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维拉读了这篇文章!高写的。
云水周庄
高
周庄仿佛一片荷叶,漂浮在南北城河、引子浜河、齐静河等蜿蜒的溪流之间。
无论你去城镇的哪边或哪个角落,水都是最好的“向导”。真的吗?只要沿着河岸走,即使很难迂回地分辨出东西南北,也走不出“井字”河边的八条小石街,身姿和双脚始终附着在摇曳的水影上,耳畔会有水声萦绕,船儿歌唱,心中会有许多诗情画意。当然,你这样悠闲地走着,也可能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一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宫,南有神庭,北有张寨,东有万三庄园,西有南社失传楼。不过没关系,抬头望去,不知哪座石桥是哪代人建的,像一位好心的老人在等你;或者,我不知道哪家有一只独木舟停泊在你面前。
是的,周庄是一个水的世界,水是周庄富庶和风俗的基础。古代就更不用说了,周庄从宋元元年(1086)起900多年的起源、繁衍、风光,都归功于水的灵性和恩赐。江南首富沈万三,是周庄及其周边的沃土。他在满仓囤积粮食,用于农业和灌溉,并通过划船和运输粮食而变得非常富有。最后变成了一个不可思议又神奇的故事,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仿佛能从沈嘉昊大庄园的梦境中看到水上风车,呼啦拉着白帆,溅着河水,在微风习习的蓝天下不停地游荡;似乎还能听到满载瓷器、竹编、丝茶的沈阳号“范统”船队在通往东海的湍急河流上喊出的粗犷歌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周庄的很多风土人情、乡规民约也是因水而生。比如人家在水乡举行婚礼,董家就会提着一个红漆木桶,在婚船靠岸之前,到河边去抢“神仙水”。这样做,新娘被比作一个“仙女”,然后用“仙女水”煮米线和饺子。最后大家都可以分享团圆的意义。比如婴儿出生、捧满月酒的那一天,长辈们要把婴儿抱上船,然后用手指在船桨间蘸一点水,再把水轻轻涂抹在婴儿红润粉嫩的嘴唇上,祈祷婴儿长大后适应小船,不晕船,直到扬帆到达三江。比如邻居家的老奶奶会轮流喊奶奶喝茶。八仙餐桌上香喷喷的萝卜条、腌菜、熏蚕豆等茶菜自然诱人,泡茶用的水也更加讲究:水是从后门的河里取来的清水,烧水的容器是泥瓦罐,炉子的燃料是干柴,于是泡出了老奶奶茶。
周庄人能过上这样滋润悠闲的生活,应该对水心存敬畏和感激。对于慕名周庄的各国游客来说,也不例外。同样的水带给他们无尽的诗意流浪,也会帮助他们找回乡愁,找回褪色的童年记忆。你看,那些倒映在河中的老房子,包括所有历经沧桑的斑驳粉墙,所有赤裸裸地写着明清印记的朽木残石,所有古朴典雅的水墙门、干踏、桥头楼、雕花廊、贝壳窗...一切都变得可爱,在空灵迷人的艺术乐章中突然逝去。于是,观者醉了,谁也不会想到,他眼中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明清风情小镇,丝毫没有时间的痕迹,也没有今天无奈的人工修复留下的败笔。甚至,他会暂时忘记一些过热的商业圈和物欲横流的习俗。
这个时候,如果恰好下雨,水雾轻轻吹来,那么观者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和灵感。雨水细如衣衫手中的绣花针,一颗一颗,一颗一颗,从仅一箭之遥的屋檐上,从家中的老树新绿上落下。然后,一块块青砖和瓦片被打磨,在一个朦胧的地方雕刻窗户。偶尔会听到“啪嗒啪嗒”的脆响,是水滴挂在滴瓦边缘的声音。他们无奈是因为不知所措。
寒冷的天气过后,古镇的雨变成了雪花。站在高耸的桥上看这里的风景,你可能认不出记忆中的周庄。你想想,在过去,大和黑暗的屋顶突然变成银白色,是多么令人惊讶的陌生感?有什么惊人的极端反差?相反,老街上清澈的河水仿佛沾了砚墨,给人以深深的肃穆感。
当然,古镇的雪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铁匠铺里的红炉子,家家户户木门上贴的一副红对联,以及古镇上空三三两两绽放的鞭炮。似乎周庄人都在忙着送别灶神,迎接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