,或者“雷”一块。

很多“山寨楼”其实都是“手写的”,“山寨楼”的背后是官员头脑中扭曲的政绩观。打着“民生”“公共利益”的名义,其实是“屁股决定脑袋”,不顾百姓政绩和形象工程。他们无视人民的感受,发自内心地向权力致敬。当建筑早已脱离建筑意义的范畴,成为权力的象征,作为官员考核和升迁的物质载体和参考,建造“山寨版”建筑的冲动就会不断复制。

同时,“山寨”本身终究与创意无关,更难以成为一个地方不断进步的真正动力。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实就是一张“城市名片”,要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展现城市的精神风貌,给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如果政府本身提倡“山寨”,我们的社会怎么可能有创造力?所以,社会的发展进步永远不可能建立在“山寨”的基础上,也不可能靠“山寨”的作品来招商引资,奔向小康。只有立足实际国情、因地制宜,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进步注入动力。因此,无论是在宏观决策、政策引导,还是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政府都应该鼓励发展、鼓励创新,做改革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充满创造力和活力,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避免“山寨”成瘾。

热点话题三:副矿长背后

参考示例2065 438+2000年9月9日,国家煤矿安监局颁布《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要求“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但23号文件刚一下发,某地煤矿就“迅速”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让他们“挂职矿长”轮流下井。

参考答案

“突然提拔7名矿长助理”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警示。当“上有对策,下有对策”的雏形形成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上有政策”,迅速堵上缺口,打好补丁。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矿长助理”是不是“矿领导”。此外,对于那些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矿长的民营矿企,其幕后老板也应纳入“矿领导”的前台。同时,钟毅教育教师代斌认为,“矿长助理”事件实际上反映了国家方针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打折现象”。有的政策执行灵活,上面“风大”,下面“雨小”;一些政策被扭曲和修改,结果与决定的初衷大相径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标准思维和执行,不仅让上级的政策遭遇“脚手架”,也严重损害了基层的根本利益。一些专家称之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阴谋。反映了当前政府组织制度环境、组织决策过程和激励机制的不适应和矛盾。

难度延伸——提问?如果你是矿长,你会提拔一个助理矿长代替你下井吗?

很明显我不会做这件事。在我看来,矿领导不是“陪死”,而是“* * *活着”。如果不安全,让副矿长代替我下井。其实危险也是有的。虽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矿领导”下井后,即使出于本能的需要,矿领导也会重视安全生产,不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也不是拿矿工的生命开玩笑。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能有明确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矿长下井”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观念的转变,责任意识的下降。我个人支持“矿长下井”,但“矿长下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和“监管”层面做更多的工作。

热点话题四:为什么拆迁总是“冲突”?

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中,“拆迁项目”越来越多,但“拆迁矛盾”也越来越大。如何看待“拆迁”过程中的激烈矛盾?

参考答案

首先,我认为拆迁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矛盾是拆迁成本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房价的心理预期越来越高,导致拆迁难度加大。目前拆迁补偿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但控制拆迁补偿可能会加剧拆迁户与拆迁当事人的矛盾,这就是控制拆迁成本的难点。代斌老师的观点是,政府需要改变“补充方式”,不要再在“现金”上做文章。它需要在就业和住房方面有配套政策,矛盾会少很多。

坦率地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拆迁实际上是政府、开发商和拆迁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政府获得的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即加快旧城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因此,城市拆迁是政府、开发商和拆迁户之间动态博弈的复杂过程。在开发商与拆迁户的博弈中,政府单纯从加快旧城改造、保护弱势拆迁户利益的角度出发,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没有相关配套措施跟进。虽然短期能让拆迁户受益,但后续问题还是会很多。因此,调控补偿标准是正确的,但一定不能忽视拆迁的另一个问题,即“拆迁户”的“安置”和“配套措施的跟进”。有时候,不一定要以“钱”的形式补偿“拆迁户”,合理的政策安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调控手段。

热点话题五:“李一”背后是谁在造神?

2010年8月,一位所谓的养生大师——重庆缙云山少龙观方丈李毅被曝简历和“神通”不实,甚至涉嫌违法行为。警方介入调查后,这个“不死之身”在众多人群中的面纱逐渐被揭开。对于这一事件,公众开始反思:“李一”是如何走上神坛的?是谁把“李一”推上了神坛?请各位考生客观分析一下,谈谈个人看法?(回答时间限5分钟)

参考答案

其实对于“李易事件”,或许国人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些所谓的“神仙”可以轻易糊弄很多人,甚至名人。或许,中国人整体“文化信仰”的缺失值得我们关注。没有明确的“信仰”,结果很可能是“满神满佛”。或许,生活已经残酷地告诉我们,要更好地生存,就必须做一个看透世事,随波逐流的聪明人。如果守信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好处和鼓励,骗子得不到应有的好处而不是受到惩罚,人们就会不断地冒险。那么,我们会看到更多像“李一”这样的“伪神”。

事实上,钟毅教育的代斌老师认为,无论是把李易描绘成一个神仙,还是对其进行疯狂的批判,都是一种过左或过右的思维。“李易”这家伙有“出轨”是真的,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但是,从“李易事件”前后大众的“天壤之别”来看,应该反思大众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时至今日,客观独立的精神依然是这个社会的稀缺品。

试想一下,如果人们只把李易当成一个普通人,就不会被他牵着鼻子走。今天,如果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就不会这么“义愤填膺”了。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是人性通向现代社会的基础。这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而是日常行为的规则,具体可见。虽然拿着这把尺子要求所有人遵守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客观独立的精神,甚至这样的人已经成为大师和偶像,那么这个社会也必须反思。

热点话题六:“不闯红灯”也能获得奖励?

参考案例:某地方公安交管局决定投入65438+万元,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遵守交通法规奖励活动,对当天开始查找后在各路口发现的“第一个没有闯红灯的行人”和“第一个没有闯红灯的非机动车骑手”进行现场奖励,每人一次性奖励现金500元,以激发和调动广大市民守法、文明、安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红绿灯和斑马线随处可见。按交通规则出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遵守交通规则是理所当然的。奖励正确的事和奖励不杀人的人一样荒谬――这种奖励很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即它使人认为做了一件没有做好的事是正确的,但做好了就应该得到奖励。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用心良苦。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进步。但这种对“道德底线”的奖励(奖励公民做他们本该做的事)有些不妥。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原有的公序良俗和法治秩序造成一定的破坏。

其实奖励“不闯红灯的人”并不是什么创新,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强大而改革商鞅,最近还在石家庄街头用了一招赏现金。《史记·商鞅列传》记载:“使人信其有,而不信其有,是在国城南门立一树,能迁北门者举十金。人怪它,不敢迁徙。后说“能迁移的给50金”。有一个人迁移到它那里,需要交五十金,明确表示不会欺骗。卒令。”徙木重财,收买取信于民,收买封禁,如此换来秦国的顺利改革,国家强盛。但是,奖励“不闯红灯的人”就等于商鞅吗?代斌老师认为不一定。因为时代背景不同,群众的思维也不同。因此,这一措施令人担忧,不建议广泛开展。

热点话题七:应对“隐性腐败”需要阳光,但不需要雨露。

近年来,腐败的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许多腐败分子开始采取“隐性腐败”来逃避监督。对此,如果你是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你怎么看,有什么好的建议?

参考答案

反腐败斗争的过程是腐败形式不断多样化、反腐败手段不断完善的拉锯对抗过程。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所以贿赂也有多样性。换句话说,人的一切需求都可能成为贿赂的手段或媒介。但归根结底,贿赂毕竟是与利益挂钩的,是行贿人通过各种手段与行贿人进行利益交换的行为。目前我国法律只将贿赂界定为财物,所以预防或遏制非物质贿赂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及时修改法律,扩大贿赂媒介的范围,甚至是所有给人带来好处的媒介。这是防止“隐性腐败”的关键。

要想让“隐形贪官”原形毕露,无处藏身,或者缩短隐形时间,首先要想方设法制约官员的权力。要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改变一些官员“说了算”的局面,让官员慎用权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次,要全面推进建立官员财产等重大事项的报告和公示制度。只有把官员财产等重大问题掌握在组织中,暴露在阳光下,官员手中的权力才会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在规范中运行,一些腐败行为和不良思想才会“出现”。总的来说,如果“限制权力边界”,就必须回归“权力之源”,将权力机制置于人民监督和法制的阳光之下,并辅以财产申报制度和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从而提高腐败的违法成本,使其处于更好的治理状态。

热点话题八:“状元情结”与“应试教育”

参考例17号2010年7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公布了各自学校录取的尖子生人数和比例,但有媒体发现“两校录取的尖子生加起来”的比例远大于100%。「额外冠军」是如何产生的?引发了公众对“中国学者情结”的深刻反思,一些地区甚至出台了“禁止炒作状元”的政策。对此你怎么看?你支持继续统计优等生吗?

参考答案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分数依然是决定考生命运的最重要参考,排名论依然大行其道,状元情结根植于我们心中。近年来,对高考状元的炒作已经到了非理性的程度。面对愈演愈烈的“状元热”,“禁止状元炒作”或许只是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代斌老师认为,看似相等的分数背后,往往有很多让人深感叹息的事情。如果获奖者只是金字塔顶端的几个状元,那岂不是意味着大量落榜甚至考上普通高校的学生都成了“失败者”?如果一场高考让大部分教育对象变成了失败者,这样的教育自然不值得提倡。

我的观点是,我支持继续“提拔”状元,但不“提倡”提拔状元,我们在提拔的时候也需要把握好“度”的原则。诚然,从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回归教育本义的角度来看,不应该炒作高考第一,制造更大的升学压力。但是,适当宣传高考状元和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真的有危害吗?恐怕需要讨论一下。如果高考状元普遍“默默无闻”,人为掩盖众多优秀学生的奋斗精神,未必不是教育的又一损失。在不久的将来,对高考状元炒作的禁令可能会更严,对高考状元的追捧可能会更多。不如反思一下现有的对高考状元晋级的态度是否有偏差,达到宣传和炒作的平衡。

最后,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禁炒”,而在于调整中国的教育模式。只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问题才会有转机,才会有转机。

热门话题九:机关微博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很多事业单位都建立并开通了“事业单位微博”,甚至很多公务员、领导干部都在网上编织微博。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网络空间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或与政府博弈的平台。重视微博这一新型社会管理工具的作用,利用新兴媒体的特点,使干部群众快速互动,既能使机关获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又能使机关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从综合评价的角度来看,广州钟毅教育的代斌老师认为,“微博”值得我们大声鼓掌,这标志着“人民的知情权”在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得到了日益兑现。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政府的官方网站和政治家的官方博客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沟通的良好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了。在一些重大事件之后,微博中会有大量新鲜的信息发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是一个新闻爆点,是民间意见的集散地。

如果能通过微博热情地回答网友的提问,尊重社情民意的表达,容忍哪怕是一些激动的言辞和满腹牢骚,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过激的情绪,对促进社会和谐、警民互动、缓和民情大有裨益。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它的宣传立场和对政绩的认可,那么地市级的警察网站早就足够了,没必要画蛇添足。目前在微博中炙手可热,但我们也需要警惕,微博是否会像曾经遍地开花的“X长热线”、“X长邮箱”一样,一阵风吹来后,会变得冷清、无人问津。

热点话题十:“咆哮哥”的出现

参考示例2010年6月,某网友在某市市长留言板上留言反映该市法制办公务员态度蛮横,并上传了一段录音,录音显示当时该网友与服务大厅值班人员发生言语冲突。该网友在留言中形象地将这位态度恶劣的公务员称为“咆哮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其实“咆哮哥”的存在并不是唯一的,它的出现也绝非偶然。问题的关键是迅速停止“这种忽视群众的倾向”。除了平息事件对公务员队伍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以“咆哮哥”事件为契机,展开更大范围的公务员作风建设大讨论和大整顿。

“咆哮哥”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咆哮哥”这样的公务员的个人服务态度、言行修养,更重要的是公共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理念、运行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重要的是从运行机制上解决“咆哮哥”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