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谈养生:“易”、“道”与中医
2012年9月,95岁的国学大师南逝世。南在普及和传承儒、释、道文化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以易家和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养生理论,其中的宇宙天地人观、自然运行规律和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与中医理论体系不谋而合。在南的认知里,生命也有风水眼。
饮食中的《道德经》:情志决定饮食的好坏。
南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和禅宗大师。除了出版书籍和教学,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他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他之所以活到95岁,是因为他非常注重养生,大师在饮食上也尽量做到“微利清淡”。
首先是“寒碜”:南怀瑾吃得很少,讲究“午不食”,往往中午只吃几粒花生。晚饭是一碗粥,最常见的粥是小米地瓜粥。秋天来了,我喜欢喝糯米小米粥。
有人曾问:“是饿了就吃还是定时定量吃?”南怀瑾回答说:“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不饿,肚子里有的是东西。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肚子塞得太满,肚子有点空的时候就觉得饿。吃法就是记住四个字‘少吃多吃’。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
其次是“轻”。南怀瑾在饮食上受佛教影响,以素食为主。晚餐的粥有时会配一些配菜和少量主食。南怀瑾是浙江人,但他非常喜欢北方面食。他总是吃一些面食,如饺子、馒头、花卷和煎饼。当然,南怀瑾并不完全是素食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戒包括开、盖、持、犯。我自己持戒也不严格。经常要和客户一起吃饭,偶尔也不停的吃肉喝酒。所谓吃素,真正的意思是吃素,吃素,就是不吃肉,就是挑食。如果你喜欢豆腐,讨厌玉米,那你就不是吃素的。”
南怀瑾也强调吃得开心。他以好客闻名。他甚至来修理电器和送水。只要他到了吃饭的地方,就会留他吃饭。席间,他不时招呼大家加菜加饭,但只挑了几样,用了些红薯和小米粥。
睡眠和宇宙法则:好时代的好风水
谈到睡眠,南怀瑾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根据中医和我的经验观察,一个人真正入睡最多只有两个小时,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尤其是打坐和做功夫的人都知道,只要闭上眼睛,中午真的睡着三分钟,就相当于睡了两个小时,但是中午要保持好时间。晚上,中午就得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小时。”
南解释说:“这时的知识大大增加了,这和宇宙的规律、地球的规律、易经的阴阳原理有关。而且,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力量从心里降下来,与腹部的力量融合在一起。突然,所谓‘水火既济’,就是你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所以,失眠或者晚上真的想熬夜的人,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睡哪怕20分钟,训练自己睡不着就睡着。12: 30左右你就不想睡了。更有甚者,早上五六点钟,你困了,想睡觉。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睡觉,你会整天昏昏欲睡。所以,深夜工作的人,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睡上半个小时。那天的精神就够了。”
此外,南还深受道家淡泊无私思想的影响。一个学生问南怀瑾如何保持健康,他说:我不保持健康。忘记身体,忘记自己,甚至忘记生命的长度,忘记时间和空间。“积极的心态是对健康的保护,保健是建立在少生气的基础上的。”
道德决定健康:用情绪管理内脏
南在阐释百家争鸣文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儒释道文化中的典故和圣理不仅可以用来完善他人的人格,而且与中医和道家养生理论、养生防病密切相关。南在儒、释、道三教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新颖、科学的养生观。
南怀瑾在斋戒、教因果、证悟空性的过程中,总结出:“道生太极,太极生五行,五行生脏腑,五脏生五德。”健康理念;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出道是产生宇宙天地万物的本体,道是自然的运行规律和运动规律。
南一再强调,众生万物皆有因果,道是产生五德、八卦、三才、四象、阴阳五行的本体。按照他的想法,只要坚持修行六度,以八德为生命的基本原则,我们的内脏就会变得更柔软、更干净、更健康。
“五脏对应五德,五德养五脏。金德是忠,木德是仁,水德是诚,火德是节,土德是勇。中医的每一个器官和疾病都不是一个器官的疾病,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暴力伤肝,是肝属木,不守木德仁所致。”南怀瑾解释说,由于人体的内部器官是由金木的火、水和土组成的,每种元素控制一个器官。只要我们顺应五行的自然规律,顺应四季的变化,顺应阴阳的平衡,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持续健康,进入良性循环。
杨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