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旁的一个卖书棚
这个卖书的几个月后会在这个网站上租一个月左右的空间。上一次是在四五月份,打着“读书日”的旗号。其中就有那些原来卖10元5元或者按斤算的品种,也可以叫大众阅读。有的还做品牌。比如棚子里有很多书是一家叫“金铁图书”的公司做的,没听说过。我去网站看了看,涵盖了所有品牌的通俗读物,规模很大。棚子里没有盗版书,估计不敢。
这些书有很多是东拼西凑的,有一些是实用性的(如《中外名人皆知》、《天文观测与搜索百科》、《医药与食品保健百科》以及各种菜谱),有一些是公开出版的(四大名著、世界名著、古代小说、经典、历史子集),还有很多儿童教育类的。这些书不需要活动,不需要推广。他们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气质。
棚主给的折扣不低,甚至还挺贵,但买的人还是很多。
这些书应该是大多数“学者”不感兴趣的,也是大多数“理想主义”编辑不感兴趣的。但是这些书实际上对最大数量的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它的魅力来自于书本身的特点。总有人说,现在谁要用电子书看纸质书,但你看看从超市买菜的中年人,或者带着孙子出去散步的老年人,你就会明白,他们想看小说或者了解一些“中华五千年”的东西作为消遣,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买kindle的。手机?眼睛也会变老
书籍作为实物,需要展示,就像衣服、手机、电器一样。小米想开线下店,其实也需要书籍。
现在卖饮料、食品、工艺品的高档书店,都开在大商场或者新兴商圈的角落里。原本分散在各个城市的新华书店也收缩成了每个城市的大型书店(正在逐步升级为卖饮料和手工艺品)。街上很少有“正常”的书店,日常和街头生活中基本不陈列书籍,这对于很大一部分大众来说很重要。
我又要怀旧了。我已经很久没有怀旧了,因为怀旧没有用,往往没有意义。但是对书店的怀念很难消退。2012年,我为保罗袖珍书店拍纪录片的时候,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和书虫老陆、晓寒、倪碧一起逛合肥仅存的集市书店,现在他们大概都不在了。(纪录片《口袋零年》item /subject/25766647/)
十几年前的合肥,大街上很容易找到各种小书店。他们卖各种各样的,大部分是普通大众,还有社科学术书籍,教具,打折和二手书,都属于不同的商店,非常丰富。他们的门面和小服装店、小杂货店一样,没有什么有趣的装饰,他们把所有阻挡读者的障碍都去掉了。无论你穿得多邋遢,你总是可以径直走到街上而不会感到格格不入。在更长的时间里,新华书店在每个城区都有一个门市部,品种齐全,服务社区,具有杂货店一样的功能。
现在,玻璃棚里所谓的“短期书展”,其实是街头书店以另一种形式的临时复活。它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书籍展示(例如,在商场下面的超市购买蔬菜、洗涤剂或尿布后)。
玻璃棚在原本空旷的商场广场上切割出一个空间,透明的玻璃后面书是无声的。但彩色的封面很嘈杂,与灰色的广场和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其精神力量暗暗吸引着读者。玻璃棚上“一折,一本25元,雅书”等鲜艳的贴纸刺激了捡便宜的心理(但实际价格一点也不便宜)。没人喊,但很容易就卖出去了。
一个月后,玻璃棚会被拆掉消失,广场空间会恢复成其他活动场所,书籍也会消失。老板可以找到下一个广场,重新组装玻璃棚,切出一个透明的空间,这些书就会出现在新市民的眼前。好像是流浪的鬼。
某种程度上,这才是当今城市环境下更应该出现的书店(利润显然不低,是个好买卖)。那些精致的饮料书店以另一种方式复兴了书店,但这些书店过于重视与其精致装修相匹配的选书口味,从而拒绝了大量读者。玻璃棚书店连接了原有市场书店和新华书店的部分功能,还原了书店原本的纯粹:卖书。这个棚子里的书显然不“高级”,但究竟是谁总想看这么高级的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