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书之河南鼓书

因主要伴奏乐器是鼓而得名。流行于河南省。主要的表演形式是一个人敲鼓唱歌。但是唱歌的时候,全国各地的艺人有站有坐,用的鼓有大有小。板材既有木质偶数板,也有简单板。也用铁或铜新月形板栽培。唱腔曲调也不一样,所以各地有很多叫法:比如鱼洞叫单鼓或鱼洞鼓;豫西南南阳和省内其他地方叫鼓字或鼓字。有些结尾有哼声的人,也叫鼓哼声;豫北等地的艺人用北方口音说唱,也叫鼓北京话或鼓北京话;豫南叫豫南鼓或光州鼓,流行于淮河以北。又称北口、托口或淮八鼓。流行于淮河以南,又称南口、漫口或淮南鼓。

河南鼓书和河南豫谷道情(灵宝道情除外)的唱腔有很多相似之处。嗯,老师是按照道教龙门派的100个字号来排名的。所以鼓书家大多认为道情是其前身。挚友徐克在《清仓廪实钞》中说:“今俗鼓词有谏语,亦谓唱道情。江浙沪豫男人多。在郑州,有女歌手。每次在茶楼摇铁板,嘴里都在喃喃自语。”

清朝乾隆年间,宝丰举人李绿园在他的小说《歧路灯》中记述了祥符县(今开封)的唱唱鼓活动,可以作为当时河南存在这种体裁的佐证。但就现有的调查来看,河南省最早的鼓手。豫西汝阳县铁炉营村刘登云,清嘉庆年间(1796-1820)。道光年间(1821-1850)后,这个村子的李干荣也成了有名的鼓手。此时的豫南艺术家,如正阳的陈黑皮、商城的常、新蔡的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互相教导。其中,陈黑啤的弟子,罗山居的孙立金,在当地也颇有影响。道光年间,山东鼓词艺人张万年、丁海舟先后来河南演出。张以平板打节,称“木鼓词”;丁用铁板打节,用北方口音敲节,称为“大鼓京腔”。咸丰年间,豫南鼓书艺人魏、刘元巾、刘等曾踏足湖北唱歌、教课。安徽鼓手高娇莲也到淮滨县进行演唱活动。当时,南阳县的张小格以唱木鼓闻名于全县。豫北著名的艺术家有袁平、赵米桂、郝、傅安邦等。很多都是双人班,就是一个在鼓板上唱,一个弹小鼓的三弦伴奏,叫做“小鼓弦”。后来由于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就弃了三弦,依然一个人唱。

光绪年间(1875-1908),豫东、豫东南的鼓书艺人与邻近的山东、安徽等地的鼓书艺人交流频繁。其中,豫东夏邑县的艺人大多是山东大鼓的传人。睢县、佗城、永城也常有山东、安徽鼓手的足迹。光绪二十二年(1896),山东鼓手杨明坤随师到豫东南正阳县表演艺术。后来,他不仅定居在本县油坊店乡,而且广泛接纳弟子,精心传播技艺,成为本县鼓乐艺人的集大成者。这时,豫南固始、隰县的鼓手经常在邻省湖北的麻城、大悟、黄安(今红安)和安徽的金寨、六安、霍邱、阜南等地演出。南阳的鼓手经常与淮北、安徽、鄂北的鼓手交流表演。所以他们用的鼓和鼓架的尺寸都比较统一,就是“三寸鼓(鼓高),七寸面(鼓面直径),鼓架两尺七寸半”。正是在这种互相交流表演,互相影响中,河南大骨树的团队逐渐发展壮大。清末民初,南阳镇平县的鼓手赵文秀,因其精湛的演技受到人们的喜爱。他撑鼓歌唱的形象被画在本县城隍庙东廊的墙上,画像左侧镌刻着四个大字:“劝善戒恶。”此时,商城县鼓手常广泛收徒,精心传技,已成为豫南鼓乐的一大流派,绰号“常门”。民国初年。开封、索国寺、郑州、信阳有山东鼓书女艺人演出,其他地方没有鼓书女艺人。

民国八年(1919)以来,河南鼓书在艺术上有了新的进步,大大增强了地方特色。比如豫南长门后裔张明远,从江浙回到光山县,带回了《永清升平》、《三门街》、《公刘案》三部长书。还吸收了大别山民歌和南音,对唱法进行了改革,被称为南口唱法,赢回了观众。此后,豫南大鼓逐渐形成了北口和日南两个地域部落。北口,北声说唱,是豫南大鼓的传统唱法,也叫一口或淮北大鼓。唱腔浑厚、浑厚、粗犷,强调说唱少;南口,又称慢口或淮南鼓,是在北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唱腔委婉柔和,带有浓郁的大别山民歌风味。不要重复。歌(书)方面,有“北唱案(公案书),南唱案(水浒、白蛇传等)的说法。)".豫东夏邑县的周志新、张志新、唐、唐志秀、唐志军对引进的山东大鼓进行改革,去掉了山东话,融入了河南地方音乐曲调和方言俚语,受到观众的欢迎。尤其是唐氏三兄弟,一时名声大噪,号称“唐家三鼓”。豫西南的鼓乐艺人广泛吸收地方戏曲和其他种类的歌曲为己用。如唐河、社旗、南阳县东的鼓手吸收了河南坠子的许多因素,称为“坠口”,镇平、南阳县西的鼓手吸收了大调的许多因素,称为“调口”。此外,还有吸收了河南越调、河南梆子、汉调儿的,分别称为“越调口”、“梆子口”、“二松口”。

河南大鼓书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艺人有“一人一腔,百人不同调”之说。但是,在演唱中,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板为主,有的叫“平腔”,有的叫“平板”或“巴尔板”,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一些附属板块,如“入门”(也叫“入门腔”)、“起腔”、“落腔”、“冷韵”、“滚口白”、“三字锦”、“五字脊”。唱腔用的鼓有四种:长鼓、短鼓、散鼓、线鼓。在大鼓书的艺术创新上,此时也有艺人尝试用弦乐器为室内乐伴奏。比如豫北的一些京剧艺人,不仅在鼓上加了三弦伴奏腔,还把书鼓和钹放在一个木架上,模仿吊坠的脚镯。艺人们怀抱三弦伴奏,鼓拉,自弹自唱。此外,在黄河以南还有一种“二人班”,一个人打鼓板唱歌,一个人弹三弦或带腔的琴。在豫东南新蔡、上蔡一带称为“大鼓弦”。豫西南的南阳、镇平被称为“鼓触弦”。但就全省而言,如上所述,鼓唱中使用弦乐器的还是少数。

民国十四年(1925)以后,河南各地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鼓书家,如泗水(今县)的程志宽、新安的董锦秀、光山的、蔡明玉、信阳的何士林、汝南的王成功、睢县的高、永城的刘福昌、临县的侯等。

20世纪30年代初,豫南的一些鼓书艺术家积极投身革命。如光山县鼓手、中国* * *生产党党员张金霞、楼良成等。,在当地“殷地区农民武装起义”。以歌唱和表演艺术为掩护,开展起义的宣传联络工作。使用拐杖的鼓手(今新县)还编创表演了反映白沙关暴动的歌曲《白沙关三拍》。1936年,经州* * *第二次合作,豫南鼓乐艺人自编自演抗日歌曲《半筐花生》,应邀在州* * *军营演唱,获得好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光山县鼓乐艺人张祖昌、李明山、尹中立投身于刘明邦同志领导的光山抗日游击队,战斗推广演出。豫西叶县、宝丰一带的鼓手还编创表演了《白浪起义》、《卢沟桥事变》等曲目。1945抗日战争结束后,大部分鼓手依然沿袭着他们的老习惯。出道后唱《拍门》(即沿门乞歌),后又唱《打棚田》(即翻地)。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去镇码头表演,叫《旱地》,晚上唱《咬鼻烟》。为了满足城市观众的需求,艺人们在致力于说唱的同时加强了表演,有的把传统的坐唱改成了站唱。唱的歌(书)多为中篇,豫北大鼓京剧艺人的小段除外。因此,艺术家非常重视“条纹”、“赞”、“书弦”的运用,如“十八景”、“三十六曲”、“七十二赞”。这一时期,三侠五义、五剑、三侠十六义、水战、人头之案等武侠、传奇的称谓明显增多。从1946到1948,河南大古书的很多艺人都改唱河南吊坠了。也有一些艺术家投身于革命宣传活动,如南洋鼓手杜长川编创演出的《王凌云犯罪》、《白毛女》等新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建国后,豫东、豫南、豫西南的鼓书家较多。他们在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带领下,通过学习和提高认识,挖掘整理出了一批传统歌曲(书),有的通过创新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怒新县的鼓手,就把原本封建迷信色彩浓厚的“白龟”翻了出来。被整理改编成小说《三棵树奇花异草》,受到群众好评。同时也有不少艺人根据小说改编了一批现代音乐(书),比如小老汉的《翻身》、《不能走那条路》、《小黑人的婚姻》等等。1964之后,在说唱新书的高潮中,一批由长篇书目改编的书目问世。比如《红岩》、《山区巨变》、《林海雪原》、《野火与春风战古城》、《平原枪声》、《火与金》等。,被广泛传唱。与此同时,各地曲艺演出场所的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当鼓手们进入镇曲艺馆和固定书店表演时。很多人在唱腔和表演形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如豫东永城县的鼓手,在拖嗓时摆脱了通常的“羊声”,吸收了挂件、戏曲、和山东琴书的优美旋律,丰富了唱腔。1964.河南省现代曲艺表演。该县15岁的女演员牛演唱的大鼓《三提劳模》,以其新颖的唱腔和表演引起了轰动。豫南鼓乐艺人、陆,在南口、北口的基础上吸收了山歌和皮影戏中小丑的唱腔,逐渐形成了俏皮幽默的“花口”唱法,并迅速在同行中传播开来。1966“文革”开始后,鼓艺人一度不唱了。1970之后,一些艺人开始唱“革命样板戏”改编的歌(书)。商城县文化馆曾将女声“大鼓合唱”的形式搬上舞台,并加入二胡、秦琴等乐器伴奏。平顶山矿区鼓手唐边唱边弹三弦。参加过全国煤矿系统文艺汇演。

1978后,传统曲(书)开放,鼓书演出活动在夏季迅速恢复,并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家庭队,如豫东佗城的一个“曲艺村”,那里有100多名鼓手。此时,一些专业曲艺团队演员的艺术文化素质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也有写歌的专业人士。如南洋说唱团李与方城县鼓手合作,对唱腔进行改革,增加大三弦伴奏。伴奏采用三弦书“说两句”的形式,与主唱的插科打诨相互呼应,大大加强了演出的艺术效果。他们创作和表演的《粉碎江青皇后梦》、《吃饺子》、《滚油桶》等新歌,被一些专业曲艺团队广为传唱。豫南隰县说唱团作者陆在豫南大鼓《花嘴》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个新曲子,并加入了三弦伴奏。年轻的女演员邹红演唱了《计划生育好》,演出了100多场,在各地都很受欢迎。到1985时,鼓手们仍然大多活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其中半职业艺人占大多数。比如豫南的息县、光山、新蔡县就有近百名河南鼓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