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六劫,能度过是福。
众生皆苦,有悲有喜。
在穿越自己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更完美的自己。
被誉为“晚清第一完人”的曾国藩,将他一生中经历的六次灾难,浓缩成他的人生智慧,汇集在《曾郑文全集》中,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六劫,能度过是福。
贫困的掠夺
韩非子说:善舞长袖,善财。
意思是长袖善舞,钱多做生意容易。无论做什么,条件越丰富,离成功越近。
大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地主家庭。由于他的兄弟很多,他的家庭只比普通人富裕一点点。
早年去北京赶考,还是靠亲戚凑几十两银子上路。
即使他后来参加了科考,并于13年在北京做了京官,但由于不善于谋利,仍然未能改变经济困境。
道光二十二年,在国子监工作的曾国藩与一个叫陈升的仆人发生了冲突。一怒之下,陈升去找另一家分店。
仆人怎么敢和主人吵架?原来,曾国藩欠了陈升几个月的工资。
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曾国藩的心。他写诗感叹道:
“箱子里没有钱。我一生以自己为荣,但我以我的奴隶为荣!”
言下之意,我穷到连奴隶都瞧不起我!
后来成为非常重要的大臣,不仅改善了经济状况,也为整个家族积累了雄厚的家财。
年轻的时候,我们渴望带着剑去天涯海角。长大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是在没钱的情况下挣扎。
趁着年轻多赚钱是一个成年人的意识,因为钱真的可以治愈生活中的大部分悲伤。
失败的抢劫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自讨苦吃很正常。
曾国藩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英雄咬着牙吞血。”
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如果反映到他的亲身经历中,就知道有多难了。
曾国藩虽然后来被称为“半圣”,但资历却相当平庸。
从14岁开始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连续考了七次才考上中。
他在北京做官的时候是个乡巴佬,被北京有权有势的人骂得体无完肤,甚至还死了心。
项勇营组建抗击太平军时,在长沙、越州、湖口被太平军打死,三次自杀未遂。
他大半辈子的经历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屡败屡战”。
但正是凭着这种毅力,他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正如陈瑶在星空演讲中所说:“成功只是偶然,失败才是人生常态。”
生而为人,我们遭受的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信仰和反思的能力。
生死之劫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疾病和死亡。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学会面对它。
曾国藩的五个兄弟,作为大哥,非常注重对四个弟弟的培养,经常写信教导他们修身之道,希望他们能有所建树。
只是事情没有解决。在曾国藩发迹之前,他的二哥和弟弟曾离开了他。
兄弟中最有才华的曾国华心胸狭窄,与曾国藩关系紧张。
但在得知大哥在江西被太平军围困后,始终没有带过一兵一卒,毅然率军前去营救。
见面后,兄弟俩痛哭流涕,从此,彼此原谅。
1858年,在安徽三河镇,曾国华的团被太平军围困,全军覆没。
噩耗传来,曾国藩伤心欲绝,差点吐血而亡。
弟弟曾,懦弱听话,很崇拜大哥。他平时经常拆开曾国藩给他的书信。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谦虚好学,治军有方。
1862年,湘军围攻天京时,曾亲临前线日夜督战,最终死于瘟疫,时年33岁。
此时,曾国藩的内心已经没有了失去二哥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它更超脱,更冷漠。
经历过亲人去世的人,最终都会明白生命是多么脆弱。
世界上有很多条生命,这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事实。
痴迷的抢劫
南怀瑾说:“读史三千年,无非名利;九万里之悟,毕竟诗酒田园。”
坚持应对无常是痛苦的根源。
生活中的大部分烦恼,都源于你打不开、看不透的心智图景。
即使曾国藩是这样的生活大师,也难免看不透。
在40岁之前,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在人类社会中挣扎的普通人:
他傲慢又内向。他刚到北京当官的时候,能隔着桌子跟人说话。
他情商极低,说话不逊,喜欢炫耀,被同事惹怒,不会做人,甚至到了相见恨晚的地步;
他很鲁莽,却不自知。他对咸丰帝言听计从,却被革除军权整整一年。
甚至他写信向家人诉苦,鼓励弟弟们好好学习,努力上进,也被斥为“矫情纠缠,又臭又长”。
借用一句电影里的台词:“不要高估自己两年,也不要低估自己十年。”
真正的智者,绝不会把认知局限于眼前的小世界。
经过一年的反思,曾国藩突然意识到:
我遇到的不是上级要求高,同事嫉妒,兄弟不上进,我对别人要求那么高。难道不是急于求成吗?
他后来把这段经历总结进了文集:
“自从丁思和吴武大悔之后,我知道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了,也看出人在各方面都有些不一样,和四十岁之前不一样了。”
从41岁开始,每个见过他的人都惊讶地发现,曾国藩仿佛获得了重生,他变得善良、谦虚、真诚。
凡事乐观,不为荣辱所动,不计较得失,是一种智慧和成熟。
贪婪的掠夺
Hokkekyo说,“所有的痛苦都是由贪婪引起的。”
如果贪得无厌,如果不能及时察觉,贪得无厌就会加重,随之而来的就是无限的痛苦。
曾国藩修身养性的名声很高,手下几十万湘军也是当时最强大的武装,让人怀疑他是否有自立为帝的野心。
据传闻,忠君李秀成被俘后,曾表示愿意带着长江两岸数十万大军,以曾国藩为帝。
而在湘军内部,胡林翼、左、等人都劝曾国藩自立为帝。
攻克安庆后,湘军将领建议设宴互贺,曾国藩不允许,只允许众将互赠。
有个叫李的将军第一个献上了一副对联:“君无种子,帝有道理。”
曾国藩见到李后训斥了他一顿,然后撕碎了何琏。
曾国藩六十大寿,湖北巡抚胡林翼前来祝贺。
一番交谈后,胡林翼在书案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东南无主。我在乎吗?”
曾国藩回赠他一副对联:“海中有无数花靠天,水高山自知”,委婉地表明了他不自立的意图。
在此之前,朝廷对曾国藩多疑,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为首的淮军来制约曾国藩。
正是曾国藩在皇权面前保持了清醒,才成就了日后赫赫有名的曾家。
在欲望面前不动心,在浮华奢靡中保持清醒,在赞美奉承中保持理性,这才是一个人能够走向高处的原因。
疾病的侵袭
生活就像一棵树,健康是根。
曾经有人用数字来形容一个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1”后面的每个“0”代表事业、金钱、地位、权利、幸福、家庭、爱情、房子...
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
一向注重身体健康的曾国藩没能挺过这一劫。太平天国八年,曾国藩死于任上,享年61。
曾国藩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当他年轻的时候,他患了几个月的重病。此后,他患有癣、眼疾、耳鸣、头晕、失眠、疝气等。很长时间了,他经常去看医生。
为此,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广’字是治心之药,‘无药’字是治身之药。他还提出了“养生六件事”,认为“养生以少怒为基础”。只有保持身心愉悦,才能强健体魄。
曾国藩在遗书中这样告诫孩子们:
“一个人只有努力,才能得到上帝的尊重。贪图享乐者,鬼神必羡之,故努力者长寿,安逸者短命。”
意在鼓励后人勤于健身,以避免疾病的侵袭。
君子之泽,切于五。
但在曾国藩的影响下,这100多年来,曾氏后人中涌现出200多位人才,涉及教育、艺术、科技,整个家族没有一个纨绔子弟。
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重生,世界上熬过这六次灾难的人将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