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中医专家就亚健康身心给出一些具体的见解。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此时人体的机能虽然没有明显或确定的疾病表现,但平时缺乏活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是一种不健康的生理状态。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失眠、心悸、胸闷、健忘、恶心、乏力、烦躁不安等。亚健康的另一种表现是,人心理上感到严重不适,自觉活得很累。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亚健康状态所反映的症状并不能作为某种疾病诊断的绝对依据。这种状态可能会恶化,然后发展成某种疾病。但更多的是长期维持现状,没有新的变化,极少数人会慢慢恢复。
亚健康的原因
专家估计,我国亚健康人群占70%,亚健康人群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来自社会、环境、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许多人长期养成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性生活过多、睡眠不足、运动过少等不良习惯,导致人体微循环紊乱,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不畅,营养物质交换不完全,新陈代谢不畅。因此,在现代社会,亚健康的人数逐年增加。
亚健康人群要注意自我调节
专家指出,亚健康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现代人身心健康的一种表现。亚健康状态的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症状较严重者应去医院诊治,辅以药物治疗。专家说,目前,中国在用中医药调节和治疗亚健康状态方面取得了突破。
健康的自我监测
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kg,超过者为异常。
2.体温基本在37℃左右:体温日变化不超过65438±0摄氏度,超过65438±0摄氏度即为异常。
3.脉率每分钟75次左右:一般不小于60次,不大于100次,否则为异常。
4.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6 ~ 20次: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之比为1: 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超过24次为异常。
5.排便基本定时:65438+每天0 ~ 2次。如果连续3天以上或一天4次以上不排便,就是不正常。
6.每天的食量保持在1 ~ 1.5 kg左右:连续一周进食量超过正常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食量的1/3为异常。
7.一昼夜尿量约1500ml:连续三天24小时尿量大于2500ml,或一天尿量小于500ml,为异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28天左右:提前或推迟超过15天是不正常的。
9.正常成年男女婚后可以生育:夫妻同居不避孕,3年内不能生育是不正常的。
10.每天能按时生活:睡眠6-8小时,如果每天少于4小时或多于15小时,则为异常。
被调查者:莫托·威廉二世-副总裁级别11 1-16 20:38。
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kg,超过者为异常。
2.体温基本在37℃左右:体温日变化不超过65438±0摄氏度,超过65438±0摄氏度即为异常。
3.脉率每分钟75次左右:一般不小于60次,不大于100次,否则为异常。
4.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6 ~ 20次: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之比为1: 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超过24次为异常。
5.排便基本定时:65438+每天0 ~ 2次。如果连续3天以上或一天4次以上不排便,就是不正常。
6.每天的食量保持在1 ~ 1.5 kg左右:连续一周进食量超过正常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食量的1/3为异常。
7.一昼夜尿量约1500ml:连续三天24小时尿量大于2500ml,或一天尿量小于500ml,为异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28天左右:提前或推迟超过15天是不正常的。
9.正常成年男女婚后可以生育:夫妻同居不避孕,3年内不能生育是不正常的。
10.每天能按时生活:睡眠6-8小时,如果每天少于4小时或多于15小时,则为异常。
感觉身体大不如前,精力不再充沛,身体开始暴饮暴食,失眠,疲劳,食欲不振?疲劳、心悸和愤怒?随着气温的一天天升高,现代人的状态并没有随着天气“回暖放晴”。中医专家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城市中亚健康群体的一员。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生理机能低下、不耐疲劳、腰酸背痛、失眠多梦、健忘、头晕耳鸣、脱发、黄褐斑,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国的亚健康人群在30-45岁之间非常普遍,约占城市人口的70%,而且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因为学业负担重,有加入的趋势。从出现症状的人群来看,女性多于男性,职业特点以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为主。
面对这些异常情况,西医一般的建议是改善生活或工作环境,如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等,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要靠个人自律。
中医的特点是不依赖西医的检测,只根据症状进行治疗。其理念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疗方法随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而异。更强调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而不是“治头疼医头,治脚痛医脚”。因为亚健康状态本身就是整体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所以中医治疗是独特的。可以选择中成药,比如万喜药业生产的仲景六味地黄丸,对防治亚健康状态有非常好的疗效。中医理论认为,健康状态是“阴为平阳之秘,神为治”。早在《内经》中就写明“治未病”。因此,六味地黄丸不仅是补肾之品,还能调节阴阳平衡,使人摆脱亚健康状态。
中医历来讲究“道地药材”和“药出状态”。这意味着中草药作为植物的精华,是在长期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形成其特殊性的。这种独特的中草药是中医界推崇的“道地药材”。万喜药业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依托“八百里伏牛山天然药材仓库”,精选道地药材,生产出“仲景牌”六味地黄丸,被市场公认为“药中好”,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也是现代人调理和治疗亚健康的良药。
很多人认为中老年人应该重视保健。其实人到中年以后再想保持身体健康,注重养生保健,已经晚了。只有年轻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入中老年人才能从中受益。所以,要远离亚健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每天要吃500克以上的蔬菜,200克以上的水果,只有120克的肉。尽量用优质植物蛋白(豆制品、蘑菇)代替动物蛋白。尽量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多吃碱性食物使血液呈弱碱性,可降血脂、软化血管,对健康影响很大。酸性食物的酸性依次是肉、鱼、蛋、米、面粉。碱性食物的碱性是海带、紫菜、大豆、红薯、土豆、萝卜、橘子、番茄、苹果、牛奶。简而言之,饮食应低脂肪,动物蛋白,热量,盐,糖,维生素和纤维素。
多做运动,跑步,游泳,跳绳,打篮球都不错,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对提高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帮助。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就是呼吸困难或者不够。轻的若无其事,重的感觉不舒服,好像被一块石头压在胸口,甚至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表现,也可能是人类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不同年龄段的人胸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
1.功能性胸闷(即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如果长时间呆在门窗紧闭、不通风的房间里,或者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人发生争执,或者在低气压的气候中,往往会感到胸闷乏力。短暂休息后,开窗通风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像这样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胸闷,不需要紧张,也不需要治疗。
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体内某些器官的疾病引起的,即病理性胸闷。比如:
1.呼吸道梗阻:气管、支气管长瘤、气管狭窄、气管外压(甲状腺肿、纵隔长瘤);
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死、气胸;
3.心脏病:一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和心脏肿瘤;
4.膈肌疾病:膈肌肿胀、膈肌麻痹;
5.体液代谢和酸碱失衡。
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大多数突发事件是由于急性创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气管异物引起的急性心脏病发作、急性肺梗死等。缓慢性胸闷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儿童胸闷多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年轻人胸闷多提示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胸闷大多提示肺气肿和冠心病。
总之,一定要注意胸闷,以免耽误必要的治疗。你应该去医院做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生化检查、肺功能测定,让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
目前最流行的词是“抑郁”。当人们认为“郁闷”这个词的表达还不够的时候,“胸闷”这个词就成了紧跟时尚潮流的流行关键词,失败、尴尬、挫败、无助都被形容为“胸闷”。其实真正胸闷的患者,说起这个词绝对不会这么轻松。那种喘不过气来,严重缺氧的感觉,会让人有濒临死亡的感觉。胸闷的出现预示着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的存在,不容小觑。
冠状动脉缺血导致胸闷。
关键词:冬季,心肌缺血,心肌梗塞。
易感人群:中老年人,最近有年轻化的趋势。
徐航(化名)今年50岁,在Xi某企业职工医院工作。他通常认为自己像牛一样健康。然而,前几天,有一天临近傍晚,他感到有点胸闷气短。因为他平时没有心脏病,家人和他自己都没在意。他们喝了些水,然后去睡觉了。没想到,半夜剧烈的胸痛让他苦不堪言,送往医院的救护车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最终结论是急性心肌梗死。
张教授告诉记者,胸闷是一种症状,可发生多种疾病,但以内科疾病为主,心血管疾病最常见。在寒冷的冬季,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65438+2月至次年2月期间,尤其是在持续低温、阴雨大风天气,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四五十岁的人更应引起重视。
冬季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使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体内酚胺分泌增多。后者可使人体四肢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加,耗氧量增加。此时心肌缺血缺氧会引起心绞痛。交感神经兴奋和氨基酸本身也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血液浓缩,使血小板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这也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低温时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梗猝死。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剧烈胸痛。但是,对于老年人呢?穴位一般指65岁以上的人?雪不完全是真的。据资料分析,近1/3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没有剧烈的胸痛,而胸闷是最常见的症状。可见,对于老年人来说,有无胸痛并不是区分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依据。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都会有先兆。当你感到胸闷、胸骨后疼痛,有时放射到左肩背部时,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心绞痛,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安全度过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一、天气多变时,及时加减衣服。二是按时吃药。你应该随身携带几片有效期内的硝化甘油。在突然发病的情况下,这种药物可以有效地舒张冠状动脉,缓解症状。三是加强自我保健。要保持适量的活动,不要因为天气冷而懒于出门,这样会降低抗寒能力。另外,冠心病患者要综合治疗,中医西医都不能排除,对病情有利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心肌受累伴有胸闷。
关键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损伤。
弱势人群:儿童和年轻人。
12岁的小军父母都是军人,平时由爷爷奶奶照看。半个月前,小军突然发烧,嗓子疼。他休息了几天,吃了一些感冒药。谁知,最近几天,小军总感觉胸闷气短,几分钟就喘一次气。老人认为孩子不想上学,故意捣乱,也就没在意。不想,小军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胸闷、心慌、头晕,无法坚持上学,引起了老人的注意。经医院检查,小军患有病毒性心肌炎,胸闷是心肌炎引起的。
郝伟主任说,心肌炎多由感冒病毒引起,一般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发病初期常以感冒症状为先导,如恶寒、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或呕吐等。患者在2周左右要特别注意胸闷、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具有隐蔽性,容易让人误认为感冒没有完全治愈而误治。心肌受累明显时,患儿常主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头晕、乏力。严重者可突然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终末发绀,短时间内可发生意外。
待遇?服用1,急性期至少休息3 ~ 4周;2.荷尔蒙;3、大剂量维生素C和能量混合物;4.中医对本病的综合治疗和整体调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5.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西红柿)和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6.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伤风或上呼吸道感染;7、用药应遵医嘱,尤其是心律失常患者,不可随意增减剂量;8.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颈心胸闷容易误诊。
关键词:颈椎病、胸闷胸痛。
弱势人群:中老年人。
50岁的孙是一家政府机构的会计,在过去的8年里,他反复患有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并在多家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没有效果,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医生询问病史时发现,她的“心绞痛”多发生在伏案坐太久、高枕睡眠起床,或突然转头或摇头后。体检发现颈椎活动稍受限,X线片和CT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椎轻度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引起的颈心综合征。经过三个疗程的中医综合治疗,症状全部消除。
张教授分析,颈心综合征患者年龄较大,容易出现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有些医生忽视职业、病史采集和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过分依赖仪器等辅助检查,尤其是影像学检查可能与临床症状不相符时,更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
颈椎病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收缩,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统称为“颈心综合征”。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可能出现胸闷、不适、心慌、气短等表现。心电图上有缺血性ST段和T波改变,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但颈心综合征型心绞痛与冠心病心绞痛是有区别的。与劳动负荷增加和情绪激动无关,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和钙拮抗剂也不能缓解。但颈椎负荷的增加往往是这类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如高枕位、长期保持过度的抬头低头姿势、背部受凉、扭伤、疲劳等。
“颈心综合征”的根源是颈椎病,所以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日常生活中,要纠正高枕位,避免过度抬头低头,注意颈部保暖;局部理疗和热敷;适当的颈部体操活动颈部,可以缓解或减轻“颈心综合征”的各种症状。
焦虑、胸闷、气短
关键词:紧张焦虑胸闷心悸。
流行人群: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詹江是Xi安一家企业的政治干部,今年40岁。去年7月我飞到北京开会。突然在飞机上感觉紧张,胸闷,心慌,手脚发抖。到北京后,病情有所缓解。两个月前再次坐火车去北京,途中又发作了一次。当时我以为是“心脏病发作”,中途要求下车,住进了医院。从此,胸闷、心慌、紧张、焦虑、烦躁、颤抖一直存在,几乎每天都有发作。医生计划诊断为“隐性冠心病”。服用丹参片、三磷酸腺苷、谷维素、脑乐静无效。后来去精神卫生中心咨询,医生又给患者做了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图地形图、血脂等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他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是21,医生做出了“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
Xi安精神卫生中心贾瑞主任表示,焦虑症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为5%,通常有三个方面:1,内心体验:坐立不安,坐立不安;2、自主神经系统改变:胸闷、心跳加快、心悸、胃肠蠕动减弱、食欲下降等。;3.运动系统表现为无力、手脚无力、轻微震颤、颤抖、眨眼、磨牙、面部肌肉紧张、坐立不安等多余动作。
焦虑症的各种症状出现后,患者切不可盲目用药,应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了解自己是否患有焦虑症。心理治疗的重点是1,缓解精神压力的原因(即改变认识)。给予适当的支持,让他们解除顾虑,放弃不合理的要求。2.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在医生的帮助下,你应该对自己的症状和身体状况有正确清晰的认识。
贾瑞主任说,还有一种人,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但经常感到胸口憋闷,心慌气短,紧张害怕,有一种频临死亡的感觉,好像必须马上抢救。这其实是一个“心脏神经症”患者。这类患者的一个特点就是爱思考,想多了,凡事都要刨根问底,也就是善于思考的优点有点过头了。
心理健康专家提出,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密不可分。比如当你受到外界刺激或心理因素的刺激时,你的生理反应会很强烈,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慌、出冷汗,这些都是人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但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太久,又没有具体原因,那么你可能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即便如此,也不要惊慌,只要通过系统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胆悲胸闷。
关键词:胆道疾病,心悸,胸闷。
流行人群:肥胖中年女性。
赵燕华(化名)今年45岁,在Xi安一所中学当老师。近几个月感觉胸闷,心慌,心跳加快,右上腹疼痛。医生诊断我是心绞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并没有好转。前几天,她在上腹部剧烈疼痛后,因急性胆囊炎摘除胆囊后,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消失。
赵坤主任认为,赵老师生病的根源不是心脏而是胆囊,她患的是胆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是一种容易与心脏病混淆的疾病。在临床上,医学专家早就注意到胆道疾病患者可出现类似冠心病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改变,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以下两点:①胆结石和冠心病均与脂代谢紊乱有关,因此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②胆道系统与心脏在神经支配上共用同一通路,可能是神经反射所致。
胆心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心电图改变。部分患者伴有右上腹疼痛,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胆心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治疗胆道疾病,控制胆道炎症,清除胆道结石。
名词解释胸闷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就是呼吸困难或者不够。严重的时候感觉好像胸口被石头压了一下,甚至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表现,也可能是人类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一、功能性胸闷:长时间呆在通风不良的房间里,或者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和别人吵架,或者在低气压的气候里,往往会导致胸闷乏力。短暂休息后,开窗通风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像这样的胸闷可能是功能性的。
二、病理性胸闷:由体内某些器官的疾病引起,即病理性胸闷。如:1。呼吸道梗阻:气管、支气管长瘤、气管狭窄、气管外压(甲状腺肿、纵隔长瘤);2.肺部疾病:肺气肿、哮喘、肺不张、肺梗死、气胸;3.心脏病:一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4.膈肌疾病:膈肌肿胀、膈肌麻痹;5.体液代谢和酸碱失衡。
儿童胸闷多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或纵隔肿瘤;年轻人胸闷多提示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胸闷多提示肺气肿、冠心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