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详解
所谓太极,就是阐明宇宙从无穷到太极乃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易经系词:“易有太极,是两仪之生”,其中太极是天地开、混沌分阴阳之前的状态。这两种器械是太极的阴阳器械。《系辞传》也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是说,浩瀚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既包含阴阳,也包含内外。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这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许多事物的程序和起源,是事物产生和毁灭的根本原因。天地之道,用阴阳创造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午前,和男,刚与柔,动与静,明显收敛,万物,不分阴阳。人生的道理就是阴阳滋养百骸。经络、血肉、腹背、五脏、六腑,甚至七损八益,都是阴阳不相容的。这个理论已经建立了两三千年,还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关,与日月相对应,一体之盈与亏的消息,都与天地相关,应该与物相关。
先贤们从用兵和比武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天下有常胜之道,就是日要柔,水要善,柔才能克服刚,避实才能战胜空,未来才能领先。
中国的古典哲学、道家养生理论、中医经络理论、孙子兵法等丰富的武术理论和经验,如易经,在中国构筑了沃土,太极拳在这片沃土上萌发和成长绝非偶然。太极拳的不断发展和今天的壮大,也有赖于历代大师的巨大贡献和无数英雄努力的灌溉。四海之内,从来没有一个拳法有如此复杂完善的理论。数百年来,太极拳在国外传播,从中原到大江南北,再到偏远地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太极拳得以迅速传播。在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很多流派。太极拳中的各种开山祖师;都是武林中的殿堂级人物。他们都用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来解读太极拳。各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太极拳的丰富和发展。
虽然太极拳的理论已经被阐述了很多次,但很少有学者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来看待这位大师。隐藏自己的人拥有它;深深珍惜细微处,学生看不到;技能有限;有一些人对拳的本质有所窥见,按照这样的孔子的观点去练是不对的,但是如果真的教了人也是不对的;有些人对拳术理论一无所知,但说它虚无缥缈,毫无道理,那就更害人了。
太极拳宗师陈公法克和六合门宗师公户姚震,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领悟和实践了太极拳的真谛。冯志强先生有幸向两位大师学习,融合了他们的教导。他以对太极拳的深刻理解,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陈式太极拳,创立了混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心太极拳),深刻地反映了万物的本来面目。混,什么都拿;元,为最初的根本意义。冯先生把他对武术和拳击的见解,以造福人类的心,并毫无保留地为世界作出贡献。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亿万年来,在自然界中,太阳经过月亮,星星绕圈,都是以圈为轨道;水滴成珠,石头磨成蛋,石头倒进水里,都符合圆的规律;动物和动物的升降也留下弧形轨迹。人类发展了科技,今天飞机的螺旋桨就是车辆的轮子;电动机械,即使是物质的微观结构,也是无圆运动的。直线是无限圆的一段,点是无限小的圆,螺旋是国家和其他因素的组合。圆周运动是万物运动的本质,是乾坤大道。
人体的阴阳往往不平衡,于是气血凝滞,疾病产生。混元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以功德为基础,以拳为母,以修炼为主。作为一种修炼内功的方法,混合了元恭的一系列方法,疏通经络,镇静阴阳,滋养内气,增加内功。
练拳必须从无极开始,阴阳开合要认真。混元太极传的走位架,动静兼备,内外兼修,双修人生。它的各种拳架是在陈公发部拳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戊己开始;现有机器天生太极,分阴阳,运动螺旋曲折;阴阳生,开合;最后,它属于无限,完全体现了万物的运动规律。其拳架的形势,环叠环绕,螺旋缠绕,动静结合,刚柔结合,内外结合,形意结合,满而紧,松而重,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特点,观之自然流畅,似龙,十分优美。混元太极拳以走拳为活桩;注重修心,要求静心慢练,能修善修,有助于达到炼气、练气、练灵、练灵至空、由空至空的境界。同时,通过丝络的练习,行走时,内气充分缠绕运行在皮肤关节上,汇聚入骨髓,形成刚柔并济的内劲。
混合内功和走位架的修炼,目的是修炼混合元素。这个过程也是以中国的古典哲学滋养修行者,对修行者的身心健康和养生大有裨益。对于练习推手和断手的人来说,由于练习中获得的气、生物磁和生物电的能量,他们的武术能力有了飞跃。
练拳,一定要有理,有理,有节。祝广大混元太极传爱好者明白以上道理;受益于练习混合武术,拳击和养生。
第二步:无限
无极是道,比太极更原始,更终极。无限原本是老子用来指代的终极概念。《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是世风。对于世界来说,常德不特殊,回归无限。这是第一次出现无穷大的概念。整段意思是:虽然你知道白色,但你安于黑暗,你可以成为世界的楷模。能为天下之典范,永恒之德不变,性归无穷之理。所以无限的本义是道,道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世的人都使用了无穷的概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侧重点略有不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超越无极,再无无极。意思是世界是无边无际的,超越无限的,或者说是无限的。无限就是无限。汉代河官老张子认为,回归无极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按照道家的观念,我们可以活得久,看得见,所以把无限解释为道,或者解释为长远的眼光,是一致的。道是无限的。在天地创世之前,它已经存在了无限的时间,并将永远存在下去。它在空间上也是无限的,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区域。因此被誉为无限的范畴。在宇宙演化的视角中,“无限”一词常与太极相对用,太极指的是比天地未被创造的混沌更古老、更终极的阶段,而是由天地直接引发的。这个阶段就是道。所以,无极是太极的根本。和尚都追求与道的合一,用道家的术语来说就是与道成真。在具体的机制上,就是回到元初的终极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归无限。
2.闲话
八卦一词的由来
我特意问了广东的朋友,“八卦”这个词是怎么演变成现在所代表的含义的。说:粤语中“八卦”的本义是说是非,到处说唱。娱乐新闻和狗仔队为了吸引读者,到处挖掘明星的隐私,所以这样挖出来的新闻被称为“八卦新闻”。另一方面,似乎可以追溯得更远,更能体现八卦精神:“八卦杂志”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早年香港出版色情书刊时,封面上极其炫酷醒目的照片会在关键部位贴上八卦图片,类似于马赛克效果,而这类报道明星私生活的杂志因此得名,“八卦”一词甚至由名词衍生出形容词和动词。
为什么叫八卦?
《易经》有云:“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香港八卦杂志的创办人认为,惊世的八卦大多来自于男女(阳)的恩怨情仇,就像阴阳生八卦一样,所以取名八卦杂志。
4.道教是自然的
老子说:“人应向地学,地应向天学,天应向道学,道法自然。”
道家自然——观天之道,观天之行。
道家是自然的,要求无为,不是说无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预。并不反对按大道性质行事,积极修习道法。《阴府经》第一句说:“观天之道,行天之累。”所谓天道,是指整个世界的根本规律。观点是指人们的调查和经验。认识天的目的是把握天,应用天运行的规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控制外物,改造自己,这就叫天道之旅。这是道教各种修仙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道家根据这一理念,积极寻求体现大道的各种原理,并尝试了各种方法改造自己(使其长生不老),支配外物乃至鬼神(使鬼神改变一切),在中国科技史、养生史、医学史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有些具有世界意义。同时,这种掌握大道后主动控制外物的思想,也奠定了道家浓郁的道家特色。
当然,观天的方式是以道和自然为基础的。任何不遵循自然规律,想人为地到处跑,违背自然规律,并且没有成功希望的人,更不用说犯了一个错误。
———————————————————————
作者:孟桐
“道法自然”的意蕴
浩瀚的宇宙是由时空和无数的星系组成的,但是这几亿个星系相处的非常和谐有序,和时空一起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动态平衡系统。多美啊!坚强!太神奇了!然而,对于宇宙和星系是依靠什么来维持如此神秘的和谐与平衡,科学界有谁能给出完整的答案?没有,一个也没有。
牛顿(1643 ~ 1727)是伟大的科学家,万有引力定律的创始人。他将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引力与天体引力统一起来,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试图将天地间万物的运动规律统一到这个看似严谨的物理力学理论中。然而,面对反复运行的太阳系,牛顿不知所措: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宇宙恒星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谁?牛顿的问题很深奥。因为在他之前一两个世纪的天文学家(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两个世纪后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 ~ 1955)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老子就已经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维持宇宙万物和谐平衡的能量之源,就是生生不息、无处不在的道。那么,什么是“道”?“道”所反映的规律是什么?
所谓“道”,就是宇宙万物都必须遵循的规律。“道”所反映的规律,在中国古代被老子概括为“道法自然”。由此可见,“道”所反映的规律是“自然”的,即一切都可以自由展现。如果能遵循或模仿“道”的规律,那么就不应该强迫我们做什么,而必须“顺其自然”。有了无为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道的内涵,实现无为而治的目标。宇宙、天地都明白了道的内涵,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遵循和模仿它的规律,于是向人们呈现了无穷无尽的圆世界,以至于人类也在遵循和模仿天地的运行规律,以达到“永生”。
“人守法,地守法,天守法,道法自然。”老子用一站式沟通的方法,非常精辟地总结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包括天地万物的属性。“道”通过“道德”的外化,充分展现了天地之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
所以道之法所能表现出来的就是“德”。换句话说,“德”具有外化“道”的功能。在整个宇宙万物的运行过程中,只有按照道的规律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才称得上是“德”。另一方面,如果让整个宇宙万物在没有道法的情况下肆意妄为,那么事物的属性就不能称为“德”,而只能称为“不道德”、“不道德”或“不道德”。“失德”的行为源于“失德”,而事物一旦偏离“道”的轨道,天若“失德”,或四季无常,或有狂风暴雨,或日月星辰隐去,必然表现为“失德”;如果土地“不道德”,或者草木不生,或者山崩地裂,或者大海翻船;如果人们“失去道德”,或遭受疾病,或灾难,或家园与国家不和谐。“失德”者必然“失德”,“失德”者必然孤立。正所谓“得道多助,得道少助”,正是这个永恒的真理。
其实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早已体现了“道”的规律。人只要能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开悟”的东西和“失落”的东西的不同归宿。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公民将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国家的一切事务都可以按照各自的秩序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一个善于独断专行、用各种伎俩愚弄人民的独裁国家或政党,那里的人民必然受到压迫和苦难的折磨,时刻面临着被剥夺权利甚至被杀害的可能,整个社会局势必然处于长期动荡或接近崩溃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者的行为符合道的运行规律,其做法是模仿天地所显示的“尚德”属性,而后者的行为与其“道”相违背,自然不能体现“天德”的和谐特征。
所以,“道法自然”是世间万物必须遵循的根本属性。宇宙中无论什么样的事物,如果违反了“道”规定的这种“自然”规律,其行为就会呈现出“不道德”或“不道德”的样子,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天诛地灭。人类社会也不例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党派、哪个团体,违背了“天理人情”的原则,不能“以民心为心”,其结果必将是自取灭亡。那些不遵循以“道”为指导的“自然”规律,为所欲为的统治者,必然会周期性地做出“不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国家统治却完全处于“道”的恶性循环之中。“不为道”的行为肯定不会长久,其结局也一定是悲惨的。这叫“未道已”。
5.善如水
“善如水”的字面意思是最高的善如水。
具体解释:
“善如水”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善如水。水为万物所好而不争,为众人所恶,所以是寥寥数语。住在好地方,心地善良,心地善良,善于言辞,善于善政,善于处事,善于处世。老公不吵,也没什么特别的。”
它的字面意思是:至善如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之竞争。它停留在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它接近道。善良的人,生活要卑微如水,刻意要深沉如水,交友要盲目如水,说话要真诚如水,从政要有序如水,做事要全能如水,行事要备用如水。正因为他像水一样没有争议,所以他没有烦恼。说到其中涉及的思想意义,就更需要说明了。
老子说:“善如水,水为万物之善而不争。这是谦虚的美德。”:所以,江海可以做百谷之王,如果他擅长,就可以做百谷之王。天下水不弱,强者不能胜,这是温柔的美德;所以,柔则胜,弱则胜。因其无物,可入无物,可见无字之教,无为之利也。"
他认为做好事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水益万物,滋养万物,但不与万物争利。这是最谦虚的美德。江海能成为所有河流的终点,是因为他善于处于下游的位置,所以他成为百谷之王。
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是水,但它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越它,如滴水穿石。这是鲁德躺的地方。所以,弱者能战胜强者,软者能战胜强者。
看不见的东西可以无缝隙地进入事物,从中我们知道了“静”的教导和“无为”的好处。
老子也说:“因为无可争辩,所以天下不能与之抗衡。这是效仿水道德。水多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弊。它避高就低,从来没有反转过,也不错。空处幽静,深不可测。善是深沉的;吃亏是用不完的,付出是没有回报的,善良是仁慈的...
“道”是世间万物的总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和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理解的东西。水之德最接近道,道无处不在。所以水没有坏处。它避高而下,所以不会受阻。它可以流向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去污垢。它在一个深潭里,表面清澈平静,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地造福万物,不求回报。这样的美德,甚至对善良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