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长寿的中医保健

儒家的创始人孔孟说了很多养生的道理,但有一点,就是要养心,这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就是平和。

必要时培养道德。孔子在《论语·永业》中提出“仁者长寿”。这个“仁者”是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也就是说,人要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孔子在《中庸》中说得更清楚:“德大则寿长”。

我们经常看到老人因为身边的大德而活出了自己的一生。尽管他们的头发是银色的,但他们仍然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这是因为他们德高望重,生活舒适,思想开放,心胸开阔,心理平和。“心底无私广”,因为“无私”,所以终日坦然,也因为对人慷慨,所以没有嫉妒自己才华的顾虑,内心始终平静。一个人如果始终处于平静、泰然的状态,就能让“主”头脑清醒、正气凛然,这是养心的关键。

一代伟人邓小平历经三次重大政治挫折,仍以93岁高龄辞世,这与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密切相关。他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德泽中国、德泽人民的具体体现。历史上无情无义的暴君一般都活不长,经常有“名医活得长,皇帝活得短”的说法。大德之人心胸宽广,刚正不阿,不贪不淫,有崇高的追求和崇高的利益,爱亲友,爱同志,爱人民,宽容他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自信自爱,不忘众生。这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孟子曾说:不动心——缺乏欲望——封闭自己的心,最终达到“修身”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还有金钱、官位等等。可能会让人兴奋,渴望追求。孟子所说的“淡泊”,就是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不受外界事件的诱惑,做到“不以一得为乐”,“不以一失为忧”,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

儒家以孔子为师,强调养生中修身、道德、长寿的关系。《礼记·中庸》云:“大德则寿。”养生与积极入世精神相结合。《干一香》说:“天道健康,君子自强不息。”这句话暗示人要不断进步,延年益寿,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儒家以射击、奏乐、弹琴、跳舞为乐、养身、滋补、强身的方法,遵循圣人的教诲,戒淫、戒斗、戒贪,凡事以健康为先。

董仲舒是西汉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春秋》云:“利能养其身,义能养其心。”“循天道以养其身。”东施用物质的东西(利益)滋养身体;用灵性的东西(义)陶冶心灵;以及自然界适应寒暑变化的理论,对后世颇有启发。

宋代学者苏东坡说:“因病闲不为恶,安心为药更甚。”也就是说,没有病后恢复的灵丹妙药,唯一的灵丹妙药就是安心休息。自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患有职业病、职业病、嫉妒病、红眼病的人,需要学习一些养心修性的技能,这不仅有利于事业,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祛病延年。