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有科学依据吗?
秋冬养阴,冬季进补早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但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作为中医特有的防病治病手段,未必能被所有人真正理解。那么冬病夏治真的能治好吗?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体和自然生物的阳气都是春生、夏繁、秋收、冬藏。因为自然界的阳气在夏季最强,人体的阳气也在夏季最高,所以冬病夏治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对于一些冬季发病较重的疾病,夏季可以内服外用一些方剂,防止复发或减轻症状。目前公认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冬病夏治疗效较好。因冬季急性发作,需对其靶点进行紧急治疗,主要以化痰平喘或西药消炎为主。夏季由于气候温暖,病情缓解,可以不失时机地补充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强身祛邪。经过一定的疗程,纠正身体的不足,然后在冬季,身体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从而达到缓解或根治的目的。冬病夏治有一定的应激和严格的适应,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冬病夏治,避免上当受骗。夏天治疗冬病有秘诀。每当秋冬季节交替或寒流来袭时,医院都人满为患。不仅慢性病会发作,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尤其痛苦,儿童更容易因寒冷刺激诱发过敏。奇怪的是,到了夏天,这些慢性病会逐渐好转。中医保健科学家发现,冬季经常发生的慢性病和一些阳虚阴盛的疾病,往往可以通过夏季的调养得到改善。其中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可以说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充沛,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有利时机,使一些慢性疾病得以恢复。“冬病”是指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病或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畏寒以及中医属于脾胃虚寒的疾病。“夏治”是指这些疾病在夏季缓解,利用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内服外用一些方剂,以防止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所以中医从古至今都特别注重夏季调理,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使病情好转,甚至停止发病。目前冬病夏治主要用于儿童和成人的哮喘、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冻疮、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冬夏季治疗肩周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广泛存在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由于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常因风寒之邪发作,或使原发病加重,故中医有“五十肩”、“肩风漏”、“肩痹”之称。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缓慢。大多数患者无或仅有轻微外伤史,部分患者可能因受凉而发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肩部疼痛和肩部活动受限,故上肢抬高、后伸、外展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活动受限,一些患者发现梳头、穿衣和吃饭都很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中医认为,当人体正气不足,卫气不固时,由于日常生活不慎或长期疲劳,穴位空虚,风寒之邪入,导致筋脉寒凝,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疼痛。肩周炎是冬季多发病,因受寒会加重症状。随着气候的变化,夏季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炎炎夏日,皮肤松弛,体表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这时候如果用独特的按摩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配合一些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的药物,就可以缓解或减轻肩关节疼痛、麻木、酸痛的症状,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穴位贴敷,调整阴阳气血,中医讲究整体的治疗理念。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纵横交错,由表及里,联系全身,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穴位是人体气血汇聚的地方,是脏腑经络之气到达体表的地方,也是药物运用的治疗场所。它能通过经络调节全身的阴阳杨琪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些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可以在夏季应用这种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即将特定的药物贴敷在相关穴位上,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中医认为,咳喘之病为风寒、炎症、痰湿之邪,阻滞肺气,外伤损杨琪,阳气受损,阴气更盛,故慢性咳喘难愈。夏天,是杨琪一年中的高峰期。此时将温、辛药物敷于相应穴位,可养阳控阴,生阳抑阴,阴阳平,使肺气减少,不再咳喘。此外,口服温阴抗寒的中药还可以帮助杨琪,清除寒邪,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儿童哮喘可以在夏天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外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体的状态。被寒邪侵袭的人,往往气血阳气不足,寒邪的持续会伤及阳气,导致内寒。可以说,寒邪入侵、体质虚寒形成的疾病,冬病夏治都可以。哮喘是最典型的冬病夏治。儿童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每到冬天,一些身体虚弱的孩子一旦感到寒冷就容易患哮喘,这些孩子最怕打针吃药。我院儿科最近推出了小儿哮喘贴敷疗法专场,受到了很多患儿家长的欢迎。方法是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如细辛、白芥子等。,并研磨成粉,与鲜姜汁混合制成药饼。同时,根据患儿病情轻重、性别、体质,选择患者背部适当的舒菲、肾俞穴等穴位进行敷贴,通过神经-经络的作用,直达肺肾脏腑,达到调理气血、温补元气、散寒化瘀、理气化痰、 并逐渐恢复元气,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民间有一种“大夫针”祛风散寒的方法:三伏天,将瓦块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至发烫,在耐受的前提下将瓦块贴在患处,可治疗腰肌劳损和风湿病。 与这种本土方法相比,在三伏天关节不肿不痛时,用彩色艾绒温针灸(称为针灸)治疗关节炎患者也有同样的效果。“大福针灸”具有祛风散寒、舒经通络的保健作用,对一些慢性病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常州人有“点穴”的习惯。每年三伏天,我院针灸科的病人总比平时多很多。一些腰酸腿痛颈痛麻木的患者陆续前来就诊。「针灸」有科学依据吗?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因其简便、廉价、有效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月经量旺盛。使用针灸时,更容易刺激月经量,产生针刺感,从而提高疗效,治愈一些旧病。所以民间的“睡针”是有道理的。但有些患者为了“打一针”,不尽早就医,是不可取的。病情早期较浅,病变较轻,早期治疗可导致早期康复。冬病夏治有很多原则:一是针对寒邪;第二种是针对体虚感冒的。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很多,古人总结为风、寒、热、湿、燥、火,并称“六淫”,其中寒邪引起的疾病在冬季多发。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和冻疮。对这些冬季易发、夏季阳气旺盛而阳气较弱的疾病进行治疗和调理,会事半功倍,冬季发病较少,甚至不发病。冬病夏治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护阳、饮食调节、养生等。夏天天气炎热,是天上的阳气和地下的火邪相交的季节。人因为睡眠不足、出汗过多、食欲不佳而情绪低落、体重下降。这个时候,如果他们不注意健康,很容易滋生疾病。就算他们那时候不生病,到了秋冬也可能是百病缠身。所以,夏天除了注意饮食起居,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吃一些滋补品,如白参、西洋参、银耳、燕窝等。这种防病治病的方法和冬病夏治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