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茶禅合一”和“茶禅一味”的茶禅文化
关于“茶禅一味”一词的解释,度娘给出了答案:“茶禅一味”,“茶即禅”——喝茶如禅定。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工作,休息一下,享受休闲,放下禅,所以一味的叫茶禅。
因为喝茶可以清心养神,所以有“茶随禅来,茶随禅盲”的说法。
因此,中国一直以茶香、书香、墨香(所谓“三香”)著称,这是优雅、宁静、和谐的社会精神的体现。
文人墨客,一杯茶,轻风飘逸;一切众生,手中一杯清茶,依旧浩瀚。
平易近人,清静淡泊,清雅低俗,这就是茶的本性,茶的产物。
中国人以茶为功用。人们早上要喝早茶,课前泡一杯花茶,给客人奉上柴米油盐酱油醋茶等绿茶。
起初,茶被盲目地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神农本草经上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茶除之。”将来,茶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饮料。那么,一种普通的茶,就可以提升为茶文化。在这里,由于文人参与了茶事,赋予了它一种文化的概念,就有了种茶、制茶、沏茶、品茶等成品。一系列的规则、制度、习惯、风俗以及书法、绘画、美文、诗歌、琴棋书画等逐渐浮现出来,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的延伸,又称茶道。《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茶道的内涵不仅仅是指茶这种茶具,更是指具体的道德、审美、哲学思想。所谓茶道,就是人性。茶对于德行很重要,陆羽《茶经》说:“茶俭”,“最适合勤俭节约的人”。在茶事上,体现为:“对自己要简单自律;以礼待客。”
古代文人用茶来记录解读世界的场景,画家用画笔来描绘品茶的趣味。
初唐时,被“画家神化”的颜所绘《萧艺挣兰亭图》,现藏波士顿博物馆。《萧艺挣兰亭图》取材于唐代何的《兰亭集》。该作品反映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史顾问萧艺前往会稽(浙江绍兴)与僧侣争论,并智取晋代书圣王羲之所著《兰亭序》的故事。
明代画家为唐代颜绘制的《斗茶图》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民间饮茶习俗。画中人会端壶、泡茶、观茶、品茶。其中站着争茶的扛桶人很有个性。他头上裹着毛巾,上身半裸,腰被扎着,穿着草鞋,右手提着水桶,左手像端茶倒水。
和泡茶的人一起画画,往往会有一种独特的优雅味道。
明代画家猫王写过一幅《茅斋煮茶图》。他的诗里说,“概括毛宅四五椽,簌簌竹树带秋?。叫孩子们去扫空叶,好让他们从山厨煮三清泉。”诗配图,给人一种安静的氛围。主人在山野的森林下安静而满足,远离喧嚣,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郑晴板桥,也有“忽有十天五天休,关柴飞,扫竹径,芬兰上啜苦茶,偶有清风细雨,滋润菜林小径”的雅事。
古代画家对“茶味冲淡平和,心灵开悟自省,茶性似禅”的追求,也表达了一些不成功人士的无奈。
在当代画家身上表现出同样的主题,但又不尽相同。年轻画家马海方创作了一幅乘凉图,画中描绘了一位心胸宽广、身体肥胖、一脸自得的老人。它无拘无束,独享鸟鸣,一个茶壶,概括了老人退休后的幸福生活,像个仙女。马海方先生的画作简洁,用生动的绘画语言展示了富人生活的一角。他的作品朴实无华,寓意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茶和文学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关于茶的文献数不胜数。当代赵朴初居士有句著名的诗:“七碗最香,一碗真有趣。与其捧着几千个空碗,不如有茶。」
“七碗”的典故出自鲁通《提笔·谢梦·劝送新茶》:“一碗喉吻润泽;两碗破碎的孤独;三碗搜肠断,才五千卷字;四碗轻汗,人生不平,毛孔全散;五碗筋骨分明;六碗仙灵;我吃不了七碗,但我觉得腋下有风在吹。”(见《全唐诗》卷三八八)。
“去喝茶”是禅宗的一个著名案例。唐朝末年,赵州是一个方便的方式,通过向禅师“品茶”来吸引后人。禅宗大师认为,平常心即道,道在自然,移柴远妙。吃茶是平常生活中最小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当然也有奇妙的方法。陈禅师赵舟《饮茶》的目的不是为了喝茶,而是让人在微小的事物中实现自我认同。
所以赵朴常说“空手不如喝茶”,也就是引用经典的口头禅,不如回头看看自己的心性,对比一下自己的修行,沾沾自喜一下自悟。他的诗从茶诗升级到了佛教,令人回味无穷。
茶和禅修有很大关系。茶可以消除冥想带来的疲劳,提神醒脑,除邪气,淡泊欲望,敬膝相敬。古人把茶概括为“十德”,用茶解郁气,驱睡气,养元气,驱病气,以礼待茶,以茶敬、品、养身体,以茶修行、立志卡亚,于是有了“茶禅一味”的哲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