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是最简单的方法,那么如何掌握运动养生的度呢?
首先要做动作简单的练习,循序渐进,然后再做动作大、动作复杂的练习,这样身体的适应能力才能逐步提高,肌肉活动和内脏器官活动才能很好的协调,不能急于求成。
适当的运动应使身体各部分肌肉、关节、四肢、内脏器官(心、肺、脑等)都得到锻炼。)可以锻炼。运动时要兼顾左右手脚、胸腹和背部、耳朵、眼睛和上下牙齿的对称运动。例如,拉伸和弯曲、旋转和转动、按压莫奈、捏和推、行走和跑步、游泳和骑车可以交替进行。内功和外功最好交替进行,动静结合。根据冬夏两季的气候变化选择合适的季节性运动,如夏季游泳、冬季滑雪、登山等。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和爱好选择郊游、钓鱼、养花、绘画、书法、骑行、下棋、交际舞。
运动一定要坚持,坚持到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你半途而废,你肯定会放弃你之前的所有努力。
酸胀其实是乳酸引起的。乳酸是运动过程中肌肉代谢的中间产物。当乳酸积聚在肌肉中时,身体会感到酸痛。很多人经常因为这种感觉而放弃锻炼,其实这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再加一点运动就可以恰到好处。
如果运动后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疲劳多汗、无精打采,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身体的耐受极限,会因过度劳累而损害身体。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告诫人们:“修身养性之道,永远是努力,但不可能力竭而强。”那么,如何掌握运动量才合适呢?一般来说,每次运动后以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宜;有些人还用脉搏和心跳频率作为锻炼的指标。如果运动量大,心率和脉率就会快。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将心率提高到每分钟140次为宜;对于老年人,运动量要增加到每分钟1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