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界的“李老师”

妙手握笛跑天下,赐茶助百姓!

有多少人用这样看似简单的笛子哭过?

斑竹、玉竹、黄竹、金竹、紫竹、芝麻竹、老煤竹...长、短、粗、细、直、弯、单节点和多节点缺陷奇形怪状...每一种竹子,在“一品茶仙”李彦峰手中,都能变成绝佳的调心神器——“慈孝”。一年前,五音不全、从未接触过任何乐器的李老师,突然成了一位长笛制作大师。从茶仙到萧声的快速转变,真的是让人瞠目结舌,难以想象。

如果你找一个专业的长笛大师,问他以下几个问题,可能很多问题他都很难回答:

1.你手里的这根竹子有多老了?

2.这种竹子有多老了?

3.它的生长环境是高原还是平原?

4.它是生长在阴凉处还是阳光下?

5.是活着的时候割的,还是死了的时候割的?

6.就算你手里的两根竹子,长度、壁厚、孔径、曲度都一模一样,还有别的区别吗?

7.你知道将来吹你笛子的人的手指长度,吹笛习惯,手指距离,手指肌肉灵活度等等吗?

这些问题和笛子制作有关系吗?如果按照现在一般的嵌套公式法,估计关系不大。工业化、标准化的产品,只是按照一些人为的行业标准来应用而已。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李老师有一个特长:作为一个门外汉,只要看一次热闹,就能立刻明白其中的门道——事情的本质。如果他继续深入研究,马上就会成为此行的行家里手,比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的人要清晰透彻得多。

“慈孝”的发明和生产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一年前,李先生亲眼目睹了一位大师几个小时制作萧的过程。他马上发现了统一标准带来的不合理性和各种问题,决定自己发明制作一种新的乐器,取名为慈箫。

李老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可以忽略各种竹子的外在名称,甚至不关心它们的产地:无论是商店里买来的名竹,还是山里砍来的野竹,做风铃用的残损竹子,甚至是捡来的衣服、丢弃的竹子,他都一样珍惜,深入研究竹子的本质,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逐渐对竹子的所有特性了如指掌,制作笛子。以这个速度,世界第一个“千小关”指日可待。但是李老师做笛子真的是无为而治,从来没有考虑过商业利益或者名利家庭。也许,笛子的制作对他来说类似于王阳明的《诸葛》!

在制作萧的整个过程中,李先生从不刻意选择那些外形美观挺拔的竹子,更不会将弯曲的竹子折断,用外力烤直。他总能就地取材,顺势而为,充分发挥每根竹子的原始特性。往往别人看起来完全不能用的“废品”,在他灵动的目光下,短短十几分钟,就能转化为“神奇的产品”。对事物如此,对人更是如此。

我亲眼目睹过李先生制作大大小小几十种不同类型的词箫,平均时间不过10分钟。看似很简单,好像只钻了几个洞,但深入观察后,很明显,作为“身读茶经”方法的创始人,“一个茶仙”的观察力、听觉、手指感知力,绝非常人可比。没有人能像他一样通过瞬间触摸在一根竹子上找到最准确最强的振动点,也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像打台球一样准确直观地观察声波在笛管中的振动传播曲线。每个笛口的大小、形状、角度以及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其实都很有讲究。这种制笛技艺,没有内观修习技艺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模仿和临摹。最独特的是,很多笛子都是根据吹笛者的身体状况、习惯手势、手指长度量身定做的,从选材到笛孔位置。真正的“人笛合一”——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支笛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音色和节奏都不一样。传达了自然呈现的各种音色特征:优美、委婉、悠长、深沉、悠长、悠远、空灵、清新、醇厚、沧桑、飘逸、柔和、质朴...得益于中文中有那么多细腻的词语可以形容《词箫》优美的音色,李老师挑剔的双手可以让他非常细腻地捕捉到细微的差异,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他的不凡。

事实证明,李老师的《词箫》特别好弹,微微的气流能在笛管里流畅地振动,形成纯净悦耳的旋律。许多从未演奏过乐器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自己作曲,这比市场上出售的萧更容易演奏,完全不需要努力。师父说,慈孝不是用来玩取悦人的,而是一种修身养性、修气的工具:轻轻一推,就能促进小腹向上的气息,不用录音乐,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与自然接轨,手指随心而动。越吹越有劲,越吹越有劲。长期练习有养生养心、调息安神的奇效,胜过灵丹妙药;一般来说,市面上很多乐器的演奏都是为了取悦观众,消耗气和能量。结束后后人会觉得累,兴奋的结果就是耗气伤身。

我曾尝试在德国不同场合演奏“慈孝”,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往往最容易被笛声吸引。孩子安静、纯洁、身心美好,不受世间腐朽声音的影响。他们自然可以用“慈孝”发出的天籁之音迅速产生* * *音。相反,越是浮躁的成年人越是听不懂,经常会问“能不能弹首歌?不会弹一首歌是什么乐器?”

的确,在慈孝诞生后,一些资深音乐人对它嗤之以鼻,嘲笑它只是一种“玩具”。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我只知道,基于我们的亲身经历,作为不懂音乐,没有专业长笛训练的人,《慈孝》非常简单易学,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吹曲子。最神奇的是,有了这种“玩具”,笛声只萦绕几分钟,就已经让很多爱茶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更不用说有多少爱茶的人感受到了那种强大的能量和身体的震动。其实和旋律没什么关系,因为《慈孝》根本没有固定的乐谱,而是随心振动。事实很清楚:慈孝几乎成了“体读茶”的标配。经过一场老茶的洗礼,当浮躁与喧嚣被洗去,全世界无数的爱茶人都感受到了天籁之音对身心的抚慰与神奇渗透...

在西双版纳州景洪举办的第四届“体读茶”指导员培训中级班,因为手机交了,所以不知道时间。一天晚上,天黑后,我和几个同学在“草房”的大茶馆里喝茶。之后我就开始闭眼吹笛子,很快就感觉到有几个人在抹眼泪。我身体的某些部位有内部振动的麻木,那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令人陶醉。就一直吹啊吹,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空的。我不知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是几点。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除了沉默。于是我躺下继续弹,感觉自己变成了牧童,躺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时间一停,整个人越来越开心,越吹越长,一点也不困,像哭,也不知道玩了多久。第二天早上师父问大家,凌晨4点多听到有人吹笛子。我真的很震惊。昨天差点吹了一晚上,不过早上8点多就起来了,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精神饱满。事实是最好的证明,果然,慈孝能调心益气,妙不可言。

从大道到简约,很多人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个乐器这么简单,明显不符合现代音乐的国际标准音阶,那么它为什么这么神奇?李小姐自己解释了这个“玩具”的奥秘:

“慈孝”的造型结合了“尺八”和“小南”的特点:有尺八的四个孔和小南的嘴。

鼓声是中音,中脉的声音。笛筒中间有四个小孔和五个小孔,四个孔分别代表四个形象的含义。五音与人体五行相结合。金木充满了火、水、土,中音就是土音,土音就是大地震动的声音,也就是“嗡、咦、咦”的声音。又表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与人体五脏相对应,所以能调动人体的心脉。

《词箫》虽然也能吹出曲调,但堪比非表演类的娱乐曲调。演奏者随空气移动,与周围气场相连,自发开合手指,不会形成固定的曲调和旋律,也不是情绪化的演奏模式。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就是随心所欲,顺其自然。

“慈孝”之声,顺应了古代人与自然沟通的振动,传承了古人养生保健所用的“五行之音”,对应了自然的“五法”,有助于听者心境平和,脉搏顺畅。演奏时振动产生的声波虽然看不见、看不见、无色,但能使人体产生气动力,通过声波振动疏通人体经络中的堵塞物,调节身体,从而起到调心、调息、养生、安神的作用。"

四川电台的音乐人在采访师父吹笛的现场时惊叹不已,说:“五音对应五脏。难怪这笛子这么好吹!外面的计算公式有偏差。在我看来,你就叫科学!你才是真正的音乐大师!”

那么师傅根据你的手型为你量身定做的笛子应该卖多少钱呢?呵呵,“萧少爷”的市场至少达到了四位数。但是音乐家们是对的。师父的笛子是他的“玩具”。虽然他在制作每一支笛子时都竭尽全力追求完美,自己动手打磨甚至想尽办法绕线,但他也亲自设计皮套,把制作笛子的整个过程当成了一场非常投入的“戏”,期间还数次被锋利的锉刀所伤。但他完成后,却像“玩具”一样慷慨地赠送给弟子和学生,教他们练气息、调气息——只送不卖,而小杜注定与李老师品茶这么多年,每一支笛子,像每一次泡茶一样,都饱含着李老师无限的慈悲与爱,以及她拯救世界、拯救人类的用心...

看着试管里的豹子。仅仅从一根普通的竹筒,就能看出李先生的智慧和慈悲;?仅仅从看似简单的制箫过程中,你就能体会到李老师区分茶、酒、香、木、古玩、配料、药材的特殊技巧,也能体会到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因材施教,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化腐朽为神奇。

无论李老师去哪里,她都带着陶。老师,不是说他的口才有多么深刻和精妙,能让你印象深刻,而是说他十年的坚持和实践,能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达官贵人和农村人。在这些人朴实的感恩中,我们更能看到李老师的伟大...

茶似乎只是几片叶子,竹子似乎只是几根树枝。然而,自然能量也不容忽视。历史上不是没有一种植物(鸦片)或者一种音乐(颓废音乐)让一个弱小民族灭亡的例子。以前的“乐”字应该这样写——“乐”,以前的“药”字应该这样写——“药”。仅仅从这两个繁体字,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茶仙”可以化身为“笛圣”了。真正的音乐和真正的好茶,应该都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只可惜现代人把音乐和茶道当成了挣钱和炫耀娱乐的工具。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见证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植物被无休止地炒作、污染和浪费。李小姐除了悲愤之外,还有对宝藏的敏锐眼光和对帮助世界的热爱,传播“体读茶”定律似乎是在“茶界”和“乐坛”搅局,挑战许多人的私欲和权威,引起各种嫉妒和诋毁。但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外来的污染掩盖不了光明和智慧,什么也阻挡不了一个希望帮助世界的智者:赐茶吹笛,传法疗心,四海为家,终日不知疲倦...愿每一个喝过李老师藏的老茶的人,每一个得到过李老师做的“慈孝”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心怀感恩,不辜负老茶。

李先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可以有很多身份:茶仙、古玩鉴定收藏家、发明家、企业家、笛子制作大师、音乐大师、易经大师、教育家、大医...但他的生活极其简单:十几年来,他坚持在旅行中赠送普洱老茶,无私地传播“以身读茶”的方法,倡导“命在气动”;现在,我亲自收藏竹制“慈孝”,作为礼物赠送,教人调心养神,修身养性,回归自然健康。茶笛传道,悬壶济世于浊世,清声涤尘,弘扬正气,送清风无悔。童心可从日月学!

正如李小姐自己的诗所说:

身体阅读茶

智慧给予

何枭吟明

喵行天下

通晓古今——博学多闻

传播正义

行医以帮助人民

大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