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的起源是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早358年)。根据《辞源》和《辞海》对“寒食节”的定义,春秋时期,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朝公子重耳复辟国家,隐居介休绵山。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不见,烧了我们。为了悼念他,晋文公下令在他的忌日(冬季至日后的on fire and cold日)禁止生火和寒食,形成了寒食节。寒食节起源于介休绵山焚烧介之推的记载,最早见于桓谭的新论卷《XI离西事》,后见于《后汉书》、《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刑令》、《晋书》、《施乐传》、《李道元水镜汾注》。历史上寒食节和清明这两个节日差不多,久而久之,就合并成一个节日了。《唐·姚辉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月十一日:寒食明,初四假。大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即日起寒食清明,放假五天。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寒食清明,宜庆元日,前后赐三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在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

寒食节历史悠久,从春秋到西汉经历了开始和形成时期。从晋文公的“寒食节”开始,到秦汉时期,太原县形成了隆冬五天不用火食,“有病不敢违”的习俗。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鉴于隆冬寒食节时间长(魏武帝禁火令说,立冬至日后的one hundred and fifty天不准生火寒食),老弱病残不堪。出于保护农业社会原始生产力的愿望,周举、魏武帝、石勒苏益格、后魏孝文帝先后多次实施封禁措施,但节支推的民间崇拜、信仰和节日习俗依然如故。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从唐代开始,寒食节逐渐移至阳春三月,从皇室、政府、社会各界盛行到宋元明清。《宋书·正史》记载:“元旦、冬季至日和寒食节各放假七天……”。《宋史·外国传·高昌国》载:“高昌即西州。这个地方有一个7年的日历,3月9日是寒食节,玉尔舍,冬季至日。”这期间,寒食节期间,有诗、花、礼、宴、蹴鞠、郊游、插柳、斗百草、钩、抛、荡、斗鸡等活动。寒食假期持续七天左右,标题开始用“清明”,活动多,华人参与;从辽代到清朝,发展传承时期,兄弟民族和少数民族执政时期,寒食节也受到重视。《晋宗传》载:“明昌元年二月,任胤下令有司,放寒假五天。”《大童渊判职制度》规定:“凡流亡在外者,非遇元旦、寒食、重午等节日,不得准假。(意思是犯人可以在这三个节日享受假期)”。《清·李彤》载:“新年寒食及初霜节,拜坟,穿素服去墓...所以叫扫墓”。这一时期,寒食节在调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持续的、濒危的时期。这一时期,寒食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被世人淡忘,其他活动相对减少,于是寒食节的称谓被清明取代。自1990年代以来,有一个促进和振兴时期。纵观寒食节的不断演变历史,可以看出,寒食节已经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节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文化。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和活动内容:

1、禁烟寒食:寒食节在古代也被称为“禁烟节”。每个家庭都被禁止生火和吃冷食。但由于国人对圣贤的执着追求,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不止,到了唐代才得到皇室的认可和参与。

2.祭祖:寒食节从南北朝到唐代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它被收入《开李源》卷八十七,王公以下拜(寒食拜),成为官方认可和提倡的吉祥礼品之一。后来演变成皇家陵墓;官方祭祀孔庙和圣贤;人们去扫墓等等。当时是一家人或一个宗族一起到祖坟前祭祀,加土,挂纸钱,然后在坟顶撒上燕子和蛇兔,滚下来,用柳枝或针穿上,放在房间高处,以示祖德。

3、冷食饮食:冷食包括冷粥、冷面、冷食浆、青米、糯米;寒食祭品有面燕、蛇兔、枣糕、精黑麦、神仙等;有几十种饮料,如春酒、新茶、清泉和甜水。大多寓意深刻,如祭祀蛇兔,有“蛇兔必富”之说,意为希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子推言,取介休方言中的“年”字,不忘介绍和宣扬诚信。

4.寒食柳:维生素寒食节的象征,原意为怀念介之推对政治清明的追求。早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年谱》中就有“江淮与苏州之间寒食日家家断柳”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至今仍流行佩戴芥花花、佩戴麦叶代替柳枝。据各地史书记载,有“柳枝插坟”、“柳枝折标到户”、“柳枝插眠灶檐”、“戴头或系带”、“瓶储献佛神”、“柳枝插门”之说,民间因此有“清明(寒食)不穿柳,美人化白头”之说。

寒食郊游:又称春游,唐宋时期的盛兴。宋丽之言《东谷所见》云:“我扫了东西,然后带着兄弟、妻子、亲戚、事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明代《历代帝王风光简介》记载了在北京行走的情景:“清明时节,人在行走,游人、乘车者、行人成千上万。”可以说是极为繁荣。

6.寒食秋千:秋千原是古代寒食节的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人禹《开元天宝遗》记载“天宝宫中至日寒食节,竟竖起秋千,令宫中妻妾大笑,以为是盛宴。皇帝称之为半仙戏,故京师士人称之。”宋代宰相文彦博的《寒食日过龙门》诗,形容为“桥上杨柳悬一线,多荡挂彩绳。”

7、寒食蹴鞠:流行于唐代,宋《文学通考》载:“蹴鞠,盖始于唐代。种两根竹子,高几尺,网上缠网,为门量球。球分友友,局分角赢。”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景宗皆喜打蹴鞠,州府元贵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皇御殿东阁,观武大臣及武氏儿女,设宴待宰大臣。”宋代还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节诗:寒食节时文人思乡亲人,或借景作爱,感情多,灵感突,诗性大,吟咏者多。据调查,唐玄宗、张硕、杜甫、韩愈、柳宗元的诗歌有300多首,宋金元的诗歌有100多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此外,寒食节期间还有许多活动,如宴请、赏花、斗鸡、雕鸡蛋、拉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打百草、扔陶器等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从寒食节悠久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来看,寒食节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起源于春秋时期,介之推烧于介休绵山。晋文公在孩子的忌日下令禁火禁冷食,以冷食寄哀思。到了唐代,已经形成了国家法定节日,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早的一个。

2.历史悠久。两千六百四十年前,期间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假期长短不一,有五天,一百零五天,一月,三天二,五天七天,最后变成了一天。

3.文化内涵深厚。尊媒敬业,弘扬忠君爱国,功成身退,清正廉洁的政治抱负,不违亲人的孝道,发展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华魂、反映中华民族祖先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糯米、青米等系列寒食。

4.有许多节日活动。扫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郊游、蹴鞠、荡秋千、赏花、斗鸡、宴饲、吟诗等。5、传播广泛。从介休、泰源县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比如高昌国从唐代开始就把3月9日定为寒食节)。

回顾历史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旅游等社会活动的角度来看,寒食节的独特价值值得人们关注。

1,社会历史价值

寒食节是春秋时期为纪念桀升天而在设立的,至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朝历代,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施乐、北魏孝文帝等屡禁不止,但屡禁不止,死灰复燃,寒食之俗传遍全国,深入人心。唐玄宗回应民意,颁布圣旨,将寒食节的清明节纳入开元大典,并使之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丰富多彩的寒食活动丰富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北魏、辽、金、元、清时期,兄弟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和参与,通过寒食节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巩固政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寒食节蕴含着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正廉洁的政治抱负和“不求有功,但求有功,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古老的社会伦理规范,是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忠孝为核心的寒食文化内涵和由忠孝延伸出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是民族祖先文化的根基,是维系民族和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在当今社会,凝聚人心、凝聚中华之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解直推对政治清明的追求,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朝宫廷寒食节的七天春游,演变成今天的“旅游黄金周”;从冷食到禁火,演变成今天的护林防火;从寒食到柳树,演变成今天的全民造林;从蹴鞠到如今风靡全球的足球,意义深远,不可小觑。

同时,2640年寒食节的演变是中国古代社会诸多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中国古代社会学当代研究的重要线索之一。

2.文化价值

历史上,寒食节的活动主要是由纪念机构推动禁烟禁食,逐渐演变为祭祖。其中蕴含的忠孝诚信观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孝的传统道德内核,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到了现代,寒食节已经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形式。同时,寒食节期间,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回乡祭奠祖先,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古代先民在寒食节上对禁烟禁食的坚持,表达了他们对古代先贤引子的不朽怀念。冷食冷饮有几十种,大部分都有深意。比如介休习俗中有“蛇兔必富”的说法,寓意国家有望富民强国;牺牲吃面,介休方言是为了教育后人“怀念”,不忘介绍公,贤惠。寒食节,寓意追求政治清明...

在元杂剧、现代京剧、晋剧、现代晋剧和明代小说中,都有许多专门的解退和寒食节的曲目和篇章。自东汉以来,有关介之推的传说、故事和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学的重要史料。

3.艺术价值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公二十四年》,被《史记》、《子简》等历史名著多次引用,被编入清代古文启蒙书,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为《引论不谈鲁》。在历代的诗歌作品中,献给寒食节的诗歌,从战国的屈原、西晋的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全唐诗近300首,宋代诗、元曲100余首,涉及唐玄宗、张硕等历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唐宋八大家等各派代表,成为研究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从1995开始,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对绵山进行了恢复开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承载介之推精神的解公岭、解公祠、解陵园、七贤谷等遗址遗迹进行了恢复,收集整理了大量与寒食节文化相关的文献和文学作品,有力地保护了寒食节文化的传承。截至目前,绵山开发公司共投入18250万元保障寒食节。

寒食节是山西春季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是冬季至日节后105天。目前,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山西大部分地区庆祝寒食节的日子。一些地方,如榆社县,在清明节前两天庆祝寒食节。垣曲县也讲究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前一天清淡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该是古人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经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古人认为火有神灵,应该受到崇拜。各家供奉的火,每年必须熄灭一次。然后重燃新火,这叫改火。改火时要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焚烧谷神小米的象征,称为人祭。习俗沿袭下来,就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变成了寒食节,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大臣桀桀退。传说在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肉充饥。晋文公回国称帝后,分封大臣时忘了推。介子推不想夸耀自己的功绩,争宠,就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找介子推,介子推不想做官,躲在山里。文公的人放火烧山。本意是逼介子推露脸。结果介子推了母亲一把,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的义举,他在介子推去世的那一天没有生火做饭,而是要吃冷食,这就是所谓的寒食节。

汉朝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下令取消这一习俗。《殷罚令》中有这样一句话,“听说太原、上党、雁门都在冬后的日子里禁止吃寒食,云推为子”,“人不许吃寒食。违者,父母判半年徒刑,主官判百日,可得一月俸禄。”三国归晋后,因春秋时与晋谐音,对他们在晋的故事格外重视,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的习俗又恢复了。但是时间缩短到了三天。与此同时,在寒食节纪念介子的想法被推广到全国各地。寒食节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禁火禁冷食也成为汉族一样的风俗习惯。

今天山西禁火寒食的民俗,大多是一天,只有少数地方还习惯禁火三天。山西南部人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在山西北部,人们习惯用炒菜(即蒸糕面或白面切成骰子大小的方块,然后晒干,用土炒)作为寒食节的食物。在一些山区,全家人在这一天吃炒面(即把五谷杂粮炒熟,混合各种干果,磨成面)。

寒食节是靠蒸冷燕子来庆祝的。面粉揉成燕子、鸣禽走兽、瓜果、花卉等。蒸好的燕子被上色,插在枣树的针叶上,装饰在室内,作为礼物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