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南京宫
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建立的,地址在外满洲郊区,元极的青城。原为“吴王新宫”,后称“皇城”。由于朱元璋当时还未称帝,新宫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院和内院建筑,东西两侧的空地没有建宫殿。新宫殿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它有四个门,即南面的午门、东面的东华门、西面的西华门和北面的玄武门。午门入口为奉天门,正殿为奉天殿,殿前左为文楼、武楼。奉天寺后面是供奉遗体的盖华厅。故宫有干青宫和坤宁宫,还有六物宫。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位为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次年在凤阳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部集中在中都城和宫殿的建设上,南京宫的扩建再次终止。在随后的几年里,只对现存的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放弃了建中都的计划,专心建南京。在这次建筑中,增加了午门的左右两个门,在奉天门周围增加了东西两个角门,还增加了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洪武二十五年(1392)再次修建,在皇城外加建宫墙,以新墙为皇城,原皇城改名为宫城。宫城前修建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形广场,向南到达1373修建的洪武门。广场东侧有五部(刑部在皇城北面的紧急出口外),西侧有五个武将府。
南京紫禁城建造过程中,以紫金山傅贵山为依托,重视风水问题。但由于选址的限制,故宫部分建在已被填平的燕雀湖上。虽然通过打木桩、铺石块、石灰混凝土夯实等方式加固了地基,但时间久了北方地基下沉的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宫殿的地形前高后低,风水不吉利。另外,内宫下雨容易积水,排水也不容易。同时,宫城离外城太近,战时不易防守。
建安四年(1402),燕王朱迪攻破京师,皇帝逃跑,在宫中自焚。朱迪即位后,仍住在南靖宫,但同时下令迁都北平。永乐十八年(1420),北京宫落成,次年朱迪迁都北京。此后,南京宫停止使用,但仍作为居住宫使用,由皇室和内大臣管理。崇祯十七年(1644),斧王、朱友松在此即位,一度建立南明政权。此时,明故宫大部分寺庙已经倒塌,南京的祠堂早已被烧毁。朱友松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修建了奉天门、慈禧堂等建筑。
清朝灭南明后,南京改为江宁,明皇城改为八旗驻防城,将帅设在明皇宫。康熙年间,明故宫的石雕被用来建造普陀山寺庙。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并没有将明故宫作为宫殿的基址,而是在城内选择了一个新的地点修建了新的宫殿,在这里从明故宫中搬走了大量的石头和砖块。到太平天国灭亡的时候,明朝紫禁城的宫殿和城墙已经基本消失。
民国时期曾计划以明故宫为中央行政区,但由于财力和战争原因,该计划未能完全实现。明宫旧址内仅建有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资料陈列馆。中山东路,建于1929,穿过明故宫遗址,分为两部分。到了民国后期,明朝的紫禁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机场。
明故宫博物院现有午门、东华门、Xi安门门阙,以及内外五龙桥、柱基、碑刻等建筑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