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五味,助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酸、苦、甜、辛、咸五味对应着人体的五脏。酸味对应肝,苦味对应心,甜味对应脾,辣味对应肺,咸味对应肾。这里的对应只是指这五味与不同的脏腑关系密切,并不是说五味对其对应的五脏有益。因为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最健康的,吃太多味会造成五脏偏颇,影响人体健康。
酸味容易伤肝。
酸食后,其药性先入肝经,肝主泄,故肝气最宜发散,肝郁最忌。但是,酸味有收敛的特点。酸味吃多了,会使肝气难以发散,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容易导致很多疾病。春天对应的是肝脏,所以肝病患者不宜吃酸,春天也不要吃酸,以免影响阳气的上升。对于多汗、遗尿、腹泻、遗精等疾病,可以多吃酸味,利用其涩的特性进行辅助治疗。
苦味容易悲伤。
苦味先入心经,有凉血的作用,但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最忌讳受寒,所以吃太多苦味会使心脏难以发散,导致心脏动力不足,出现血瘀,所以心脏不好的人不宜多吃苦味食物。苦味有泻火清热的作用。上火引起的失眠烦躁,可以通过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来解决。
甜伤脾。
甜味先入脾经,脾主运化、肌肉。甜食吃多了会造成脾胃负担过重,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尤其是孩子吃太多甜食,容易伤脾,导致肥胖。甜味可以给肝脏提供糖分,有利于肝脏的保养。甜味可以补充能量,滋养污垢。适当吃一些甜食也有利于肠胃的健康。
刺激性味道容易伤肺。
辛味先入肺经,肺主降,喜收敛,忌生发。但在上升发中刺激性味道更强,因此肺病患者不宜吃辛辣食物。辛味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胃寒、风湿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咸味容易伤肾。
咸味最容易入肾经。许多中医理论认为,咸味可以调动肾经中的先天活力。吃太多咸味会导致肾气过度流失,血液循环中先天元气得不到促进,血压被迫升高,从而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咸味有滋阴软坚的功效,对虚火发炎、无名肿痛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