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健身防燥?

秋季天气转凉,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气候干燥。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阴,导致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咳嗽会有血丝,秋季保健要防燥。秋季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滋阴润燥。

1,秋季养肺重要。

秋气应在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气的来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伤肺阴,使人患上鼻干、咽痛、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疾病,所以饮食要注意养肺。

2.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莲藕、菠菜、甲鱼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麦芽糖、鸭蛋、蜂蜜、甲鱼肉、橄榄。多吃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能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适当吃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3.刺激性更小,酸性更强

秋季肺功能偏高,吃太多辛辣食物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一步伤肝气,所以秋季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西红柿、菱角等。

4、应多吃粥

初秋天气依然炎热,空气潮湿闷热,热气腾腾,加上秋季果蔬成熟,很难保护人不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所以秋晨多吃粥不仅能健脾养胃,还能带来神清气爽的一天。秋天我们经常吃的粥有:山楂米粥、梨米粥、兔子米粥、白萝卜米粥、杏仁米粥、橘皮米粥、柿子米粥等等。

5、应补健身汤。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天午餐和晚餐喝点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润脾养阴防燥,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营养,强身健体。秋天吃的常见汤有: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红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汤、香菇紫菜汤。

6、应该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是很多人害怕大量进补会导致肥胖。他们不妨吃些鱼,鱼的脂肪含量很低,其中的脂肪酸已被证明具有降血糖、保护心脏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秋季养生中药配方

1,玄麦甘桔汤

材料:玄麦6g,麦冬10g,甘草3g,桔梗3g。

做法:以上药物用开水冲泡。

功效:滋阴生津。用于阴虚者如口干咽燥、咽痛声音嘶哑、便秘等。

2.西洋参汤

材料:生地20g,西洋参10g,三七5g。

做法:可以单独炖,也可以和半斤鸡肉一起炖。

功效:冠心病、心绞痛或秋季心律不齐:心悸气短、体倦多汗、口渴咽干,尤其是夜间,睡眠不安。

3.二冬参地骨髓汤

配料:天冬、麦冬各30克,生地30克,生地黄30克,西洋参12克。

做法:同煮,加半斤猪腿骨。

功效:滋阴补髓,打造美丽容颜。治疗秋季气血不足,面部衰老,皮肤粗糙,咳嗽,便秘。

4.双冬汤

材料:麦冬30克,芦笋30克,桂圆15克。

练习:

第一步,将冬笋去壳、去皮、剪去老根;

第二步,放入开水锅中略煮,然后取出切成薄片;

第三步,去蒂,去沙洗菇,用刀片切片,放在同一个盘中;第四步,汤锅点燃,舀入600克蘑菇汤,煮沸后撇去浮沫;第五步,放入竹笋和香菇,加入精盐,再次煮沸,撇去浮沫;第六步,加入味精,倒入汤盆中,倒入香油。

功效:滋肾润肺,滋阴清热。适用于秋季肺阴虚引起的劳咳、痰稠、干咳、便秘等症。

5、山药银耳汤

材料:山药片30克,银耳10克,百合8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加水一起煮,煮好后加入适量的糖。

功效:滋阴润肺,养血润燥。

6.莲子汤

材料:莲子60克、芡实40克、麦冬30克、枸杞20克、蜜枣。

做法:以上材料用水煮。

功效:清心安神,强肾敛精。适用于秋季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心悸、腰痛、乏力。

秋季饮食中的“四忌”

1,不适合暴饮暴食: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普通人往往吃得过多。热量摄入过多会转化为脂肪堆积,使人发胖。俗话说的好,叫“长秋重”。秋季饮食,要注意适度,但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进补不宜过量:中医说“虚则补之,实则肃之”,要遵循“虚则不补”、“缺则补之”的原则。体内缺什么都可以补,但一定要补到一定程度,否则也会造成人体阴阳失衡。同时要知道药补不如食补,是药的三分毒,能用食补就不要用药补。

3.少吃刺激性食物:秋季应少吃刺激性、辛辣、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辣椒等,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蔬菜、苹果、香蕉等。此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的积聚,因为凡是有辛辣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作用,所以提倡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比如芹菜。

4、饮食不宜过凉: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冷,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发生了变化。特别注意饮食不要太凉,以免引起肠胃消化不良和各种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